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教育真谛,构建生命课堂
——“一四三”双优促学模式解读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表达

■/

莱芜市实验学校

本着回归教育真谛,构建生命课堂的教学理念,我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背景,以开放的课堂为载体,创设了以学生“展、探、拓、测”为活动主线,以教师 “导、评、思”为指导辅线的“一四三”双优促学课堂教学模式。现具体阐述此种做法的理论内涵。

首先,学生课前活动环节:前置自学。

前置自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前置自学的意义不仅限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它应该是在老师导学案的精心指导下,所进行的比单纯预习更有深度的学习。如果把一节课的所得按百分制计算,则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的理想分值应该在60分左右,为指导学生高效自学,教师可给学生设定自学目标,并附加分值。(也可以是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自学,才能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学生在自学中,不仅要读懂课本,还要提炼出自己独特的理解或记忆方式。这应该是促使他们追求学习方式的最好办法。

学生课内活动主线之—:展,即自学展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能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对于学生的自学成果,必须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展现出来,才有利于保持他们长久的自学热情。学生以对话交流的方式,展示自己对新知的观点和认识;其间会产生很多独特的理解和精彩的表述,当然也会暴漏很多思维上的误区,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相互质疑与补充得以化解并生成新的知识。作为教师更是通过深入其中,认真倾听,得以有效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学生会了的不讲或少讲,把重点放在学生不知道或不理解的问题上来。这儿需要说明的是:随着学生展示水平的提高,他的展示内容会有单纯的内容讲解展示(表现其记忆能力),自然过渡到对学习方式的展示。(表现其理解能力)。比如:对定义或性质的表述由直白到“顺口溜” 表达或“关键词”表达,就是一个质的飞跃。

学生课内活动主线之二:探,即探究解疑。

疑难问题的产生有多种情景:(1)是因学生自学能力的不同,在成果展示中暴漏出的思维误区。(2)是尖子生对教材挖掘较深,触及到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3)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需要学生必须弄清的难点问题。(4)也可以是教师根据以往自己的教学经验,把往届学生的易错点提供出来,供学生辨识解疑。也就是说,探究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的疑难发现,也可以是教师的提前预设。至于探究的形式则可以根据问题的难度进行灵活的设置,可以是独立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探究或A、B、C分层探究。这儿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种通过课堂探究再次获得的学习成果仍然需要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进行班内公布,以得到全体同学的确定与认可,进而生成学生较为完整的新知学习体系。

学生课内活动主线之三:拓,即基础拓升。

这儿的基础拓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新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发掘思维潜力向更高的达成目标发展。具体做法:可在学生通过自学展示和合作探究扫清新知理论路障后,先有对新知的尝试应用→诊断应用→基础拓升,再到进一步拓展延伸来完成。学生之间通过应用、自评、互评,逐渐生成对新知应用的丰富经验。教师可通过对教材知识点的课前改编,或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进展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拓展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学生课内活动主线之四:测,即测评验收。

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检测,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达成度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自我验收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在此,教师可通过小试卷、小纸条或投影直接显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题目测评,另外,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自评或者组间互评。题目设置量以学生5—6分钟解决为宜。应该说明的是不管采用哪种测评方式,教师在题目难度设置上,都要尽可能的做到分层测评,合理验收,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那种跳一跳能够着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教师活动辅线之一:导,即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即学生的主体性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的基础上实现的,完美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自始至终贯穿在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到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再到学生疑难问题的点拨与延伸“无一不在教师的导学之列。

教师活动辅线之二:评,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新的评价理念认为:“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学,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因此,我们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紧随与教学活动本身并贯穿教学的始终,而且要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各个方面,不能择其一而忽略其余。只有在纵向上关注全程,在横向上关注全面,课堂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另外在课堂评价的方式上还可以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教师只有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各种评价方式灵活运用,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让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学生进步,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教师活动辅线之三:思,即教师对教学的思考。

在《陶行知文集》第15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陶先生这段勉励教师的话语最大程度的诠释了教师作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重要使命—在教学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实际上教师对教学的思考存在着广泛的意义,它即包括教师对教学长远利益的思考,也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思考,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应该说明的是,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的思考多体现于对问题的提前预设和超强的教材记忆上,而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的思考多表现于如何积极的应对并促进学生的思维进展而生成恰如其分的评价上。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说:“未来学校的发展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将是未来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题。

附一四三双优促学模式下教学随笔一篇:

这样的孩子也优秀

提及班中的尖子生,没有老师不喜欢的;甚至到学生毕业好多年,有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xx是他曾经教过的学生。但对于差生,却没有这样的幸运,有也无非是谈论他们犯下的种种令人啼笑皆非,有时甚至愚蠢的小错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提神作料罢了。

昨天下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二班、四班进行了诊断性测试,阅完试卷,我把成绩打在了小组分布表上,按A、B、C三个层次,对成绩进行分析,我惊喜的发现二班的王志远、赵冬、霍风等人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有原来的十几分(一直认为不靠谱的个位数)一下考到了56分、57分、65分,翻看他们几个的试卷,看到所得分值不再停留在选择题,解答题也逐渐有了靠边的步骤,真的为他们高兴,看来平时的课堂展示终于激发出了他们隐藏已久的学习欲望。为他们喝彩的同时,我更为自己加油,因为我已经看到了成功的火苗,我要用毕生的勇气把它烧的更旺,更烈,让更多还徘徊于课改边缘的同仁们,都能感受到她温暖的气息。

让我感动的不值如此,一听说我阅完卷,靳旭东、王志、王志远就跑到办公室,看他们的试卷,(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靳旭东看到试卷上的53分,脸立马红了,小声说“老师,这次我没考好,老师,最后那俩题,我会怎么计算,你听我这样说行吗?……,” “可以啊,你怎么不写上?”“可我不会写步骤啊,”

我一下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多年的作业偷懒习惯,已经让他丢掉了写步骤的意识,只会说,不会写,造成了今天见到解答题就想应付的毛病,为了唤起他写步骤的意识,我和他约定,以后见到解答题,他都要写步骤,哪怕语言很幼稚、很啰嗦也要坚持写,可以是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混合体,也可用单纯的文字语言阐述他的解答过程,只要我能看懂他的推理进程,我就给他相应的分数。他答应我一定要坚持。

猜你喜欢

表达
靠崖窑窑券的技术做法和表达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空间材质表现与应用研究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舞台灯光设计的抒情性表达研究
数学史视角:“你知道吗”的另类表达
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研究
简约欧式风格在居住空间中的运用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