电影《楢山节考》的叙事特色研究
2018-11-15宋婷
宋 婷
(吉林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小说《楢山节考》是作家深泽七郎在他42岁那年创作的大器晚成之作。《楢山节考》最早连载于1956年11月号的《中央公论》,并获得了第一届中央公论新人奖。翌年,小说单行本由中央公论社出版发行。小说中的核心话题“弃老传说”不但引来众多读者的关注和热议,还成为诸多艺术家的关注对象。日本导演木下惠介早在1958年就将该小说改编成电影,并在日本公开放映。
从情节上来看,电影《楢山节考》基本忠于原著,但动态媒体电影和静态媒体文字自身的差别直接决定了同一题材故事,显现出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效果。1958年版的《楢山节考》在日本传统艺能的烘托、色彩的明暗对比、音乐与音效以及特定场面的运用等方面匠心别具,为该部电影增添了艺术价值。本论文将主要从上述四个方面出发,具体探讨电影《楢山节考》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叙事方式,进而考察电影有别于原著的魅力。
一、日本传统艺能的烘托作用
电影《楢山节考》的特色之一就是将日本传统艺能——歌舞伎和净琉璃作为故事的主要载体。歌舞伎和净琉璃是日本文化传承中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其不同于影视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舞台的布景。电影的主要手段是拍摄,对镜头的把握和捕捉是电影艺术的关键。与其不同,歌舞伎和净琉璃均属舞台艺术,对舞台的布景和布局有极高的要求。而《楢山节考》这部电影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即导演在整部电影作品中融入了舞台剧的风格。在电影的开头,首先出现的是一个站在条纹背景幕前的讲述者,身穿黑衣,并用黑帽遮住面容,口述道:“接下来大家将看到的是由弃老传说改编而成的‘楢山节考’。”然后幕布被拉开,电影正式开始。幕布的布景和设置与歌舞伎的舞台形式十分相似,口述者的出现则与日本传统文乐中做开场白的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传统的旁白式叙事,是日本传统艺能的主要特点之一。它有别于一般叙事性的电影,与作品的取材——古老传说相得益彰,唤出了这部作品的时代感。
此外,整部电影中,多处场面的切换也都采用了幕布的形式,将舞台的搭景和撤景作为镜头的切换方式。全篇既达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又凸显了影片的独特效果。
二、色彩的运用
整部影片的色彩运用主要指光线的明暗和色彩的调节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明暗主要依靠照明来实现,即用照明的方式将背景和人物区分开来,用于突出背景下的人物。将聚光灯对准人物,此时背景自然变暗,人物得以凸显。而色彩则是通过背景颜色的调节和转换,完成突出主题和暗示人物心理的作用。
电影的20′20″处,邻居阿又来到阿玲婆家讨要米饭,阿玲婆慷慨解囊,为其盛上满满一碗米饭后,坐在阿又的身旁,劝说阿又主动去楢山。此时,画面的背景渐渐变暗,直至完全没有光亮。而后聚光灯照在两位人物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聚焦到两位人物的谈话内容上。从中可以体会出导演想要突出二人的谈话内容,借此突出主题的用意。同时,背景颜色黑色的使用正是“死亡”的隐喻,暗示着去楢山将要面对的就是死去。
