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慧眼识宋钧

2018-11-14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仿品真品钧瓷

张 璇

中华女子学院

宋代钧瓷丰富多变的窑变色釉开辟了我国陶瓷美学的一个新境界,自古就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钧瓷价值可见一般。近几十年来,宋代钧瓷器的现代仿品大量出现,给众多收藏爱好者的收藏生活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仿品终究是仿品,它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真品的那种美学境界的。就拿宋代钧瓷的釉色来说,真品釉色深沉凝厚,或散发荧光般幽雅的蓝色乳光,浓淡各异;或青中带红,红中泛紫,犹如彩霞,而仿品的釉面不是冒贼光,就是釉色艳俗,浮于表面,或是釉色呆滞,缺乏生气。只要多下工夫,辨识宋钧的真伪,并不是无章可寻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在此提供一些辨识的思路和方法供收藏者参考。

一、造型

鉴别一件器物是真品还是赝品,首先应该看它的造型,所谓形神兼备,先有形质之美,而后达神采之美。宋代钧瓷的形质之美在其造型不仅端庄厚重,而且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加之器物修坯非常工整,轮廓线条曲直结合,充满张力,即使在造型最简单的碗碟上,也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而绝大多数仿品在外部轮廓上虽与真品大体相近,但只要用心观察感受,便可发现微妙差异。仿品造型线条往往软而无力,缺乏向上的生命力,直线的硬朗与曲线的柔美都表现不够充分,器物造型更缺乏那种端庄与厚重之感,特别是底部兽面形足不够挺拔,在视觉上难以支撑鼓钉洗上部(图一)。当然,除了从整体上把握器物造型风格外,对于不同器物,还要从口、腹、底、柄、颈、足等部位以至瓷器内部各个局部的造型加以观察。例如仿宋钧窑鼓钉洗,整体造型软而无力,缺乏向上的生命力,特别是底部兽面形足不够挺拔,在视觉上难以支撑器物上部。

图一

二、胎体

宋代钧瓷的胎一般为灰胎,有的泛黑,有的略微泛白。胎体之所以呈灰色,是因为当时用做瓷土原料的是钧窑当地的浅层土,当地由于种植核桃,使得浅层土中含铁量很高,胎体在高温烧制过程中,胎中的大量三氧化二铁转化成了四氧化三铁,这样胎体就有了一定的导磁性,我们可以用一小块磁铁靠近真品胎体,胎对磁铁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或者也可以用指南针靠近胎体,指针会有所摆动。而现代仿品虽然也是在当地取材,看似原料相同,但由于矿坑越挖越深,泥土中的铁含量已经大大降低,所以一般不会出现上述导磁现象。

另外,在宋代,制作瓷器坯体时多是采用手持木棒搅动石轮,在石轮上拉坯成型的,而现代仿品则多数是在电动拉坯机上拉坯成型的。手搅石轮与电动拉坯机最大的不同在于手搅石轮转速不均匀,快慢交错,这样用手拉坯时器物上留下的拉坯痕迹就会不均匀,而电动拉坯机转速均匀,器物上的拉坯痕迹也就比较均匀。现代仿品更有不以拉坯成型,而以印坯或注浆成型的,器物不见拉坯痕迹或故意后做出的拉坯痕迹生硬呆板,透着“机械”产品的生硬。真品中也有些是先通过拉坯成型再趁湿将坯体扣在用胎泥制作的模具上手压而成的,而仿品则大多是直接用模具成型,没有手工拉坯的器形生动自然。

三、口沿与底足

“紫口铁足”也是宋代钧瓷的一大特征,由于坯体中含有可溶性铁,且含量较高,器物在干燥和烧成过程中,铁随着水分蒸发扩散到器物表面,特别是扩散到器物边棱处,且由于铁的渗出会降低口沿处釉的熔融温度,使口部釉子先融化,再加上钧釉的流动性比较大,使得器物口沿处的釉向下流淌,人们才看到了所谓的“紫口”。而器物底足处形成的“铁足”也同样是因为铁扩散到胎足表面形成的效果。现代仿品坯体中的铁含量不够高,有的根本没有出现“紫口铁足”,有的则是用刷黄土的方法来仿造“紫口铁足”的效果,效果死板生硬(图二)。

