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11-14■/
■ /
自“大学”这一机构诞生以来,人才培养就一直是其建设与发展的起因。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更是成为其不断向更好、更强发展的永恒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人才培养,这是“大学”应尽的义务,更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责任,人们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为人才培养活动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与参照,而且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升级、革新。2016年,顺应时代发展以及社会需求,“新工科”这一概念被提出,关于“新工科”的研讨思潮迅速发展、壮大,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为工业4.0发展背景下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作为高校行列里的“翩翩少年”,独立学院没有理由不去接受新思潮的洗礼,为更加迅速健康的成长,汲取充足的养分。
一、“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被我国教育界逐步提出、发展、完善。董泽芳先生曾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提出六问:应该从什么样的视角看待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外延该如何界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制度以及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期望有何关系?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包含哪些要素,又受到哪些要素的影响?当下使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什么问题,其成因又是什么?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该如何着手?[1]这些问题敲打着我们脑海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学习、创新、改革之钟。另外,龚怡祖教授、刘英教授等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发展也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经过教育前辈们的不懈努力,到如今,形成了较为受到教育同仁们认同的定义:“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高等学校为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而确定的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和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样式。”拆分来看,人才培养模式所蕴含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教育指导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定型化范型和样式。[2]而“新工科”犹如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沃土”上开出的新的花朵。钟登华院士总结提出“新工科”内涵:“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3]依此,我们归纳“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指导理念,以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通过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等手段,实现培养体系、培养过程以及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形成“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范式。
二、独立学院现有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问题及原因
独立学院,专指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申请者(以下简称申请者),应为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要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负责,并保证办学质量。申请者要充分发挥校本部的智力、人才资源优势,切实加强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独立学院教学水平的监测、评估体系。”可以看出,从一开始独立学院是在母体院校的“襁褓”中长大的,并没有独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自尝试举办至今已有十余载,独立学院已长成“翩翩少年”,独立性越来越强,对切合自身发展的,独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愈加深入。但因其“年少”,尽管“活力十足”,却难免“懵懂无知”。“无知”引发问题,而问题威胁生存。[4]
(一)教育理念难以落地
科学的教育指导理念是办好一所学校、建设一门学科,甚至上好一门课程的必要前提。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不愁找不到先进、科学的教育指导理念素材,经过十余年的摸索,独立学院的领导者们也一直在不懈的摸索着自己的教育指导理念,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合理的教育指导理念却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所当然的走进所有教职员工的心里。究其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宣传解读不够到位。宣传解读方式以开会、文件下发为主,流于形式,没有跟实际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让教职工觉得不管有没有这样的指导理念,所有的工作都是一样的展开。第二,师资结构不合理。独立学院师资力量主要包含自由教师和外聘教师两种。外聘教师一般由母体学校优秀的老教师和外校退休高职称教师组成,经验、能力都具备,但在教育指导理念的贯彻上缺乏动力,有力无心。[5]自有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初出茅庐,经验不足,能力有待提高,在对教育指导理念的学习与贯彻方面,有心无力。
(二)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以及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依据。独立学院举办初期,培养模式主要参照母体学校,培养目标也大都流于拿来主义,经过后期的摸索修整,仍难逃桎梏。通过前期调研发现,部分独立学院工科相关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描述笼统、模糊,缺乏针对性、方向性。成因主要为: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了解不够透彻,对自身所处教育环境、地位认知不够清楚,难以把握人才培养方向,无从明确培养目标。
(三)培养体系不够灵活
人才培养体系是指结合相关教育政策法规,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目标而确立的教学环节和课程体系等。其中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指各类课程的有序组合。通过调研发现,部分独立学院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学环节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主要为了满足国家政策要求而设置学分,调整理实比例结构;课程体系虽然大多采用了模块化、集群化等机构,但具体执行不到位,有名无实,课程开设只不过是由原来的集中单一,变成了分散单一。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对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核心理念认识不到位,培养体系设置成了死板的、有标准答案的验收、评估任务;其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培养过程太过单一
人才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行动。包含了由教育学习时间衡量的时间过程;由教育学习地点变化定义的空间过程以及由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方式组成的教学实施过程。针对部分独立学院工科人才培养过程调研发现:在时间过程方面,学制设置较为死板,虽然文件中明确标注了弹性学制,但只发现了由于学分不足、身体原因、征兵入伍等因素造成的延期毕业或休学、退学等现象,由于学生学习能力、诉求造成的提前或延期毕业的案例没有发现。在空间过程方面,以传统教室为主;实验室数量建设不足,难以保证所有学生的独立学习与训练;实习实训基地大多流于形式,只能用于走马观花。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学手段较为陈旧、单一,虽然部分独立学院在追求先进教学方法的推广与实践,但处在试验点的阶段,难以带动整个教学面。造成培养过程单一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思想上谨小慎微,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维方式,小心翼翼的按照已有规律办事,难以突破创新;二,资金来源单一,发展基金筹措困难;三,教师发展动力不足,能力有限。
(五)培养机制不够规范
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流程的管理。具体包含了管理机构设置与运行、教学质量监督、学习质量评价、学生奖惩管理等。调研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普遍存在着管理机构配置不合理、管理文件不够完善、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管理手段单一等现象,处于经验管理阶段。这主要是由于独立学院在逐步独立过程中,涉及到了校区的独立于合并,投资方的协调甚至更换,使得院管理人员结构较为复杂,思想不够统一,而且管理欠缺专业性,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三、独立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注定离不开创新型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实现从理念到规划再到行动的全方位创新。改革与创新正是解决自身发展困境的“救命”良药。
(一)倡导全民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
所有教职员工充分学习十九大精神,深入体会创新理念,掌握“新工科”建设内涵,更新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着眼于主动塑造未来、应对变化。展开深入教学一线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讨论,让原本高高在上的指导思想落到地上来,生根、发芽,在每位老师心中开出花朵。
(二)认清自我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进行自我梳理与反思,明确自身“长短”,以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最终目标,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身条件,结合政策、生源、社会需求等因素,对培养对象的素质、能力做出精细化、清晰化的规定,并且要与教学实施过程对应起来,严格考核、实时监督。
(三)充分学习教育政策,盘活培养体系
符合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规定是培养体系制定与执行的前提,但并不是制约其应用及发展的桎梏。与其费劲心思去把自己塞进培养体系要求的框框里,不如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致力于培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的改善,将培养体系容纳进我们的创新发展空间,在满足法规要求的基础上,打破学科壁垒、专业藩篱,注重交叉融合、改革创新,使其由原来的教育“负担”,变成现在的创新发展工具。
(四)协调共享多方资源,深化培养过程改革
牢记创新理念,充分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充分消弭独立学院与政府、企业的隔阂,着力存成协同培养模式,为培养过程的改革创新提供政策、资源保障。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尤其注重青年教师能力培养以及粘性文化建设,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不断继承、创新,实现良性循环。
(五)与时俱进,力求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人才培养机制关乎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进程。需要我们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将新工科理念融入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进而向文化型管理迈进。注重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关心管理人员发展诉求,做到思想与行动协调、统一。
新时代、新理念、新目标、新征程,独立学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完善,需要我们不断地注入创新动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起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创新永远不过时,改革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3]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4]夏元燕.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美国等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135~137.
[5]陈少玲.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探析—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