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养老金测算及改革思路探讨
——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

2018-11-14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待遇

饶 丹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南京 211100)

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经费、承担社会公益性服务任务和通过市场资源配置的程度,可将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划分为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其中高等院校就属于财政差额拨款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2008年对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进行养老保险改革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制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做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因为财政拨款维系的退休金制度并不能体现出保险的基本特征。此后,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逐渐深入的过程中,我们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背景

自1978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以来,这两个文件被视为机关事业和企业建立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并一直实施至今的政策源头。此后,国务院于1986年下发《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退休养老实行社会保险制度。1992年,国家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强调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将退休金全权由国家包揽的做法提出要渐渐改变。此后,国务院于2008年下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决定率先在山西、浙江和广东等地开展试点,重点内容是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进一步细化计发办法,同时配以职业年金制度。2010年《社会保险法》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范围中扩充了事业单位及其职工这一群体。随后,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以下简称《决定》国发〔2015〕2号),对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及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新规定,同时该《决定》意味着“养老金并轨”正式启动,近4 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告别了养老免缴费时代。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18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业年金缴费比例、领取条件和领取方式等做出了相关规定。

纵观上述改革历程,发现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体制转型中对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的重视。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加入养老保险之后,退休金转变为养老金,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并轨过渡期如何实现改革前后的政策顺利衔接,如何确保工作人员,尤其是“中人”的养老保险待遇不降低等问题都已成为职工关注的焦点。因此,对公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待遇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化机关事业单位自身改革和内部发展,有利于人员的正常流动,有利于促进维护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此,本文基于国家与河南省现行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结合郑州市当地的实际发展水平,根据河南省郑州市某高校教师的基本情况,对其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和替代率水平进行测算,从而为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养老金待遇预测

根据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人社部发〔2015〕28号)(以下简称《决定》人社部发〔2015〕28号)和《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豫政〔2015〕68号)(以下简称《豫政〔2015〕68号》)的相关规定,结合郑州市某高校教师的相关情况对该职工的养老金待遇进行预测。

该职工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职工甲某某基本情况表

该职工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同一高校工作,不存在个人档案转移问题。根据上述国家相关规定和表1数据可知,该职工属于在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且于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中人”,对于“中人”应以过渡性措施确保平稳过度。根据《决定》人社部发〔2015〕28号)和《豫政〔2015〕68号》文件中对“中人”的有关规定,应为其设立10年过渡期(即2014至2024年间),通过比较新老待遇的计发办法保基本、限过高。待过渡期结束后,退休人员应当按新办法的相关办法执行。因此,按照现行养老保险相关规定及办法,该职工2026年退休,其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构成。现以河南省郑州市相关缴费比例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假设: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各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增速平缓,暂且抛开通货膨胀因素;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在该职工领取养老金期间继续执行;养老金缴纳时间没有中断,不考虑提前退休、退保等因素,现就对相关内容进行预测。

(一)基础养老金

根据《决定》(人社部发〔2015〕28号)的相关规定,基础养老金P基础可表示为:

其中,W社n-1表示退休时河南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t1表示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n缴表示缴费年限。其中,t1又应考虑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的不同情况。其中,视同缴费年限的每年缴费工资指数按1计算;而实际缴费年限每年的缴费指数则与个人月平均工资和上年的在岗职工工资有关。通过将“视同”与“实际”的指数相加,除以实际参与计算缴费工资指数的年数,即为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因此t1可表示为:

在上式中,n视表示视同缴费年限,当n视不是整年时,n视的值为n视的整年数加 1。v个1、v个2...v个n-1表示参保人员自建立个人账户以来,直至退休的历年月平均缴费工资,w社1、w社2...w社n-1表示参保人员在该时期当地的历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根据1991—2017年郑州市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见图1),可预算出2018—2026年郑州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图1 郑州市1991—2017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统计图

设郑州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率为:

故:w社n=w社2017×(1+g社)(n-2017)

同理,根据该职工2014—2017年个人平均月工资可测算出该职工个人工资增长率为。

故:v个n=v个2017×(1+g个)(n-2017)

根据上述分析,可预测出郑州市2018—2026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该职工月平均工资,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分析及预测数据,可知该职工的基础养老金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1.25,因此测得该职工的基础养老金为6 530.82 元/月。

表22018 —2026年郑州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该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月待遇计算方法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目前60岁的计发月数为139。故: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若表示个人账户收益率,c1表示个人账户缴费率,Z0表示1991年的社平工资月标准,则该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基金积累总额M1为:

因此,该职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根据人社部和财政部于联合发布的《统一和规范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办法》(人社部发〔2017〕31号)的相关规定,不论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职工,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公布2017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等参数的通知》,当年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为7.12%,若将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视为个人账户收益率,则该职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P个人为1 090.65/月。

(三)过渡性养老金

对于“中人”的过渡,全国实行统一的过渡办法。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底限高。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因此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可根据郑州市人民政府2007年下发的《郑州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政府令第161号)第十一条规定:“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3%的乘积。”则该部分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1.3%