图二

四、坯釉中间层

有一些收藏爱好者收藏有一些宋代钧窑真品瓷片,在书上、网络上他们称真品瓷片的胎与釉之间有一层白色化妆土,而实际上这层物质是钧瓷的胎与釉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反应自然生成的钙长石针状结晶层,并非是在坯体上涂了一层白色化妆土。由于烧成环境的细微差别,宋代钧瓷胎与釉之间的白色中间层有的很明显很容易从断面看到,有的不是很明显,但仔细观察都能发现这层白色物质。宋代钧瓷胎釉反应自然生成的白色物质与胎、釉结合紧密,融为一体,坯釉中间层与胎体、釉层界面比较模糊(图三)。而现代仿品有的根本没有那层白色物质,有的虽然有却是通过涂抹白色化妆土的方法仿制的,这样的化妆土层与胎、釉的结合不如真品那么紧密自然。

图三

五、釉质与釉色

宋钧瓷釉厚,釉面匀净,抚之细腻柔润光滑,釉质莹润乳浊,在放大30倍的放大镜下便可见釉中的气泡密集,表面的大,深层的小,在气泡周围的玻璃态物质中生成了许多形态完整的结晶体(图四)。而现代仿品总体施釉薄且大多厚薄不匀,且火气较重,釉面泛亮光,玻璃感强,部分仿品釉面因弱酸腐蚀或涂黄土等做旧,虽无亮光,但釉面缺乏真品的那种熔化流动以及凝厚润浊的质感,釉面往往泛贼光。现代仿品中有的釉中几乎没有气泡,有的虽有气泡,但气泡都比较小,且不够密集,在气泡周围形成的结晶体形态也不够完整。这是由于宋代钧瓷与现代仿品的烧成方式不同造成的。在宋代,钧窑工匠们在馒头窑里用煤烧造器物,这种烧成方式的烧成时间和冷却时间都很长,使得气泡的聚集和晶体的形成比较充分。而现代仿品一般用煤气窑和液化气窑烧制,烧成时间短,小气泡还来不及形成大气泡,气泡周围的晶体也并未完全形成。

再有,宋钧瓷中常见蓝色釉上又施有不规则的紫红斑釉的,青红两色融合自然,沉入釉中,浓淡不一,同一块釉斑上亦多有变化,浓者如紫蓝,淡者似桃红。釉色含蓄深沉,过度自然,无固定边缘,红斑上象罩了一层薄雾,在天青、天蓝或月白釉的映衬下,更显釉色窑变的丰富变化。而现代仿品釉色过度比较生硬不够自然,釉色边缘比较明显(图五)。真品与仿品釉色之间的这样差异是由于宋代钧瓷釉色的变化是靠煤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作为铜的还原条件而呈色的,而这种煤烧还原是极不稳定的,所以钧瓷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而现代仿品的烧制往往是采用在釉中加入还原剂,在氧化环境下烧成,这样烧成效果相对稳定,成品率较高,但釉色融合效果却不如前者自然。

图四

图五

另外,宋代钧瓷釉中的铜是用含硫的铜矿引入的,而现代大多数仿品釉中的铜都是用黑色氧化铜引入的,由于铜的引入状态不同,致使经过高温烧成后两种铜的呈色也会有细微的差异。我们可以利用肉眼观察和仪器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比对,发现它们呈色的细微区别。

宋代钧瓷存世量稀少,而仿品数量巨大,现代仿品无论从造型、成型工艺、釉质、釉色或烧成等方面都无法达到宋代钧瓷的完美境界。仿品就是仿品,它总会露出仿制的蛛丝马迹。当然,如果我们仅依靠书本、图片或是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来鉴识宋钧是远远不够的,本文提供的一些辨识思路也还需要作进一步地研究。多接触真品,在收藏实践中慢慢积累鉴别经验,才能真正领会书本中的知识,不断提高鉴别能力。

猜你喜欢

仿品真品钧瓷
真品和赝品
王亚珂收藏钧瓷欣赏
王金合 钧瓷精品欣赏
牛艳娇钧瓷作品欣赏
明朝成化时期斗彩鸡缸杯研究
周贯涛 十二生肖钧瓷壶
玩收藏要培养对真品的“眼缘”和“感情”
如何鉴定瓷器的真伪
艺术衍生品不等于艺术仿品
画错的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