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11-14马明礼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关键词:现实价值现存问题实践策略

摘 要:现阶段,伴随着教育领域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地的语文教学也迈入了新的平台,从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知识体系构建,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主导的学科素养的培育。而阅读这一部分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所以,本文立足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实况,探讨了阅读教学工作开展的优化策略,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现实价值;现存问题;实践策略

一、 引言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语文学科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对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关联密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动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其丰富的个人学习和发展需求,从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模式的更新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入手,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寻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 从兴趣培养入手引导阅读

对学生阅读兴趣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广大教师打破原有单向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的桎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从基础抓起,力求满足小学生的学习成长以及个人发展需求,更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教学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即教师不能以一成不变的语气、语调来开展教學工作,而是可以借助于语言的艺术魅力让同学们更加全面、深入地感知文本的情感价值,最终营造出极富情感号召力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喜于听,乐于学,欣于行”。我们以选读课文《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注意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带入以及肢体动作表现,让同学们深感民族崛起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进而更加深入地感知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实际的教学氛围十分高涨。

另一方面,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小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途径愈加多元化,且教学实践表明其所具有的思维方式更加渴望形象化的教学模式。基于此,广大教学主体应当深入发掘实际生活中同其教学内容关联密切的要素,并对其加以全面的整合、科学的分析以及高效的利用。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和利用起蕴含着丰富教学资源的网络平台,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手段为同学们营造更加直观、真实的阅读学习氛围。我们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许多学生并未真正到过这一高寒之地,所以他们很难较为直观的感受当地环境的恶劣程度以及这一工程开展的难度。借助于相关的视频短片,不仅大大提升了同学们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同时有利于其深入感知文本情感,实现阅读教学工作开展价值的最大化。

三、 有效提升精读开展价值

精读课例是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以及正确思维方式的重要举措,因而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牢牢把握课标中设定的精读课例。一方面,引起学生兴趣的工作应当在课程开始时就实行,因为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其专注力相对较差,追求新鲜感的欲望较强。因此,在前期的课堂导入阶段就成功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就显得十分关键,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辅助工具,或者将微课教育模式引入到精读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导入阶段就参与到教学中来。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这不仅是新课程标准对教育工作开展的明确要求,也是提升小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具体的操作方法是,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计划好教师课堂讲解所需要占用的时间,确保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课后讨论时间,为了便于教师的指导观察,课后讨论课采取分组进行的模式,由学生们针对本堂课程的学习感受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自行讨论,教师还需要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观察指导,同时注意将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分析,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的疑惑。

四、 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理论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往往较为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理论指导,自身缺乏全面的探究与深入的思考。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各教学主体应当勇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积极探索一条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创新道路。一方面,基于这一年龄段学生所凸显出的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无论是妙趣横生的讲故事大赛,还是紧张激烈的主题辩论赛,抑或是颇具张力的话剧表演,都需要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感知,适当带入个人情感与作者产生共情,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以《晏子使楚》这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同学们可以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更加深入的揣摩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变动,进而在表演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与情感,同时也实现了对课堂气氛的有效调动。

另一方面,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及课本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与指导。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为同学们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并且采用读书笔记、心得交流、主题演讲等活动形式,积极促成不同学生就阅读经验方面的积极交流,通过交流促进阅读课程的氛围浓厚热烈,最终在共同学习的背景下,同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能力对小学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文章理解能力,可促进其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阅读习惯的养成从本质上来说促进了学习习惯的养成。基于此,教育系统和教职人员应当从全面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效提升精读开展价值以及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等方面入手,不断发现和探索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寻找培养其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从而最终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给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杜欣.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2017,16(11):87-89.

[2]曹绍敏.浅论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8):162.

[3]范元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70-71.

作者简介:

马明礼,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上湾乡东沟小学。

猜你喜欢

现实价值现存问题实践策略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卢卡奇物化理论对中国当代启示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实践策略研究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新媒体在高职生政治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