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构建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

2018-11-14朱秋涛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编导体制舞蹈

■朱秋涛/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一、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障碍

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是区别于文化课人才培养的一种艺术门类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舞蹈编导人才的培养,本质上要求学校和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延续既有的规范,围绕学生身上艺术素养的提升和艺术水平的发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则需要老师非常具有艺术表现力,具有很深厚的艺术积累和艺术造诣。但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才管理体制是相对比较僵化的,在体制之内的人无法完成这样的高的要求,但是体制外的人尽管有这样的能力,却没有这样的机会,进入到高校的教师序列当中,来完成相关模式的构建和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管理缺位

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当中,存在第二个问题是管理的缺位。这里所谈到的管理的缺位,并不意味着高校普遍对学校的舞蹈编导人才的培养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而是指学校在从事具体的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往往将舞蹈编导专业的学生的管理和其他专业学生的管理混为一谈,没有进行差异化的教育和对待。这会使得这类学生本身的现实需求没有被尊重。这一专业的特殊性也没有得到重视,应有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没有被完全的建立起来,这样做极大的阻碍了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树立和具体的实施。

(三)缺乏实践

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最终是服务于高校的舞蹈编导教育教学工作的。而从现实情况上来看,当前高校在进行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当中,往往由学校的管理人员来担纲主导。而管理人员缺乏深入一线教学实践的经验,对于学生和老师的真实诉求的掌握往往不够充足,也不够全面。这种缺乏实践依据而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很多并不符合学生和老师的现实需要,因而也是无法发挥其应有价值。

二、着眼于以上问题,构建高校舞蹈编导人才模式应该遵循的路径

(一)改革体制

针对既有的体制问题,若要想构建筑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舞蹈编导专业应该引入更多的专业化的人才。应该考虑从内部改革体制,打破传统意义上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管理的僵化理念,不拘一格降人才。引入更多的高水平的,具有实践经验的舞蹈编导专业的人才进入校园内,对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这样做,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帮助高校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尽快的进入正轨。改革体制很大程度上是尊重了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而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上来看,破除传统意义上事业单位用人的局限,引入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完成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的效率,减少教学的隐形成本,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良性模式的尽快构建。

(二)加强管理

构建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的模式,第二个路径就是要加强管理。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加强管理,是尊重高校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尊重其本身固有的特点的。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着其在前进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学生和老师的现实诉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教学模式的良性构建。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完善管理,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当中,应该通过举办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充分的征求老师和学生的具体意见,并围绕着具体意见,给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围绕着实施方案来完成相关模式的构建工作。

(三)强调实践

构建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三个路径,就是要强调实践。对于高校的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来说,实事求是听取普通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围绕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尊重并针对每一个人的实际需要来开展教学工作,是再成功不过的事情。因此,在相关模式构建的过程当中,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和着眼,围绕着舞蹈编导专业在实际办学的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一个准确且有针对性的预案。在预案制定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尊重基层学员和教师的诉求和想法。这样才能够保证高校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模式行之有效,真正惠及学生和学校。

三、结语

高速发展的时代,让高校的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改革刻不容缓。着眼于学校的管理需要,围绕着师生的现实诉求来开展有关工作,是赢得师生尊重,取得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猜你喜欢

编导体制舞蹈
试析新时期的电视台编导工作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阿里文化的使者——访阿里地区象雄艺术团舞蹈作品《甲·宣》编导白芨、《果沃情》编导次旦达瓦
智能电磁感知体制新进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论电视编导艺术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