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的渗透与延伸

2018-11-14陈文珍

考试周刊 2018年99期
关键词:熏陶创造审美

摘 要: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的确,生活中美无时不在,无所不在。但近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评价机制造成了学校对美育的忽视,各个学校往往更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美育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文明修养有重大作用,美育教育不容忽视。教学中,美育的实施有多种渠道,我认为还应把美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通过营造审美氛围,从书中感受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到自然中寻找美,并将美育延伸到自然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中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

关键词:美育;审美;熏陶;素养;创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评价机制造成了学校对美育的忽视,各个学校往往更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小康社会,人们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德、智、体、美、劳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标志。而美育教育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和文明修养有重大作用,美育教育不容忽视。教学中,美育的实施有多种渠道,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课上对孩子的美育教育外,我认为还应把美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延伸到自然与社会生活中。

一、 营造审美氛围,从书本中感受美

小学语文课本是实施美育的好教材。教师应该凭借教材,让学生欣赏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通过抓住美的语言,获得美的享受,欣赏美的行为,培养美的情操。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课文,如《夏夜多美》《黄山奇石》《秋天的图画》等;有描写劳动人民创造的事物美,如《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新型玻璃》等;有描写英雄人物的事迹美,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狼牙山五壮士》《金色的鱼钩》……通过这些优秀、经典的课文陶冶学生心灵、净化学生情感。在课文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劳动人民的善良、勤劳,英雄人物的勇敢、无畏等。教学中教师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雷雨》时,我事先一周布置学生留心观察雷雨的景象,等到学课文时再来说一说,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欣赏课件,并说说你观察到的雷雨景色和课文所描写有哪些不同。最后配乐朗读,在反复朗读中进入课文的意境,领略大自然的景色变化,使每个学生如临其境,身心得到美的陶冶。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的真理的追求。”要让学生体验更深层的美,就得激发学生蕴藏着的丰富情感。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积极营造情感氛围。如教学《黄继光》时,我先让学生观看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像材料,学生对抗美援朝有了初步的印象。接着声情并茂地讲述抗美援朝雄故事,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染学生,使学生对黄继光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学习到“黄继光用胸膛赌住敌人的枪口”这部分时,让学生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时黄继光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并画出课文中描写他的动作的词(站、张开、猛扑、堵住),最后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把对黄继光的崇敬之情用声音大胆地表达出来,让学生从无声无色的文字中看到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从中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和獻身精神,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美。

二、 培养审美情趣,到自然中寻找美

大自然中有绚丽的云彩、巍峨的群山、清澈的溪水、千奇百怪的石头、五颜六色的花儿……它们都具有不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就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让他们去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致,去看夏夜的晴朗星空,去朗读秋天的诗歌,去感受冬天的情趣!引导学生从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发现好看的东西,进行审美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儿童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时,为了抓住孩子好奇、好动、好玩的个性,我结合实际情况,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捡鹅卵石,比一比谁捡的石头漂亮,但要说出石头好看的理由。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很快地,我的桌上、抽屉里到处都是石头。我就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捡的石头美在哪里,再和他们一起从石头的形状、质地、纹理、色彩、用途等方面进行讨论,最后把自己捡到的石头给他们看,分析我认为美的地方,让学生最终领悟到一种事物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而应欣赏它本身的抽象美与内在价值。在这样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慢慢地,他们会告诉我:这块石头很美不仅是因为它色彩光泽,更因为它为人们建起了一座座楼房,铺就了一条条道路……这种审美培训方式,愉快、轻松、自然、平等,学生完全没有上课时的拘束,审美兴趣与日俱增。

在我的课堂上,时而在大自然中找春天,找秋天,找美丽的景物,用笔将之画下、写下。然后在班级里举行画展、作文展,再选送优秀的作品参加比赛。就这样长期坚持不断,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从大自然中寻找美,强化审美意识,加强审美训练。在这种自然美的熏陶下,学生的审美水平不一定很高,但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却是不容置疑的。

三、 提高审美素养,在生活中创造美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的确,为了把学生的审美视野从课内引向课外,把美育化为实际,我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生活大课堂,引导他们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受身边的好人、好事。我教导学生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起,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植树种草等环保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为孤寡老人做好事;利用传统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敬老爱亲的关爱活动;在班级里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的志愿服务活动……

总之,美育实施的途径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努力探索,一定会有更好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郭艳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3]殷聪聪.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兴趣、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陈文珍,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巷口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熏陶创造审美
用艺术熏陶家风
艺术熏陶
如此熏陶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