另外一处比较有代表性的明暗转换是在影片的32′40″,阿玲婆为儿子辰平物色的妻子阿玉来到家中,阿玲兴奋不已。在用自己都不舍得吃的白米饭招待新儿媳妇之后,阿玲决定去寻儿子辰平回家。然而此刻,阿玲婆为自己坚固的牙齿感到无比羞耻。因为在他们居住的村庄,到了一定年龄,牙齿依旧整齐、坚固,是仍旧很能吃饭,身体还未衰老的象征。这被视为一家人的耻辱。于是她决定在去找儿子之前先将自己的牙齿一事解决,不为即将过门的新儿媳惹来流言蜚语。她选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牙齿撞向坚硬的磨盘。将牙齿硬生生地磕断的阿玲婆,她的口中流淌着鲜血,步履艰难地走向儿子。此时的辰平正在与同村人举行祭祀活动,他看见满口的鲜血、面色苍白的母亲,眼神中满是惊奇与心痛。母子二人的眼神相互对视,此时,画面的背景颜色瞬间变暗。然而,此处的背景颜色不同于上文提到的黑色,而是选取了暗红色。如果说黑色是“死亡”的象征,那么暗红色则让人联想到“鲜血”,这既是母亲口中流出的“鲜血”,也是儿子看到母亲的那一刻,心中流淌的“血”。辰平背起母亲,头也不回地大步往家奔去。
由此可见,明暗与色彩的调节与转换,主要用意还是配合影片的主题和人物的塑造。光和影,明与暗,视觉上是画面上的转换,其主要功能在于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关注。
三、音乐的作用
音乐一直以来都在电影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到好处的音乐可以为电影锦上添花,更好地诠释电影的内核思想。《楢山节考》这部影片,几乎全篇配有音乐和音效。例如,笛子、鼓、三味线等乐器的伴奏,哼唱的背景音乐以及全村人举办祭祀活动时一起歌唱的民俗歌曲。
综合全篇,音乐在电影《楢山节考》中主要起到了烘托气氛、把握基调和衬托人物心情两方面的作用。电影中的村庄,是一个至今延续着各种传统习俗的村落共同体。“弃老”习俗就是其中的一种习俗。所谓“弃老”,是指村里的老人到了70岁后,由子女将其背到楢山,让年迈的老人在那里等待死亡。此外,影片中还多次出现全村人一同唱歌、跳舞、祭祀的画面,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表现出了这个村庄中的各种文化和民俗的“传承”。无论是前者的哀凉还是后者的愉悦都依托了三味线和哼唱的配乐方式,确定了作品各个阶段的整体基调。另一方面,音乐还兼有刻画人物内心,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的作用。例如,除了结尾处辰平背母亲登楢山外,影片的前半部也先后两次出现辰平背母亲的场面。虽然同为儿子背母亲的镜头,但音乐的曲调与节奏却截然不同。电影的11′46″,母亲去找儿子,告诉他即将有新媳妇上门的消息,在二人一起回家的途中,辰平提出想要试着背一背母亲,母亲欣然接受。儿子背着母亲走在山间小路上,此时的音乐舒缓,节奏也比较慢。这与辰平的心情相吻合。正如辰平所说“您(母亲)上山还早着呢”,可以看出,此时的辰平,在想到要将母亲送去楢山一事时,心情是沉重的,但毕竟并非迫在眉睫,因此心情还算平静。相对慢节奏的音乐效果与这种模拟背母亲的心情是一致的。此后,新媳妇来到家中,母亲再次去告知儿子。儿子看到刚刚把牙齿撞掉,嘴里还流着血的母亲,心里难受不已,背起母亲大步向家中跑去。辰平见到满口流血的母亲,知道母亲是下定了要去楢山的决心,心里十分难过。此处儿子背母亲回家的场景,音乐背景节奏非常快,且起伏较大,与辰平此时的心情相得益彰,并且与此前的子背母情节形成强强烈反差。
有声电影有别于无声电影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音乐和音效的出现。它一方面赋予了电影基调与主题,另一方面还直接表现出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楢山节考》中的音乐也同样具有上述功效,同时还以日本传统音乐为载体展现出来,可谓别具一格。
四、特定场面的寓意
除上述几个叙事特色外,频频出现,且每次持续时间较长的特殊场面也是该电影的亮点之一。这几个特殊场面就是有关“吃”“水”和“山”的内容。三者都与主题息息相关,被导演赋予了特殊的寓意。