在计算参保人员退休时的过渡性养老金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公式为:

其中,t2表示参保人员退休时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并表示为:

因此,过渡性养老金为: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该职工的过渡性养老金P过渡为8 131.48 元/月。

(四)职业年金

根据河南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豫政〔2015〕68号)的规定,应当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可按下法计算:

职业年金养老金=职业年金储存额÷139

该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职业年金积累总额M2为:

根据个人账户职业年金积累总额,可知职业年金为:

其中,c2表示职业年金缴费率,Z职表示2014年的社平工资月标准。根据以上分析,该职工的职业年金P职业为732.6元/月。

综上,该职工在退休前一年(2025年)的社平工资为16 586.20元/月,该职工2025年的月平均工资为20 424.57元,在2026年退休时应领取的养老金为:P总=P基础+P个人+P过渡+P职业=16 485.55元/月。

三、预测结论分析

养老金替代率是衡量职工退休前后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按照替代率的计算公式和上述测算结果,得知该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为80.71%。依据国际惯例,若退休后的替代率超过70%则可维持正常生活水平,若低于50%,其生活水平或将大不如从前。因此,国际劳工组织在《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中将替代率的最低警戒线定为55%,也就是说,若养老金替代率低于55%,则说明在劳动者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会大幅下降。根据上述预测结果,该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水平还是有保障的。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保障较为充分的现象,我国公职人员的薪金待遇和社会保障由财政支撑,因此该职工相比其他企业或灵活就业人员的薪金待遇来源较为稳定,退休以后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为可靠且更有保障。加之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秉承不降低原有待遇标准的员额,因此我们应对该改革抱有信心。

四、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面临的问题

目前虽然已有相关配套措施确保改革顺利实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及事业单位的充分。根据由社科院提供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我国养老金替代率由2002年的72.9%,下降到2011年的50.3%。”据中央财经大学褚福灵测算,我国企业职工2011年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2.9%,比国际警戒线低12个百分点。根据杨燕绥教授的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养老金替代率偏低,仅为社会平均工资的40%左右。中国人民大学李珍教授得出的企业职工替代率水平的研究数据也与此相仿,而机关事业单位的替代率水平一直维持在保障较为充分的档次。由此可见,这种不同群体间待遇水平的较大差距仍将是碍社会公平的不利因素。

第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各地政策差异大。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和城乡二元的格局体系,决定了制度在不同地区间的发展不均状态,且地方政府对于政策的贯彻落实存在一些自主性。不同省份的缴费基数、比例和方式各不相同,有按固定比例缴费的,有按固定额度缴费的;有按月征缴的,也有按年征缴的。基于此种情况,既阻碍了提高统筹层次的进程,又将加剧碎片化程度。

第三,对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标准规定不详尽,数据平台建设不完善。在对事业单位养老金进行预算时发现,除了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以外,现行相关政策对养老保险测算的各项算法规定不明确,加之我国目前数据信息系统不健全,部分信息尚未公开,数据查询不便等诸多原因,导致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时养老保险的测算存在诸多难题,很难面面俱到。对于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和在申报过程中对信息真伪的辨别等也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五、建议及思考

第一,树立公平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缩小养老保险制度在人群与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国家应重塑养老保险三支柱的功能定位,强化顶层设计,不断缩小企业职工与公职人员之间保障不足与保障过度的差距。只有完善公平共享、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才能确保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不再显化,才能确保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促使公民逐渐扭转体制内外的择业观念,从而增强公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第二,加快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自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以来,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对提高基金统筹层次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实施办法,但整体效果不佳。除北京、上海、陕西等地实现了基金在省级层面的统收统支外,其他大部分地区仍停留在县(市)级统筹阶段,或以省级调剂金形式向名义上的“省级统筹”靠拢,而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筹。在河南省内部,各个地级市的养老保险相关规定与经办流程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加快提高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以全国统筹为导向加快推进制度资源整合,通过统一各地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和享受待遇的标准,加大基金调剂功能,缩小参保职工跨地区流动障碍,从而增加制度携带的便捷性。

第三,完善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改革的配套措施。在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方面,除国家的基本方针与政策文件外,还应出台并细化与之对应的配套措施的政策文件与实施意见,确保为相关计发部门提供明确详细的计发办法与政策支撑。此外,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程的过渡期,要时刻关注过渡政策的实施落实情况,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与完善。在对事业单位人员改革前的信息统计方面,应秉承真实性、客观性和公平性的原则,避免多记、少记月数或误登信息等情况。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应重点规范全国数据统计平台的管理和操作标准,先着力打造各省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再逐步实现全国统一避免跨地区之间人员流动的信息系统不兼容或查看权限被设置等情况。

结语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我们对此改革抱有应有的信心和乐观的心态,更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分步走的战略逐步完善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

猜你喜欢

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待遇
No.6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莆田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购买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商业补充健康保险
莆田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购买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商业补充健康保险
工行不再受理新的个人账户综合理财业务
优先待遇
国王的待遇 ———原载“伊朗漫画网” ▲
医保个人账户怎样使用才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