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点评
2018-11-14450002河南
450002 河南 许 妍
我,一个爱唱歌的女孩儿。姓杨,名清歌。开封古城东北30里有一个号称“赛江南”的鱼米之乡——杜良,便是13年前我出生的地方。爸爸妈妈都是教师,我在书香里长大,在歌声里成人,有大小姐的名分,却没有大小姐的臭脾气。想了解我、和我做朋友吗?请往下看。
爸爸为减轻妈妈的产前痛苦,在产房外轻轻哼着一曲清歌《宝贝》。随着一声响亮而清脆的啼哭,我降生了,于是,爸爸妈妈赐我乳名——清歌。寓意,没有琴弦伴奏的歌,质朴、清丽,没有半点儿瑕疵和杂音。
说来也怪,我从小就喜欢听歌、唱歌,特别喜欢不用伴奏的清唱。
妈妈说,小时候,我最爱听她小声哼唱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儿声啊……”在妈妈甜美的歌声里,我会闭上细细的丹凤眼幸福地进入梦乡。
个人概况简介
开篇亮相,语言质朴、平易、可亲。
“清歌”得名由来
爸爸妈妈美好的愿望奠定了“我”的基本气质:质朴、清丽。
总领下文:“我”喜欢听歌,唱歌。
从小爱听妈妈甜美的歌声。家庭的熏陶应该是“我”从小喜欢听歌、唱歌的重要原因。
侧面描写,可见“我”唱得真好,唱到了爷爷奶奶们的心里。
细节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我”受欢迎的程度。尤其是“颤颤巍巍”“亲了亲”用得好,朴实无华,很有温度,写出了老人们是真正喜欢“我”,喜欢“我”的歌,“我”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很美。
在幼儿园,我是儿歌合唱团的领唱。九九重阳节,我们去敬老院慰问那里的爷爷奶奶们,一首《外婆的澎湖湾》唱完,爷爷奶奶们直拍手叫好。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走上台亲了亲我说,她的外甥女也有我这么大,跟我长得一样好看,丹凤眼,高鼻梁。
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因病耽误了一个月的课程。回到学校后,学习很吃力,期中考试成绩排在了最后,我难过地哭了。爸爸说,别怕,姑娘!爸爸用清唱的方式教会了我两首歌: 一首《水手》,一首《爱拼才会赢》。“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至少我们还有梦……”“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我上学路上唱,放学路上唱,学习累了,也要清歌一曲。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在班里又名列前茅。
七年级,我是班里的文艺委员,预备铃响后,班里有时候不免乱哄哄的,我一首清歌会让大家很快安静下来。学校举行校园歌手大赛,我不用伴奏,清歌一曲,获得了一等奖。
清歌一曲解千愁,清歌一曲我开心。爸爸妈妈给我起的名字太适合我了!我爱歌唱,更爱我的乳名——清歌!
歌声充斥在“我”的生活、学习中
用抒情收束全文,自然,熨帖。
“我”难过的时候,爸爸用教唱歌的方式安慰“我”,鼓舞“我”,“我”的生活里充满了歌声;家里唱,路上也唱;轻松时唱,疲惫了也唱;伤心时唱歌能让“我”开心起来,开心时唱歌就更开心……有了歌声的抚慰与鼓励,“我”奋起直追,成绩在班里又名列前茅。
上课前,用歌声让大家安静下来,维护良好的上课秩序,很管用——“我”歌声的魔力可见一斑,同学们应该也会受到“我”美妙歌声的濡染,渐渐变得美好、优雅。这种方式真的比许多班干部通过大吼大叫来维持班级秩序高级优雅得多。
清歌还为“我”赢得了荣誉!“我”怎么能不爱它?!
总评
本文是一篇写人的小文章,不长,但清丽可喜。
本文写人用了一个技巧,“清歌”是一条链子,把一颗颗零散的珠子穿起来,穿成一串看似简单实则品位很高级的珠串:“我”名清歌,“我”爱清歌,“我”的成长伴着清歌,“我”在清歌的陪伴下健康成长,清歌让“我”的学习和生活那么美好而有生气,“我”的气质是清歌带来的:清丽、质朴。
这条线索极其单纯,作者把这单纯发挥到了极致,全文内容很纯粹,就是“清歌”,再无其他杂音。一切都由清歌而起,一切都在清歌中进行,一切都具有清歌的品质:清丽、质朴。
文笔极其流畅,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本文有点小传的意思,开篇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家乡、家世。入题很自然,作者名叫“清歌”。接下来写“清歌”一名的由来,爸爸妈妈爱清歌,熏陶了“我”爱听歌、爱清歌的爱好,铸就了“我”清丽的气质。“我”在生活中清歌、学习中清歌。清歌昂扬了沮丧的“我”的士气,让“我”的学习成绩扶摇直上,让“我”获得荣誉;清歌滋养了“我”超高的人气,老奶奶颤颤巍巍地跑上台来亲“我”,夸“我”好看,课前乱哄哄的教室在“我”的清歌中安静下来……
读着文章,仿佛看到一个本性质朴、气质清丽、性格开朗、阳光向上、热爱生活的女孩儿对我们微微而笑,为我们清歌一曲……听来真是舒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