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理合一

2018-11-14徐万君

考试周刊 2018年96期

摘 要:议论文是高中阶段写作的重要文体,也是高考语文作文的主要形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高考成绩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生的议论能力主要体现在议论段,指导学生例理合一,写好事例剖析段是写好议论文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议论段;事例剖析段

议论文是高中阶段写作的重要文体,也是高考语文作文的主要形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高考成绩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近几年高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大多数的材料作文还是适合写议论文。所以加强对学生议论文运用能力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一篇优秀议论文最大的特色不仅要观点准确、主题深刻,而且在于论据充足、逻辑严谨和语言凝练,而形成论证力量的部件就是议论文的议论段。议论文是否成功与标题、首尾段相关,更与议论段密不可分。一篇议论文如果拥有几段联系密切并有较强论证力度的议论段,那就会增加论证的广度、深度和厚度,使议论文富有较强的论辩力。因此,写好议论文的议论段至关重要。

“事实胜于雄辩”,一个精当的事实论据,往往能鲜明有力论证观点。笔者从事十几年的高考语文教学,我们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议论段最常见的是事例剖析段,而我们常发现此类作文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常在议论段中只堆砌事例,而不注意事例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对事例有针对性的分析,更谈不上结合事例充分说理,结果写出的议论文成了“论点+论据”的松散格局。所以指导学生写好事例剖析段是写好议论文议论段的关键。

虽说文无定法,但在学生初写议论文阶段,进行一些模式训练,是写好议论文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事例剖析段又有详例剖析段和略例剖析段。这两种类型的议论段写法大多有规律可循,只要找出规律,针对训练,掌握要领,例理合一,就可写好事例剖析段,我们的议论文写作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一、 详例剖析段——汉堡包式结构

详例剖析,要注重叙议结合。不少学生叙事过于铺开详尽,变成记叙文的叙事写法,忘了议论文的文体特点,这是议论文叙例的大忌。建议采用叙议结合的汉堡包式结构。

一个标准规范的议论语段可以形象地用汉堡包来形容。真正的汉堡包的重量是固定的,常常在200克~300克;做法大同小异,分芝麻层、面包层、火腿层、面包层、芝麻层。那么一个标准的议论语段的字数也是差不多的,大概二三百字(取决于用例);写法也可以约定俗成,分论点句(中心句)、过渡句、事例句、分析句、小结句。当然,也可以灵活创新,做成更具风味、更有新意的“汉堡包”,写出更富有特色的议论段。

例1:科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分论点)透过这扇窗,我们看见了世界的壮美与辽阔。(阐释句)目前,一组“世界与内蒙古撞脸”的图片在网络上走红。从图片中我们能看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景点在许多地方与内蒙古有异曲同工之妙。网友们纷纷感叹,要是没有科技,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发现内蒙古那具有“国际范”的美。(事例句)的确,如今的人们处在边界的互联网时代,不出家门,我们就可以看见内蒙古广阔无垠的草原,感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气势。这要放在古代,人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惫。(分析句,运用正反对比法、假设分析法)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过科技,才能满足我们对自然无限的好奇心。(小结句)

科技总能把我们带入另一个“时空”。(分论点)通过科技,我们无需实地考察,就能从宏观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阐释句)尼泊尔发生了8.0级大地震,令世界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们得以换一种方式心系灾区。通过电视,我们了解到灾区的各方面情况。通过上网,我们还能了解到尼泊尔此次灾难发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气象灾害等等。(事例句)科技拉近了我们与尼泊尔的距离。我们无需亲自前往灾区,便能够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分析句,因果分析法)有了科技,我们对自然的感知就不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我们能更加理性地面对自然,对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间。(小结句)