首先是有关“吃”的场景。观影者都不难发现,《楢山节考》这部电影中最常出现的画面之一就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场景。从入座到盛饭、吃饭再到家人之间的闲聊,每一次都被拍摄得十分具体。不仅如此,就连阿玉磨豆子、阿松吃豆子等跟“吃”相关的画面也都拍摄得非常细致。在笔者看来,导演拍摄的焦点与其说是“吃”的动作,莫如说是“吃”的东西——粮食。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依靠。阿玲婆所在的村庄之所以会沿袭“弃老”习俗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粮食紧缺,需要把极其有限的粮食供给青壮年。另外,有关全村最重要的节日“楢山节”,影片中没有过多地介绍,但深泽七郎在原作中对其是有提及的。村子里的人,“说到节日大家就会想到‘楢山节’”。而“楢山节”的主要庆祝方式也都与粮食有关。“每年的这个节日,不但会做山里初秋季节的产物、山栗、山葡萄、米槠、榧子树的果实还有蘑菇等食物,还会烧上最为宝贵的白米,酿上浊米酒,半夜一起享用丰盛的饭菜。白米在这里被称作‘白萩’,因为在这个贫困的村落里,白米收成极少。因为山地多、平地少的缘故,大家平时多是吃小米、稗子和玉米等食物,至于白米,只有楢山节或是家中有重病人时才会吃上一回。”可见,粮食是生命的源泉,这个村庄的所有习俗都与粮食有关。
其次,是“水”。影片中的“水”主要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种是跟这个村庄的自然环境有关的河流,另外一种则是跟人有关的——泪水。前者不言而喻,交代的是村庄里的生存环境。同时,水还具有流动性,这也与电影的主题“传承”相呼应。后者之“泪水”多集中在阿玲婆、儿子辰平、儿媳阿玉和邻居阿又四个人物身上。前三个人物的泪水代表的是亲情的纽带,是对母子分离的不舍,乃真情流露。而阿又的泪水更多地体现了他的无助与无奈。到了上山的年龄,却不想放弃生命,这是人的求生本能。在自我意志与共同体习俗发生冲突时,阿又无法取舍,他的泪水是其矛盾心理的体现。
最后就是有关“山”的场面。《楢山节考》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无名村庄,村里人全都信奉“楢山神”,大家定期举办“楢山节”来祭拜山神。影片中有关山的画面和镜头随处可见,此处暂且不一一列举。笔者特别关注的是电影中有关“生”与“死”的主题正是依托“山”这一意象达成的。从山的形态上来看,蜿蜒曲折,绵延不断,象征的是生命的维系与延续。老人到达一定年龄后便被送往山上,等待死亡。从这一角度来看,可以说,“山”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婴儿出生后在山下生活,到达一定年龄后便被送往山上。这种强烈的对比效果,更能激发观众去思考生与死的命题。
概言之,上述三个特定场面的多次出现,暗示了电影最重要的主题——生命的维系与延续以及对生与死的思考与葛藤。
文学与电影,作为艺术表现的不同载体,互相影响,相互促进。《楢山节考》公映的1958年,“日本的电影院入场人数突破11亿人”,被誉为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而20世纪50年代的十年间,有将近2000部电影改编自日本文学原作。源于经典原作的电影作品,如何脱离原作的束缚,表现出电影的独特之处,是每一个导演和编剧都面临的难点。木下惠介的1958年版的电影《楢山节考》,就一部融合了日本传统艺术和现代影视技巧的杰作。导演木下惠介精妙地运用了日本的传统演剧的舞台形式,在影片中大胆地使用明暗与色彩的对比,并配以各种音乐和音效,细致入微地诠释着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与心情,并利用诸多代表性画面,突出主题和内核思想。从中可看出导演木下一贯的传统现实主义风格。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地项目“安冈章太郎文学之双重性研究:‘私小说’性和社会性的叙事融合”(项目编号:2017JD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7年度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种子基金项目“日本战后背景下的安冈章太郎文学主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ZZ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注释:
① 日语称为“口上言い”。
② 文楽,“人形浄瑠璃”的一种,又称“人形浄瑠璃文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