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2018-11-14张卓娅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公众思政学院

■陈 颖 张卓娅/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1]新媒体背景下的“微时代”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主动掌握思政教育的互联网阵地显得尤为重要。

一、微信公众平台

2017年12月底微信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2017微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日登录用户9.02亿;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高职学生每天平均使用微博、微信上网的时长都主要集中在4-6小时。而在6小时以上的也占有一定比例。对进行交流的上网平台,大家主要用“微信”,占了 74.5%。[2]可见,高职学已经从原来的利用“碎片化”时间过渡到相当部分时间来刷微信。微信从视觉和听觉提供的多项功能吸引着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频繁刷微信,以增强人际交往、获取新闻信息以及休闲娱乐。

高职院校应搭乘“微时代”快车,主动运用微信这一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职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使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成为思政教育的新阵地。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思政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但是大部分都是发布校园的相关信息,在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不多。部分已经利用平台进行思政教育的高职院校在工作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学院重视度不足

微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微信公众平台亦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高职学生的目光已被微信吸引,学院若能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教育,会在学生中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可是高职院校对在官方公众平台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视度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成立专项小组开展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缺乏师生工作队伍,未形成合力。没有将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工作纳入治校规划和议题设置中,导致缺少官方政策扶持和机制保障,缺少对新媒体人才的奖励激励措施,缺少对新媒体运营团队的培训和扶持,进而也就逐步丧失了以网络新媒体文化育人的基础与保障。[3]没有学院领导层和党团负责人的指导,没有思政专职教师的支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思政教育工作难以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开来。

(二)形式单一,内容枯燥

高职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思政内容多是对权威新闻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进行复制粘贴或者直接转发,少有联系本校情况或当地情况进行编辑和加工。思政教育的内容多偏向于结论性的东西,政策性的信息没有解读,理论性的知识没有联系实际分析,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距离,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有甚者看不懂、不想看,思政教育类的推文阅读量下滑,思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学院活动报导与思政教育关联不足

大部分学院在开展完一项活动后都会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相关推文,此类推文普遍能吸引学生点开题目来阅览具体内容,阅读量一般都比单纯的思政教育推文(如十九大报告、“两会”精神等)高很多,但此类推文只是介绍某项活动的开展情况,少有联系国家政策进行思政教育。可事实上,国家、社会、学校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尤其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校园活动的推文若不能上升到理论的指导层面,则会让学生误认为自己的校园生活跟国家跟社会没有太大关联,也没必要接收思政教育。

(四)监管不足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是个开放的平台,高职学生可以在平台畅所欲言,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恶意评论时有发生,这些言论若未得到及时处理则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给学院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三、微信公众平台在高职思政教育运用中的路径探索

(一)学院统筹,组建思政教育“微队伍”

首先,通过学院领导统筹,组建思政教育“微队伍”,构建中高层党政干部统一协调、思政与心理教育专职教师专业支持、辅导员和班主任具体实施、党团学生干部和学生群众积极参与的自上而下,多方联动的“微格局”,形成长效机制,落实责任。其次,增强“微队伍”建设,促使师生紧跟时代步伐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学习网络发展特点,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再者,每所院校不局限于开设一个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各系、学部、专业、班级皆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开设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教育“微体系”。

(二)紧跟时事,解读政策

紧跟时事,及时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同时,将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方面的最新政策结合高职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进行解读,拉近国家政策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看得懂、想去看,并自觉运用理论分析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现实问题。针对学生中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疑惑和谣传给予科学解释,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在校园活动开展的始终,即事前动员、阶段性报导、总结性的推文,都应联系国家相关方面的政策强调活动的意义,使学生感知思想政治无处不在,感知自己参加的每项活动都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息息相关,激发学生主动关注国家事宜、学习理论知识。

(三)创新形式,提升吸引力

其一,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语言”拉近读者的距离。所谓“微语言”,就是大学生惯用的诙谐、轻松、直白的大众语言。“微语言”的原创性、娱乐性、恶搞性、随意性较强,更新、传播的速度更快。[4]相比长篇、多文字的报导,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推文更能吸引高职学生的目光。

其二,让身边人说身边故事。“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培养诸如班长、学委以及部长等为代表的同龄“意见领袖”,发挥其领袖效用。”[5]搜集学生模范事迹,以同龄人的身份讲述故事,用图片、漫画、动画、采访、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传递正能力,引导学生向身边人学习,形成积极健康的“三观”。

其三,推出微课程。将本校骨干教师的经典课程浓缩录制成小视频,共享校外优秀微课程,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看微课。

其四,推荐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如权威部门发布的《奋斗》、《厉害了,我的军》、《面朝大海,拥抱未来》等微视频,如《创新中国》、《辉煌中国》等经典纪录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促使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四)强化监控,剔除糟粕

加强微信公众平台的管理和监护,对平台出现的不健康、有违思想政治理论等思想和言论要及时发现,删除不良言论,并对言论发表学生进行单独地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事态严重的应联系公安部门处理。

猜你喜欢

公众思政学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