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对大学生逆商干预研究

2018-11-14钱晨露

考试周刊 2018年97期
关键词:逆商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环境下,人才作为核心资源,彼此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愈加复杂的学习生活环境,当代大学生承接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可以说困难始终伴随其左右,其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的情绪态度表现,直接影响了最终成败,这也正是逆商的基本要义。积极心理干预团辅作为一种有效的大学生逆商干预形式,通过对幸福的追求来提升学生潜力,并激励他们积极应对困境。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对大学生逆商干预的影响分析,就其实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逆商;积极心理学;团辅干预;以人为本

一、 引言

大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一代,是国家希望、民族未来,他们正值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充满了活力,其培育质量备受关注。然而现实中,大学生面对困境时表现的情绪态度并不完全积极,甚至有关退学、自杀的报道时有发生,其整个逆商水平不佳。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等院校越发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积极心理干预团辅为背景的逆商干预,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学生主动适应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 相关概念界定

古人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及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挑战,时刻面临着逆境带来的困难。而逆商作为衡量人们应对挑战时的智力及能力水平标准,是个体从事系列活动中受到干扰或障碍影响所表现出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扭转厄运的动力表现。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生源数量急剧增长,加之经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当代大学生承接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逆境中成长是催发他们能动力的主要途径。通过逆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抗击打能力和耐挫折能力,对其个性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据有关学者的研究理论,所谓积极心理干预是指通过模仿幸福者的做法,增加积极情绪,其根本起源是对幸福的追寻,是关注幸福与最佳技能的领域。

三、 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对大学生逆商干预的影响

逆商代表着行为个体在遇到困难或挑战时所呈现出的情绪、状态,对其智力与能力亦是一种考验。当一个人的逆商越高时,其面对困境是一种积极客观的心态,并勇于接受挑战,所获得的成就自然较高。而逆商低的人则选择逃避困难和现实,采用一种自暴自弃的处世态度,终究一事无成。逆商作为一个系统概念,并非完全由先天因素决定,还取决于后天训练的效果。而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对大学生逆商干预的价值,并未有直接体现,它作为一种有效训练手段,通过“幸福”的积极干预作用,唤醒了大学生潜在力量,并激励他们构建美好、快乐生活。同时,逆商教育亦作为积极心理干预团辅的有效方式,亦能发挥反向作用,有利于学生积极乐观心态的养成,因此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 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在大学生逆商干预中的应用

基于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对大学生逆商干预的有效作用,是推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重要路径,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作,需要从不同维度着手。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在大学生逆商干预中的应用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 理性看待学生

在宏观素质教育改革导向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两者相互关联,讲求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交流,遵从以人为本原则,注重每位学生健康发展。在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实践中,教师要客观理性地审视学生,善于发现其自身的优势及亮点,以积极的眼光对待,并引导以发展的视角促进其自我认识和接纳,建立彼此间的良好互动关系,以激发大学生积极情绪。同时,积极心理干预团辅还注重良性的竞争压力氛围营设,不能一味地追求轻松、愉悦,而忽视对学生的管理,在压力与动力的双重作用下,促进学生学习成长。此外,教师要深刻意识到学生主体间存在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成长,只有让学生知道现代与未来之间的差距,他们的行动力更強,而当取得积极结果时,他们会倍感快乐,逆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 注重情景创设

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应注重以提高大学生逆商为落脚点,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新时期,教师的基本职能定位从知识引导变成价值引导,以学生需求及兴趣为基点,在欣赏的眼光下正确评判学生,并帮助他们完成知识、能力以及素养的建构。具体而言,各学科教师应立足学生根本需求,重新整合教学素材,并创设虚拟现实情境,将之转接到学生的生活中,提高积极心理干预团辅的针对性,注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之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良好情绪情感体验,继以提高团辅效果。互联网经济时代,基于现代交互性媒体应用,包括QQ、微信等,紧密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日常,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际,扩展积极心理干预团辅服务范围,并促进学生坚持逆商干预练习,使之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并基于这种良好感受,积极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及困境。

五、 结语

总而言之,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对大学生逆商干预的价值功能尤为重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高等院校必须要注重素质教育理念渗透,包括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强调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了解他们的逆商水平现状,精准定位积极心理干预团辅功能,可结合本文论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多有效组织实践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侯颖超.积极心理干预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187.

[2]邵鹏飞,范晓琪,李世洁,温姝钰,潘芳.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学生心理问题认知干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8,39(2):287-289.

[3]杨艺馨,雷浩,冯淑丹.积极心理团辅对改善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1(2):111-113.

作者简介:钱晨露,江苏省常州市,江苏理工学院。

猜你喜欢

逆商积极心理学以人为本
大学生逆商教育实施策略探析
培养孩子的逆商始于接纳
逆商:决定孩子人格完整和未来发展的关键
被忽视的“逆商”培养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