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2018-11-14三亚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工作学科

■王 会/三亚学院

一、高等院校教学管理现状分析

(一)教学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

就笔者调查到的情况来看,目前高校老师在授课和教学管理时明显对目标的定位和把控是不太清晰的,很多老师仍然将自己的教学和教育内容局限于课本基础知识和技术的教授,而没能从宏观上去明确对学生们职业素养的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并且高校的学生毕业后多会直接进入职场,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认识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不应该局限于知识本身,而是要通过不同的学科教学帮助学生们搭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通过知识积累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使学生们在毕业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在高校目前的教学管理中,这一点是亟待改善的。

(二)老师缺乏学科综合培养的观念

目前我国的课程设计是将不同学科分类进行教学的,但学生们在接受教育阶段是需要从多方面、多维度去进行知识的学习的,学生们需要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掌握去构建起完整的、综合的知识框架,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时树立起学科综合培养观念是十分必要的。但在高校目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部分老师仍然将学科割裂看待,认为自己只需要对自己的学科进行讲解就行了,不需要去关注知识在其他学科的应用,也不需要关注学生们职业素养的培养。这样的观念是片面的,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学科交叉的情况,因此老师更应该注重学生们的学科素养,让学生们能够融会贯通各科知识,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

二、对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一)要建立高校教学管理督导小组

建立高校教学管理督导小组对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站在宏观角度去观察和分析教育督导,我们不难发现在教育督导的过程中,“督”只是一种手段,“导”才是其目的和意义所在。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我国一直对教育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投入,希望能够通过宏观上的控制去解决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痛点,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新型人才涌现,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在各项教育政策的落实和推进过程中,由于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并且我国地大物博,地区间的教育水平差异也很大,因此导致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不能很好地践行和实施,这也再次证明了督导小组的重要性。正如前文作者所言,“督”只是一种手段和方式,对高校教学管理进行督导的落脚点不在监察和督促,而在于通过监察和督促去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痛点,从而进一步想办法去进行指导,帮助解决问题,使得我国教育能够发展地更好。因此,想要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更好地开展,想要我国教育领域发展地更健康,要处理好“督”与“导”之间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在对教育领域进行监督的同时,更多地站在当地的实际情况去考虑问题,通过教育监督的过程去关注和了解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痛点,想办法共同沟通和讨论,想出一些解决办法,再进一步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得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个个被解决掉,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健康开展提供保障。

(二)老师要树立学科综合培养的观念

学生们从小接受教育是为了让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同样的道理,学生们在高校的学习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给老师带来教学启发:我们的教学要突破局限性,要树立起学科综合培养的观念,通过引导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带领他们体会现代社会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老师可以将一些学生们未来职场中进行项目展示、数据统计时经常会使用到的工具介绍给学生们,并引导他们在生活和各学科的学习中去使用这些信息技术,通过学生们自身的使用体验去发声,让学生们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并在工具和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职业素养。老师将课堂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加深学生们的切身体会,让他们自发将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培养起基本的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学校要重视倾听教师群体的声音

在各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广大教师群体是最前端的政策实施者以及反馈者,教师作为与学生们接触地最多的人,其对各项教育政策落实的情况是最清楚的,想要更好地了解最真实的教学情况,我们需要多倾听来自教师群体的声音。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核心人物,其不仅仅是要给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教授,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还承担着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老师还要引导学生们将各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正确的思考方式等等工作,对于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影响深远。教师在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也使得学校教育工作注定会对教师群体给予密切的关注,学校希望能够通过监督的形式去使得教师们对教育工作更走心,但这样的方式和方法有时候会让教师群体产生一种时刻被监督、被管控的感受,这也导致目前许多老师对学校的管理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意配合工作。笔者建议,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适当减少监督和检查的部分,适当增加一些激励的内容,对表现优秀的教师或教育行为给予一定的激励和表扬,减少教师们的抗拒心理;同时,学校要将老师置于平等地位,加强与处在教育工最前端的教师群体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和意见,根据他们的意见去做一些教学工作的改革,这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有利。

(四)学校要善于利用信息化工具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

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它将互联网资源与教学有效地链接起来,既能满足学生们对新鲜事物和互联网的渴望,又能满足老师的教学需求,是值得推崇的教学工具。伴随着互联网及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各大行业之中,其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与高效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能不能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呢?答案是肯定的。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琐碎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也能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减少人工错误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老师们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学生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反馈,教学过程变得简洁高效,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们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为其进入职场奠定基本的信息素养。同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对保护学生、老师的隐私,防止资料泄密有重要意义。通过以网络为支撑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最终会实现网络化、信息化、高效化,更好地服务学校和教师。

三、结语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们的影响十分深远,新时期如何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思考和创新,是学校和老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工作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