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政治素养思想

■/

21世纪以来,新媒体得到了极其明显的发展。它的快速成长,使大家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有了重大的变化。新媒体融入到社会中的各个方面,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的手段。新媒体的发展既带来了向前迈进的时机,也使各种问题出现。

一、新媒体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一)新媒体的含义

我国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熊澄宇教授认为,“所谓新媒体就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基础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它包括了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等形式,并且随着时间的演变,新媒体的具体所指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1]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2]

二、高校运用新媒体出现的问题

新媒体引起了各方面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有利的因素。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利的影响。

(一)对教育内容的挑战

“语言总是浸润着意识形态的。它浸润着政治体制、价值体系和宗教文化的成分,如水化盐,不可不多加体察。”[3]在现代社会,社会上存在一些居心叵测、素质低下的人。时常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在网络上散布虚假的、消极的、不利于团结讯息。对高校的思想政治而言,这些不健康的信息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消极作用。特别是现代的大学生。如果被那些消极的信息所误导,就会对社会、对集体、对国家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而,加紧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判断,就表现得非常重要。

(二)对教育环境的挑战

在这新媒体背景下,教育者要在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讯息里寻找出对课堂有利的、学生能接受的、有趣的资料,显得十分困难。大家都倾向于从网络上获取最新消息。正如梅罗维茨所说的,“当一种新的因素被导入一种旧的环境时,我们所得到的并非该旧情境加该新因素,而是一种新的环境。当然,新的程度取决于新因素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旧系统”。[4]这些都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造成许多的挑战。

三、高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习近平主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怎样优化资源、创新发展方式、提出具体对策是需要着重钻研的课题。

(一)建立运用新媒体的教育平台

1、建立并管理好以微博为主的平台

首先,高校应该建立校园官方微博,并对其加强宣传,加强管理。在当今社会,高校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引领者。高校应意识到微博的重要性,积极掌握它的各种情况。同时还要有意识的通过微博掌握关于学生的各种事情,比如学生对“新时代”的看法等等。

其次,师生应该利用微博加强沟通,使微博更好的成为师生交流的桥梁,体现出它的价值。老师可以在微博中发布与课堂有关的有趣的课外知识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2、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互动微信

首先,可以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号。为校园构建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这个专门的微信号可以是一个公众号,也可以是一个链接。它的内容一定要与同学们相互联系,丰富多彩。它的形式也应该是多变的。只有充满趣味,才能更好的吸引大学生们关注这个专门的微信号,更好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其次,校园微信的建设要更加地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服务,使学生的在校生活更加方便。如教务处公布教室使用情况等;图书馆公布学术交流厅的讲座信息,公布捐书活动等。

3、运用新媒体技术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里,可能会出现学校重视、家庭放松的局面。为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应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制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达到真正的实在的教育合力。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创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增进学校与家庭的交流。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成绩、获奖情况、教师评价等,也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另外,还可以向老师反映孩子回家后完成家庭作用的情况。

再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帮助、社会的协助,要发展社会教育。教师要完整施展社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努力获得各种力量的支持,让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提高师生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素养

1、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首先,应该招聘专门从事媒介素养

教育的老师,并且组织开设与之有关的课程。通过专业的老师与专门的课程,使大学生在面对各类信息和事件的时候,能够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观点、方法。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还需要提高大学生对于加强媒介素养的自我认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媒介素养的规律,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意识到加强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增强运用媒介的能力。

2、提高高校教师的新媒体素养

首先,应该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具有优秀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是当今世界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应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教师的能力。

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使用网络语言的本领。网络语言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用语,它在一个特殊的较为封闭的圈内流传着,满足了网民的“交往的需要”,并已经成为网民在“网上彼此交流的最基本、最常用的符号了,成了他们表现其个性的一种标志”。

在当今世界背景下,讯息的传播更多的是经过网络进行。要想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学会网络语言,还要善于使用网络语言。

3、规范管理使用新媒体的行为

首先,可以运用科学计算机手段。在高校中,要加强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过程的监控,以防止不健康信息的传播。还要运用网络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等,对不健康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拦截。

其次,还能够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学校应对运用网络的人员进行身份证登记,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利用国家的法律。对于不正确使用新媒体的人员,准确的对其进行处罚。

第三,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利用专职人员加强对校园中不健康的信息进行清除,并对传播不健康信息的人进行一定的处罚。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些问题。面对出现的问题,应建立运用新媒体的教育平台、提高师生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素养。只要我们努力发现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并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就会愈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06):67.

[2]倪洪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01):107.

[3]潘家云.软新闻的语言变异探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06):59.

[4]Meyrowita Joshua,No Sense of Place: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f Social Behavior,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19.

猜你喜欢

政治素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思想与“剑”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