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18-11-14邓落霞贵州省凯里学院体育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生理学知识点

■邓落霞/贵州省凯里学院体育学院

教育是支撑国家发展的基础力量,主要通过教育这一渠道来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资源的实际需求。传统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且单一,其无法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新时期,我们应重视传统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全面改革,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层面出发,重视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操作能力,能在具体的实践中把握运动心理学的知识内涵,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一、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运动生理学属于实验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主要是将实验作为一种现象呈现的载体,能借助实验来表述运动生理学的基本规律与特征,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1]。实验教学时运动生理学的一项重要组成结构,其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创新意识、求知欲与创新性思维,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全面的改革,传统常用的涂鸦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受用,无法受到学生的喜爱。面对此类问题,在开展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时,应一改传统灌输式、演示性的实验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参与机会与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与实践的过程中把握运动生理学实验的本真,从而获取理论知识点,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为达到此种目标,实现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实验的层次度不高

就目前高校在运动生理学实验上的具体安排来看,实验内容不丰富、过于狭窄,且实验的层次度不够高,设计性、综合性、验证性的实验比较少[2]。此外,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时常会忽视掉实验训练,通常来讲,每个班级一周一节,且未将实验教学纳入到考试范围之内。鉴于此,很多教师认为应更加侧重于运动生理学理论教学部分,让学生亲自到实验室进行做实验的机会因此少之又少,甚至很多实验被取消。

(二)师资力量不足

一般来讲,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并不会专门配备实验性教师,而是理论与实践都由一个教师负责,让担任理论教学的教师来负责实验部分的设计、指导与操作,其实验操作效果不一定很理想,且对实验的解读与剖析也不是很专业。很多教师的资格都不是很高,在运动生理学实验上缺乏专业性,各项师资标准无法得到保障,若由跨专业、临时代课的教师来担任实验教师,效果不甚理想[3]。

(三)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一般来讲,很多高校所开展的运动生理学实验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且均为对人类运动生理规律与特征进行验证,未开展相关的拓展与延伸,主要是方法过于单一,导致实验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4]。运动生理学主要包含体育比赛、体育训练、人体科学等多种实验,为进一步科普学生,应将实验搬出实验室,可在体育比赛场地,运动多元化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实现实验教学的高效性。

(四)仪器设备比较落后

当前,高校所配备的体育实验器材类型较少,且很多仪器、设备比较落后,无法对运动生物学的基本知识点进行立体化呈现,也无法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的斗志。可见,实验条件的落后,遏制了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高效开展。

三、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优化与丰富实验内容

受到实验仪器、课时、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实验教学内容主要以简单、易操作、可行为前提,以实现内容的讲授。然而,运动生理学属于定型的实验性课程,其发展主要采取实验的手段来实现。作为运动生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创新性思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5]。因此,为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前期必须要选择合适、科学的教学内容,运用实验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重在处理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例如,在开展测量与评价运动前后动脉血压的相关实验时,可让学生深入到运动现场去测量,尽管其操作手法非常简单,但是学生可通过简单的实践操作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强调理论联系实践,便于加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

(二)创新与完善实验教学方法

新时期,为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生理学实验操作之中,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与参与来获取相关的理论知识点,应从实验教学方法上着手,实现实验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改革,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与个人发挥时间,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而言意义重大。当前,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可将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等应用到课程教学体系中,让学生感受到实验设计的趣味性,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就参与其中,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6]。

(三)科学撰写实验报告

对于运动生理学实验而言,实验报告十分重要,其记录着整个实验过程,还总结了相关的实验结果,这成为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常来讲,在实验课堂上,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实验设计、执行等方面,时常会忽视掉实验报告撰写工作,尽管撰写报告,学生们也仅仅照抄实验器材、实验目的与实验步骤,然后补充上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是实验过程的主要环节,部分学生一带而过,且部分学生并未参与实验操作,就照抄他人的实验结果。为全面把握实验的具体内容,应认真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基于此,我们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的填写实验报告。首先,要求实验报告要拥有实验题目;而后,表明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与实验步骤;然后,实验步骤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操作情况来写,并附注上所获得实验结果;最后,对整个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其为实验核心部分,其主要借助相关的理论知识点了分析与解读实验结果。

(四)优化与完善实验教学评价方式

运动生理学实验主要依附于实际课堂,其所占学时不够多,且实验考核主要是以具体的实验报告成绩为主,需要参考实验课程的出勤情况与实验态度等进行综合性的评定。应用此种方法,无法客观而公正的评价学生综合实验能力。面对此类问题,我们应及时修改与完善当前的教学方法,制定更为科学、人性化的教学考核制度与评价模式。考核方案中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出勤率、实验操作技能与实验报告撰写情况等。其中,出勤率与学习态度占到总成绩的20.0%,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占到60.0%,实验报告撰写情况占到总成绩的20.0%。通过考核评分的划分,能让学生更具侧重点,会更积极的投入到实践操作中,从而获取运动生理学实验知识点。此外,从教学评价上,则应采取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保证评价的精准性、公平性与人性化,便于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的兴趣,从而提高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体育专业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也具有必要性。新形势下,教师应意识到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充分吸收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从本质上实现创新与优化,制定更为完善、科学的教学方案,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从而领略到运动生理学的价值,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生理学知识点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实验报告
任务型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报告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