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血清DNA峰值载量与肝损害分析
2018-11-14林盛静
林盛静
EB病毒(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4型(HHV-4),是1964年Epstein等在研究非洲儿童霍奇金病时发现的一种人类B淋巴细胞病毒,1968年人们证实EBV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也可累及多个器官造成损伤,尤其以肝损伤最为常见,易与其他原因所致肝功能损伤混淆,增加临床医生对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难度。笔者通过对EBV相关肝功能损伤进行分析,探索EBV感染后血清峰值DNA载量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旨在协助临床准确诊断与治疗。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因EB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收入我院的患儿114例,男 67例(41.20%),女 47例(58.80%),年龄 8个月~15岁。
1.2 诊断与排除标准 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根据流行情况、典型临床表现(发热、咽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异性淋巴细胞>10%、EBV特异性抗体(VCA-IgM、EA-IgG)和EBV-DNA检测可作出临床诊断。排除标准:(1)EBV以外的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2)近期服用肝损伤药物者;(3)除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外患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致肝损伤疾病者。
1.3 方法 患儿入院后抽取静脉血5ml,置于黄头管内,3 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血清。使用美国ABI7500及其配套试剂检验血清中EBV-DNA载量。采用Beckman AU5800及其配套试剂检测ALT与AST水平。按EBV-DNA峰值载量将患儿分为低载量组[EBVDNA 载量<2(lg Copies/ml)]17 例,中载量组[EBV-DNA载量 2~4(lg Copies/ml)]81 例,高载量组[EBV-DNA 载量>4(lg Copies/ml)]16例。按年龄将患儿分为低龄组(8个月~4岁)69例,中年龄组(5~8岁)35例,高年龄组(9~15岁)10例。按性别将患儿分为男性组67例,女性组47例。以ALT≥50U/L或AST>60U/L为界判定为肝功能异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EBVDNA载量数据以()logCopies/ml表示,其中两个独立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独立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正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P50)与四分位间距(QR)描述,并且多个独立样本中位数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BV-DNA峰值载量与肝功能的关系 肝功能异常率随着EBV-DNA峰值载量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47,P=0.009),肝功能损伤程度随着EBV-DNA峰值载量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2,P=0.001),详见表 1、2。
表1 EBV-DNA峰值载量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例(%)]
表2 EBV-DNA峰值载量与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
2.2 不同性别患儿的EBV-DNA峰值载量比较 男性患儿 EBV-DNA 峰值载量为(3.54±0.50)lg Copies/ml,女性患儿 EBV-DNA 峰值载量为(3.40±0.55)lg Copies/ml,不同性别患儿的EBV-DNA峰值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300)。
2.3 不同年龄组EBV-DNA峰值载量比较 不同年龄组的EBV-DNA峰值载量无统计学差异(F=0.13,P=0.880),患儿主要集中在低、中年龄组,达91.23%,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组DNA载量比较
3 讨论
低龄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导致EBV感染后不能彻底清除,造成潜伏或者长期感染,引起病毒复制入血。长期的EBV活动性感染易引起多种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及类风湿关节炎等[1]。EB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起病常隐匿,典型表现为发热、淋巴结大、咽峡炎“三联症”[2],也可累及各个器官造成损伤,而肝脏是EBV感染侵犯的主要器官之一[3]。据研究发现,EBV感染的CD8+T细胞可选择性的被肝脏捕获。肝KUPPERFER细胞表达可溶性分子,包括Fas配体、IFNγ和TNF-α从而导致肝脏损伤[4]。
已有研究提示EBV感染可以通过诱发与机体免疫能力相关的因子从而导致机体各脏器功能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细胞的凋亡[5]。目前研究认为,T淋巴细胞免疫对控制EBV感染起决定性作用。B淋巴细胞是EBV攻击的靶细胞,其表面有EBV受体,故先受累,导致B淋巴细胞抗原性改变,激活T淋巴细胞转化为T淋巴细胞效应细胞(CTL),直接破坏携带EBV的B淋巴细胞。而EBV原发性肝损伤的机制是通过EBV感染细胞后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亢进,从而产生毒性反应导致肝细胞的损伤。
本研究114例EB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肝损伤56例,占49.12%,并随着血清中EBV-DNA的载量升高而逐渐增高。肝损伤的程度也随着血清中EBV-DNA的载量升高而逐渐加重。结合已有的研究推测可能与Th1/Th2比例失衡及T淋巴细胞过度激活有关系。故临床应及时关注EBV-DNA载量与肝功能的变化,以及时对症治疗。本研究中,所有患儿中,中、低年龄组患儿占比达到91.23%,高年龄组患儿占比仅为8.77%,可能与机体的不断发育与免疫系统的完善有关,与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基本相符[6],但不同年龄组EBV-DNA载量并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中,不同性别患儿EBV-DNA载量并无统计学差异。
EBV感染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在临床多起病隐匿,易漏诊、误诊,并且容易造成肝脏的损伤,甚至肝功能衰竭。而EBV-DNA载量与患儿肝功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及时监测EBV-DNA载量以及肝功能,对临床的治疗及患儿的预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