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郊结合部初中物理课堂导入问题的现状

2018-11-14梅良风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现状

摘 要:笔者从事城郊结合部初中物理教学已有十三年了,这些年的教学使笔者深刻体会到物理课堂中的导入对一堂物理课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物理课堂如果缺少了合理的导入,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就缺失了课堂的灵动,其课堂上学生的效率肯定是低下的。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和建构以及创造新知识的过程。特别强调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只能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去学习。目前,物理课堂导入已成为中小学主流的课堂采用的方式,导入的好坏对于物理课堂的重难点的突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衡量课堂效率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城郊结合部;初中物理;课堂导入问题;现状

在多年的“五严”禁令下,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是摆在每个老师思考的难题。

解决难题的关键就在于怎么样提高课堂效率,要提高物理课堂效率,归根究底就落在能否顺利完成课堂中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新课上有效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基础;而在重难点知识的教学上,一个问题合理的导入则可以唤醒学生的思维,为学生顺利突破难点创设了有层次的台阶,从而问题迎难而解。课堂效率肯定就高了。城郊结合部初中大多远离城区,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经济,文化尚不发达,学生的文化水平素质较低。表现在基础差,底子薄;而且初中学生普遍性格内向,反应不够灵活,接受知识缓慢,在课堂上,他们没有农村学生那么淳朴“守规矩”,又没有城里学生那种在课堂上放的开。像教师启而不见发的现象时常发生。故在平时的听(上)课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包括自己在内)在课堂上有时不合理的情境教学导入,使学生感觉莫名其妙。有的为了突破难点创设的问题导入,不仅没有起到引导学生思考,反而增加了学生对难点知识理解的难度。还有的就是为了导入而导入,使课堂导入流于形式,以至于使现实的课堂教学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效率大打折扣,从而事倍功半。笔者通过反复思考和总结,得出现行城郊结合部初中物理课堂互动存在着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 导入形式过于平淡。重记忆,轻知识的理解,缺少新意

这种导入方式主要出现在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新授知识的课堂上。基本上就是学生把上节内容主要内容复述一遍,没有一点思维性,创造性。而且回顾的内容与新课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系,其他同学是不是在认真聆听,还真不好说。这样的导入可以说就是简单让学生做一回复读机。

二、 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或是学生的可视性不高。实验效果不好,学生分组导致的可控性差

实验是物理学科必不可少的成分,实验器材的缺乏及器材的年代久远已经制约着城郊结合部物理课堂的教学。而刘炳生老师提倡的瓶瓶罐罐做实验是需要有心人的。实验导入是物理课堂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最常用的。实验导入的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知识之间创设理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但是在实验导入过程中经常出现几个问题:(1)实验可视性差,前面的学生能看到,后面学生看不到。(2)演示现象不明显,效果不好。(3)教师演示操作不规范。(4)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效果,科学性欠考虑。(5)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欠缺。

如在初三物理中《杠杆》教学中“力臂”的学习时,有的教师是这样导入的:先展示跷跷板平衡的例子,然后让学生上台做乌龟与兔子在翘翘板上的平衡,结果学生在台上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实验就不了了之了。学生动手实验了却没有达到效果。因此应该注意学生实验导入的可控性和易操作性,避免用时过多而又未能达到效果。笔者认为,学生没有找出平衡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并说明平衡点难找,物理上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来寻找,如此展开教学。

三、 流于形式,实效不强。为有导入环节而导入,没有利用导入深入

有的教师是为了“导入”而“导入”,设计了游戏或歌曲,学生玩或唱得很热闹,很积极,但是与该课时的新授内容关系不大。学生唱过、玩过就结束了,根本没起到“导入”承上启下的实效。

如在学习音调概念的建立与影响因素时,反复唱歌曲《青藏高原》,就是没有让学生说唱歌时的感受等。在用梳子探究音调和频率关系时,梳齿的振动快慢与频率的对应关系没有让学生弄清楚,就去得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等。

四、 课堂导入设置的问题,课堂结束仍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未呼应导入

很多教师经常采取设置“悬念”来达到课堂导入的效果,“悬念”能使学生马上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课题开始效果很好。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一些示范课、公开课等都“流行”探究性活动,导致整个课堂的可控性降低,往往后面教学草率收场,也就忽略了前面设置的“悬念”。

如在进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播放赵本山小品《卖拐》,其中有个问题是范伟说的:“为什么腿就麻了呢?”课堂结束始终没有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简单解释,让导入少了一半的作用。

五、 导入环节设计不合理,占用课堂时间过多,导致新课没完成,导入有喧宾夺主之嫌

笔者在自己上课和平时听课中发现,经常由于安排不当把时间花在导入上,即非重点教学内容浪费了大量时间,产生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行为。

如在教学《静电现象》这节课时,一位教师的导入方法:观看视频——上海科技馆静电使人头发竖起。提出问题:(1)静电是如何产生的?(2)产生静电有几种方式?此时课堂气氛较好,学生的情绪也被调动,导入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可是这位教师却又繼续播放视频,静电让水流改变运动方向,吸管使易拉罐运动,静电力的魔法等等。导入过程大概花了十五分钟……

这位教师收集了较多科技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但是没有学会有效取舍。课堂并不是越热闹越好,越丰富越好,而是要认真思考与筛选,只要对课堂有用部分,且不能对重难点有喧宾夺主之嫌。

以上便是我个人对自己平时课堂总结及自己听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物理课堂导入的现状。若能够在已有的导入问题上再三斟酌,打磨。或许同样的导入,会有想不到的效果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良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时尽量新颖别致一些,必然会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地走进课堂,去学习,观察,探索。只要能让学生做到这些,物理课堂的效率自然就高了。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幸福的。高超的导入是一种艺术,也是创造艺术的过程,是教师的智慧和经验方法的结晶,也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希望每个老师都能成为导入的高手,那就抓住课堂的先机!

参考文献:

[1]阎金铎.中学物理教材教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张凯.初中物理课堂导入方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2(8).

作者简介:

梅良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花园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现状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