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败家儿子疯狂透支信用卡

2018-11-14陈露编辑南溪

科学生活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罗情绪儿子

文/陈露 编辑/南溪

第一次见到小罗的时候,他一头天然鬈发,皮肤白净,浓眉大眼,只是他说话时会不自觉地用力眨动一下眼睛,不由让人心生感叹,可惜了一张英俊的脸庞。他坐在那里,大多数时间低着脑袋,看着地板,偶尔抬起头答几句话。六十多岁的老父亲和老母亲的目光则一直追随着儿子。

1

33岁的小罗罹患抑郁,吃了三四年的抗抑郁药,情绪一直很低迷,在家里有三四个月没有和父母讲话了。咨询期间,话也很少,很长时间才会有几句话吐出来。他说,小时候,家里有很多人冲进来,妈妈单枪匹马地和对方吵架。原来在小罗住的石库门房里,邻居家占了过道,母亲就和邻居起了冲突,最后大打出手,结果势单力薄,被对方叫来的人堵在屋子里。小罗的爷爷奶奶长期生病,卧床在家。父亲白天上班,晚上进修,小罗的母亲撑起了这个家。孩子有天然的感受大人情绪的能力,小罗从小承受着妈妈的焦虑、愤怒和无助。他在恐惧中体验着外来的、暴风骤雨般的压力,没有人安慰他,因为大人自顾不暇。而记忆里爸爸总是不在,他好像从来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即使家里发生了大的变故,没有丈夫的情感支持,妻子也是孤单、抑郁的,丧偶式地操持着家里家外,情绪也变得起伏不定。

更多时间是小罗陪着哭泣的妈妈,去安慰她,去帮助她收拾残局。尽管如此,妈妈还是会狠狠地骂他。因为他的成绩总是不太好,不如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小罗也很内疚,也真心想把学习搞好,可是,每每到课堂上就会分神。用他的话说,“我今天怎样才能让我妈高兴一点呢?”于是,功课明明没做,他就说做完了。可是,妈妈一翻开本子,就是没做,接着就是一顿揍。“你还不学好,你还吹牛。你爸整天捧个书本,你怎么就不知道读书!”妈妈边说边哭,小罗也跟着哭。可是生活不是戏剧,不是因为妈妈这么批评小罗,小罗就能脱胎换骨的。

研究表明,个体早年与父母相处的经历和他日后人际交往及学业发展的能力之间有着强烈的因果关系,并且这种能力的不足,常常会导致他们自己的人际问题、学业问题,还有抑郁、焦虑和人格障碍。母亲的养育方式如果能随时满足婴幼儿身心与情感需要,这些孩子长大后通常具有安全感,自我依赖,值得信赖,具有合作精神,乐于助人。而有1/3或更多的孩子,可能他的父母本身是焦虑和缺乏安全感的,是过分独立或者不成熟的,或由于各种原因在身心两方面疏远婴幼儿,那么孩子长大以后对他人报有负面态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也觉得别人不可以信赖,往往因为害怕受到伤害而逃避与人亲近,压抑爱的需要,孤独、内向,缺乏人际交往与爱的能力。

小罗的母亲是勤劳的、烦躁的,当被同伴抢了玩具的小罗向母亲寻求帮助的时候,母亲则被家庭琐事忙得焦头烂额,无暇分身,看着小罗的眼泪只会让她更加心烦意乱,“有什么好哭的,没用的东西”。这种指责不会让小罗变得更勇敢,只会让他更粘着妈妈。孩子天生有依恋和探索的需求。当母亲在场,有足够的安全保证的时候,孩子会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学习与人相处。当感到疲倦或害怕,他会折返求取安慰。但是小罗妈妈在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却用语言粗暴地推开了他。失去安全支撑的孩子,一开始,他会继续粘着妈妈,继续一遍一遍地寻求安慰,哭泣、呼叫、跟随。但是随着妈妈一次又一次推开他,他就渐渐学会抑制依恋行为,他不再哭闹,也许心门已经关上。成年后,他们不信任亲密关系,有问题也不太会求助他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被拒绝的痛苦。小罗至今从来没有想过要交女朋友,也许和潜意识里害怕被拒绝有关。

2

在小罗的记忆里,童年是被忽视的,妈妈从来不会真正关心他在想什么,当需要妈妈在的时候,妈妈总是人在心不在。但是对于母亲来说,她是全心全意地爱着孩子。她说,从小她兄弟姐妹三个,她是老二,她的父母也从来不照顾她。因为童年没有被很好地养育和照顾,她强迫性地想要照顾她的孩子,即使对方并不领情。孩子已经33岁了,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把药和水端到房间,对他说记得吃药。而小伙子反抗说:“妈,求你了,不要进来了,我会吃的。”母亲说:“好的。下次你自己吃了,我就不送进来了。”但是,下一次,母亲总会比小罗快一拍地把药送进来。即便是外衣、内裤,妈妈也总是洗好,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到小罗的柜子里。不管小罗在房间里工作,还是在睡觉,妈妈总是毫无顾忌地推开他的房门,旁若无人地放东西,整理屋子。10多岁的时候,小罗和妈妈吼过、吵过,到了33岁了,儿子彻底放弃抵抗。因为母亲歇斯底里的爆发,甚至嚎啕大哭,都会让他甘拜下风,甚至觉得自己是个“罪恶之人”,吃着母亲的,住着母亲的,一点都帮不到老人,还害得老人抹眼泪。很多次,小罗觉得活得一点意义都没有。

