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18-11-14曹佶

考试周刊 2018年99期
关键词:认知建构主义翻转课堂

摘 要: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翻转课堂;英语教学;认知

一、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最初是由学者Piaget提出的,属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因此多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类研究。但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建构主义已经成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目前,无论是从事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教师,都在致力于探究如何转换师生身份,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学生都是孤立的个体,在课堂中没有动态的协同学习,也没有思维能力的培养。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产生学习过程的必备要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协助、组织、督促下,主动、积极地学习,并有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这个建构的过程,既是学习者对信息的再处理过程,也是对于知识的吸收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意识,而这正是目前各个阶段学习者所欠缺的。教师在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生已有知识密切相关,但很多时候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会有意识地去挖掘知识,去正确地认知这些知识和信息并与旧知识相联系以快速内化。

二、 翻转课堂的优势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使得学生真正成了教学过程的中心。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有大量时间来展示自己对知识和信息的整理和理解情况。教师只从宏观进行调控,所有的学习细节都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翻转课堂颠覆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并在各类高校中推行且获得良好成就。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经常是教师先教,学生再练,这中间的过程有时无法良好衔接,学生在操练时遇到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够及时解决。翻转课堂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事实证明,翻转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扩大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消除了学习的界限。当然,翻转课堂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教师充分、完整的前期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有指导意义的信息和知识链接,学生通过思考和整合,进行知识建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类问题,他们必须以信息查阅、协同学习等方式自主解决,并将研究成果再次带到课堂上来与教师和同学分享。每个人所输出的成果会各不相同,在交际过程中,又会建构出新的知识体系。翻转课堂的执行步骤与传统教学方式刚好相反,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资料查阅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这也是教学领域参与者意识的转变与提升。

翻转课堂上的评价方式也比传统评价方式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不仅仅有教师单方面的评价,还涉及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多角度、全方面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教学成果。翻转课堂能够让教师直观、清楚地了解到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反馈和反思,进而改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最终保证学生课上和课下、线上和线下都能高效学习和自我发展。学生还可以保留每次教师为之提供的资源,方便随时复习和巩固。

三、 建构主义理论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很多学者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与教学相联系,旨在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习者在自学的过程中,用旧知识解释新信息,用已有知识与新的知识相联系。他们在接触新知识的同时已经开始了知识构建和转化。学习者的知识储备量逐渐增加,逐渐完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增强了。

建构主义理论在应用到教学中时,主张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学习工具之一,以培养学习者高阶思维为主要目标,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将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应用到翻转课堂中,是目前现代教育技术的高效应用的良好体现。教师为学生提供信息,为他们创设情境,这也是学生高效学习并有效建构的必备条件。學生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相关资料,进行知识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材和教材外资源的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水平,制定教学计划,实现翻转课堂的真正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思想非常相似,都主张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建构主义和翻转课堂模式的指导下,教学变得定制化和个性化,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碎片化知识的整合和重新建构,再在课堂上进行反馈和呈现。

四、 总结

总之,知识的真正涵义还是应该由学习者自己进行构建,教师只是学生的指引者,学生本身才是处理信息的关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知识内化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了自主权,他们能够选择和决定内化知识的形式、建构知识的方法、学习的速度和反馈的效果。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应该是由学生自发的,由内部生成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教师讲解和知识传授。学习也应该是社会性的,即学习不应仅仅是在课堂上发生,而是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对某个问题进行推论和实践检验。尤其是以沟通为目的的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应该学会高效的知识构建。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3).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二) [J].学科教育,1998(4).

[3]司显柱,赵海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视阈中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13(3).

[4]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7).

[5]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

作者简介:

曹佶,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猜你喜欢

认知建构主义翻转课堂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