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2018-11-14罗新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数学课堂培养方法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高中数学课堂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看重。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这样还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新型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本文基于创造性思维内涵的基础上,对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在当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因为高中数学教学长时间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中比较偏向于学生成绩,所以教学课堂中一般都是题海式教学,致使学生逐渐产生逃避心理,不利于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新课标的改革,高中数学课堂中为降低学生的压力做了新的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因此,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所以想要实现高中数学课堂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只有从全面性创新教学角度出发,这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一、 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指具有创造、创新、创见三者合一的思维。这种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融入,主要就是指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学知识内容独立思考、创新数学思维、推陈出新的学习研究方式,且在此过程中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创新,我们将这种思维称之为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抽象性数学内容,还能够帮学生提高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求知欲,让学生形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为未来学生的全面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 创新教学观念,重视课堂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

在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敏锐的观察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双重条件,其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首先要转变传统型教学观念,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正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成长特点,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摒弃,让学生从原有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自主探索、创新,从而实现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以《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例,教师在教授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采用提问及多媒体设备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他认为两直线之间关系有哪些。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两直线的位置变化,让学生观看学习,明白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变换重点。同时为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师还可以采用两个木棒演示两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向学生提出开放式问题:两直线在位置变化中除了平行还有哪种情况?让学生进入到独立思考模式,促使学生创新思维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敏锐的观察力带给学生的好处。最后,教师再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知识点。

(二) 课堂巧妙设问,重视课堂中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通过巧妙设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立足于教学内容和学习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设问,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自己观察直线与平面垂直的相关概念、定理,然后教师采用题目引入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中掌握学习的重点,如“直线b垂直平面β,a平行β,请问b和a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设问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直线、平面垂直概念与定理的理解能力,然后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思考、回答问题,有一些学生认为a和b垂直,并通过图形的方式证明了两者垂直,而有一些學生则认为两者垂直无法确定,所以不论是哪一种回答都是学生的独立性思考完成的,所以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教师将课程内容详细地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独立整合学习资料,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条件。

(三) 借助教学设备,重视课堂中师生互动、创新意识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的影响力非常深,所以在教学的创新中,教师的创新教学及教学理念的创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学生则从教师的创新教学中获取创新经验、灵感,将其应用到自我的学习及解决思维中。在高中教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师都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互动性,而且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空间几何体中的三视图》为例,因为空间几何内容抽象性程度比较高,学生难以独立完成想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动画式地展示让学生能够完成想象,并且在三视图的展示中,动画教学中应明确地标明立体几何体空间位置,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然后教师再通过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三视图的知识点及画图规则,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接受度高且理解性强。与此同时,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学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视频解决一些问题,从一定的角度上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一些启发。因此,很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去查找一些资源,帮助自我学习,为学生的思维视野拓展奠定基础。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由于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性强、深度高的特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展开相应的数学教学设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取成就感,进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主动性学习的激发,让学生能够购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提供内在动力,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刚.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30):40.

[2]周洪刚.高中数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12.

[3]王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15.

作者简介:

罗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北师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高中数学课堂培养方法
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