母亲会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复制品,她们试图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剔除那些努力想从自己身上剔除的东西。在这一过程中,她们可能会采取她们父母曾经对待她们的方式——可能是指责或暴力,也可能是引发内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以自己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他人的倾向。当童年,小罗哭着跑回家的时候,激起了小罗母亲童年时代哭着跑回家的没有处理好的情绪,怯弱、无助、委屈,当她的母亲骂她没用的时候,她也同样对她的儿子说出了“没用”的字眼。

每位父母都可能产生情绪,而问题是孩子的父母没有能力去接纳和调节这些情绪。他们容易被莫名的力量所驱使,使得自己无法成为富有爱意和耐心的父母。他们的困难在于: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用时,会无意识地使用童年早期使用的原始的方法去应对矛盾情绪的再现。

3

小罗一家走进咨询室,是因为母亲觉得这次真的没辙了。小罗用信用卡透支了几十万,月光族的小罗根本还不起这笔巨款,母亲帮着一起还,差点要把母亲养老的钱赔进去了。

对于不理智的消费,小罗说:“我是不知不觉地欠下这么多钱的。我一直没什么兴趣爱好,活得挺无聊的。从小我想学骑车、踢足球,母亲说我会磕伤、碰伤,都不让我去。我只有在家里乖乖看书,可惜书也看不进去。现在我是软件工程师,晚上会干活干得晚一些,我妈总是一遍一遍地催我睡觉,然后早上又一遍一遍地催我起来,一句话会唠叨八遍、十遍的,搞得我心里很烦。有段时间,我真的不想回家。我同龄的朋友,他们的母亲都不这样。所以,很郁闷的时候,我就打游戏,然后买装备,还有买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钱就没有了。”

父母一直不能理解,也想不通,自己一生节俭,儿子却是如此不懂事,疯狂购物。咨询师好像一直都在责怪父母。这让他们不能理解。

也许,不是儿子变坏了,而是“病”了,或者说是,心情压抑太久了,活得没有现实感和存在感。幼年除了学习,成年除了工作和打游戏,没有其他的宣泄途径,疯狂买东西成为情绪宣泄的一个不合适的渠道。

妈妈一方面埋怨儿子懒惰、不懂事,一方面又替儿子做了本应该他自己做的事情。妈妈对儿子的过度保护,削弱了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以及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许儿子从小到大都没有替自己做过决定,可能只有刷卡购物,是他有生以来自己决策做的最疯狂的一件事,而且疯狂购物,确实在短时间内会让人大脑里产生愉悦和快感。所以,这种“离经叛道”的偏差行为,我们可以更多理解为他无意识地来对抗母亲过度保护,或缓解自己的抑郁情绪,只是用了一个很不理智的方法,来反抗妈妈对他生活的干预和侵入。但是,人的复杂性就在于,他疯狂购物获得片刻的快感之后,更多的是内心的自责和对母亲的愧疚。当感觉抑郁不爽的时候,他又需要付诸行动来缓解抑郁,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当面临问题时,去追究家里人谁对谁错,或互相责怪,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只能让大家更受困在问题中。

好在当遭遇家庭重大危机时,小罗妈妈又一次展现了她当年力挽狂澜的决心。当她知道儿子的疯狂刷卡行为与她忽略和过度保护有关时,她说:“我会放手,我会改变。我从晚上不催他睡觉开始做起,我也允许他天天阴着一张脸,他可以不高兴。不高兴也是他的权利,我没必要太在乎。我不能让我儿子的情绪影响我的心情。”

事情往往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保护了30年了,想要改变自己的习惯是不容易的。但是只要有这种觉悟,就是一个好的开始,这样才能为儿子松绑;儿子也能够突破困境,重新站起来。

对于妈妈的改变,小罗也很意外。他曾经一直怀疑,妈妈是很固执的,不会改变的。小罗的爸爸也说很难得。但当小罗妈妈展现出来力量和勇气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都亮了。小罗爸爸第一次握住老婆的手说:“孩子大了,我们不用太操心了。我们去旅游,我们要有自己的生活。”

生命的存在有多种可能性,大多数的事情可以商量,尤其是当母亲知道怎样做才是真正为孩子好时。养育年幼的孩子,需要父母遮风挡雨,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要学会让孩子试错,把成长锻炼的权利还给孩子,孩子才能经历风雨走向成熟。虽然父母醒悟得有点晚,但是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总会有不一样的未来。

家庭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家庭里一个成员的改变,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改变。当这么强势、固执的妈妈都有了变化和改变时,作为年轻人的小罗体验到了改变的力量。四次咨询以后,他的笑容多了,也愿意与父母讲话了。

钱的压力,都是外在的压力,当心与心再一次靠近,彼此信任、彼此合作、彼此支撑,便不再孤单,即使外在的压力还在,但是大家都变得有力量应对了,那么还款的压力就不再那么大了。小罗有生以来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是爱他的。这一次,他闯了祸,父母真的在身边。这次危机,让小罗和父母有了重新和解的机会。

每个家庭都会碰到危机,每个人都要学会面对,每个人都要学会去看到家庭问题背后的心理真相,尽力去化解,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走出关系的困境,拥抱希望。

猜你喜欢

小罗情绪儿子
下一站,爱情
打儿子
90分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参考网上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