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中职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建构

2018-11-14张美浩广东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工匠精神工匠

■张美浩/广东东莞市轻工业学校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中职生职业道德素养的体现

工匠精神,是指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与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的差不多精神相悖。当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1)精益求精。反复改进完善,将品质从99%提高到99.99%。(2)注重细节。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把每个产品都做到极致,追求完美。(3)严谨,创新。态度严肃、谨慎、细致、创新,根据时代变化而不断创新,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并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4)耐心、专注、坚持。不急不躁,持之以恒,坚决保持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5)专业、敬业。为打造最优质产品,从业人员在专业领域里不懈努力,对工作始终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工匠精神要求职业教育培育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工匠,职业教育为工匠精神打下精神基础。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差别,职业教育的大部分学生是在学习相关专业技能后面临毕业就业,而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职业教育的立足点。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加快调整转型升级的阶段,职业学校如何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现代经济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使中职生顺利地走上社会、走进就业、走向创业,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对工匠精神传承的必要性

(一)精益求精的时代工匠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

工匠精神要求现代工匠拥有精益求精的态度,体现在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上,可以理解为思想上不断为卓越工艺出谋划策,行为上不停为卓越工艺不懈努力。但是中职生在思想道德表现及行为习惯上往往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职生普遍会存在思想上甘于现状的差不多精神,生活上丢三落四的生活恶习等。

(二)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需要现代工匠有健康心理

当代工匠面对工艺创作中遇见的困难与艰辛,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为外界所惑,耐心、专注、坚持地提升工艺产品及服务,为行业之典范。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应对就业工作中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必备条件。中职生要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敢于面对现实,面对挫折,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要求中职教育者创新教法

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者须注重细节,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其教法,以求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目的。其次,中职教育也是学历教育,它不是一般的培训,不能只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技能,而是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型劳动者。因此,中职教育应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学生以后能否立足社会和有所成就的关键 。

(四)专业、敬业的时代工匠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

当代工匠精神引领下的工匠,首先要有过人的工匠手艺,以专业、敬业的态度,为社会提供最优质产品。以专业技能为主的专业动手能力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核心。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中职生在初中教育转变为中职教育或会存在不适应,但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职业教育需培养出专业技能过硬的中职工匠。

(五)严谨、创新的工匠精神需要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需要创新性的人才,开展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呼唤。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当代工匠始终坚持用时代更为严格的检测标准进行产品监督,不断提出技艺技法创新,以求达到行业最优最先进。职校生要走向就业与创业,就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工匠精神引领下中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构建

(一)注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有望成就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为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质,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加强德育教育,在我校搬入新校区后,对全寄宿学生在宿舍生活上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要求学生在宿舍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延伸到学习生活上,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上遵规守纪,尊敬老师,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长期以往,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思想杂念少了,在待人处事、言行举止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转变,行为习惯慢慢变好,学校各班级的班风学风也变优。

(二)多种形式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造就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品质

我校在学生刚进校时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结合学生选择的专业特点,进行择业和就业心理测试,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找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弥补个性的缺陷或改变不适宜的个性,积极适应职业的需要。在掌握了学生普遍的职业心态之后,就该有的放矢,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咨询,及时对其择业提出建议,让其正确择业。在最后一个学期,学校还大力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和职业素质教育,不仅针对学生就职前的择业、招聘就业,而且针对学生就职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就职后的转岗创业等各种问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专注教育”和“坚持教育”,加强学生克服困难意识和专注意识的心理辅导,以增强学生适应工匠制造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减轻学生就业过程的心理压力,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三)注重编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改革教法,培养学生一定的专业文化素质,为注重细节的现代工匠打下基础

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需重视文化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再学习的基础和能力,让学生能够面对多次择业和创业的挑战,顺利地再就业和再创业。针对中职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需要通过编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来改革传统教材,通过创新教法来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比如对数学教材改革进行“四个结合”:结合学生实际,突出基础性;结合生活实际,突出应用性;结合专业实际,突出针对性;结合前沿知识,突出新颖性。

在中职学校,学生由于普遍基础差,尤其是文化课学习兴趣不足,厌学现象突出,因此,我们也必须要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以“活课堂,重实效”“项目教学法”为宗旨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应用性的内容,加强实操性的练习等。

(四)在专业技能方面加强实操实训,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动手能力素质,培育专业、敬业的现代工匠

为了强化学生技能,近年来,我校在各个专业逐步探索并开展项目教学与实践教学,如各专业根据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大力推行项目教学和一体化的实训教学,专业课教学实现“教、学、做”合一。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技能竞赛平台,以竞赛促进教学水平,以教学夯实竞赛基础,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现在我校已在各个专业根据要求组织了相应的竞赛训练小组,如家具专业组织了家具设计师技能大赛训练小组;酒店专业组织了酒店专业技能大赛中的中餐摆台与中式铺床竞赛训练小组,以及中西餐省赛训练小组;计算机应用专业组织了计算机技能竞赛中的综合布线竞赛小组、电子商务竞赛小组等;财务会计专业组织了会计法规与会计电算化竞赛训练小组。在历年的各级技能竞赛中,我校各专业竞赛训练队在校领导的重视、在老师们的精心辅导与同学们的努力下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如在2016年东莞市中小学生创意工艺作品展中,我校刘洋老师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郑宗平、肖雪怡同学的《东莞西城楼》获一等奖。在2016年全市职业院校酒店服务专业技能竞赛中,向俊妮、陈慧嘉同学获得个人赛一等奖。中西餐专业省赛中,中餐热菜竞赛获得三等奖,冷盘与雕刻竞赛也获得三等奖。参加过技能竞赛的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发挥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对其他同学起到了示范和带动,各专业的整体教学和学习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五)有意识地推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素质,锻造严谨、创新的工匠品质

学校近年大力推行创新教育,表现在家具与中西餐专业实训课上大胆采取了新型的翻转课及师徒制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则在学习、实训操作的过程中加以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努力成为新时代具有严谨、创新品质的合格工匠。以中西餐专业为例,2014年开展专业至今一直处于报名火爆状态。正是抓准、抓实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出现了乐观的形势。从前,中职学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差生的代名词,且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一是工资待遇低,二是学生就业难。但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广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达100%。学生的就业情况出现了根本性变化:一是从学校找企业转变为企业找上门;二是从企业定工资转变为校企商定工资,学校的招生与就业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学校专业建设及学校整体发展得到良性循环。

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工匠精神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职教育院校及中职教育者应高度重视,为培养中职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当代工匠而不懈努力。本文在案例收集方面主要以A学校为主,在分析过程中或会存在地方性差异的问题,今后将采集更为广泛的中职院校数据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大国工匠
工匠神形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工匠赞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