解说:以上两论证语段节引自2015年广东一高考考生《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离》中的详例剖析议论段。每段二百来字,每段只列举一事例,两语段分别以“世界与内蒙古撞脸”的网红图片、尼泊尔8.0级大地震事例作为论据,可谓是详例的典型。其实,这种详例剖析段均相当于一篇微型议论文。两段采用了相同的写法,以分论点作为开头句,对观点作阐释后,列举典型事例,例后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作为议论文最重要的主体段,详例剖析段在写作时应有严格的要求:⑴中心明确。要围绕中心观点,叙例简洁。事例可先叙后议或夹叙夹议,但叙事一定要有侧重点,可运用主语强调法、修饰词强调法、关联词强调法、修辞强调法等多种方法突出论证的关键词。(2)典型新颖。事例典型才有说服力,新颖才有吸引力。读者耳熟能详的例子不宜作为详例。如果实在没米煮,那就追求叙述上出新,即在叙述上下功夫。用例要注重多样,古今中外例子,自然现象、生活现象、现实人物、寓言故事、文学人物等均可作为论据,并有现实性、新鲜度。(3)扣点分析。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纽带,能使论点和论据成为有机的一体,是丰富议论文内容和挖掘深度的关键,理性的分析,能使议论文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详例之后一般要作深入分析(也可在例前先分析),常用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意义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条件分析法等。这一环节往往是我们学生写作的软肋,我们应花大力气,对学生作相应的指导和训练。(4)结构完整。详例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有时由四个或五个部分组成。

二、 略例剖析段——排比铺展句式

略例剖析段常可用排比铺展句式,排比铺展句式可形成磅礴气势,增强议论文说服力。如果说详例是点上的挖掘,那么略例就是面上的铺展,点面有机结合就能造就文章的立体感,营造雄辩的说理氛围。

例2:科技之光催生了“中国速度”(分论点):中国正如版图上的雄鸡,昂首阔步。(过渡句)着眼在大处,你会看到中国国土上遍布的高铁网,四通八达;(事例句)将目光落在身边,你会看到橙黄蓝五彩缤纷的“共享单车”,绿色环保;(事例句)回到你手中,不如拿起你的手机,尝试移动支付,轻松便捷。(事例句)在飞速掠过的中国高铁中,你可以看到“高速”舒适;(事例句)在共享单车中,你看到的是“慢速”环保;(事例句)在移动支付中,你看到的“快速”便捷。(事例句)无论是哪种速度,都是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稳健步伐,而惟有让科技之光更加明亮,“中国速度”才有保证。(这句既是论证,又是结论)

解说:这是2017年全国卷1广东一考生的《科技之光,照耀九州》的一段。以上语段是略例剖析段,论述了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及科技的力量。在不到250字的论述中,列举了高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三个事例,叙例高度概括,运用两组系列的三个排比铺展句式,句句紧扣关键词“科技与中国速度”,使事例有力论证了观点。因为采用排比铺展句式,不仅使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具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而且文字凝炼,说理透彻,增加文章的审美欣赏价值和雄辩的说理力。

略例在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量多取胜。一段议论语段至少要两个事例,最好三四个。(2)切忌单一。在内容上可涉及不同的领域,兼顾政治、经济、自然、科学、军事、体育、文学、艺术等。(3)排列顺序。按合理的逻辑排列顺序,如从自然到社会,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一般普遍现象到个别特殊典型等。(4)句式整齐。运用整句或排比叙例,文字高度概括,句式相对整齐,气势磅礴,文采斐然。(5)注重剖析。常用引用、对比、假设、因果、归纳分析法。

让事例与事理两者有机融合,例理合一,掌握灵活运用议论文结合事例分析说理的方法,写好议论段的这两种事例剖析段,详例和略例摇曳多姿,又相互辉映,我相信我们学生的议论文的论证能力能大大提升。事理结合的议论文就如同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固房屋,并且构成它的每一砖瓦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参考文献:

[1]纪勇.明确要求 提升思想 掌握技巧[J].语文月刊,2010(1).

[2]张海德.议论文写作的三步走[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6).

[3]愈发亮.议论文写作教学“序列”建构与反思[J].语文建设,2012(2).

[4]师志良.议论说理路径浅析[J].语文月刊,2010(3).

作者简介:

徐万君,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