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题化、专业化”升级通辽市清河镇党性教育基地的建议
2018-11-14■/
■ /
中共通辽市委党校
一、关于“专题化、专业化”升级通辽市党校清河镇党性教育基地的建议
(一)专题化的升级建议
(1)深挖地方教育资源,打造独有教育品牌。深入挖掘清河镇包括人物、历史、文化等方面在内的红色教育资源,形成基地主体教育内容,整个基地要突出地方党性教育资源特色,范围小但力求深入、经典、切实、感人,最终打造成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方专题型党性教育品牌。
(2)整合优势教育资源,构建特色教学模块。在地方专题型党性教育品牌打造理念下,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形成以通辽市党校相关专业教师为主体、清河镇居民参与为特色、社会外聘人员为辅助的师资队伍,形成以弘扬教育品牌精神为主题,以党性教育为核心,重点开展党性修养、理想信念、公仆意识、群众路线等方面的培训,构建体现品牌内涵的现场教学、情景互动教学、拓展训练教学、音像教学、实践体验等特色教学模块,详见本文第二部分。
(3)发挥联动培训优势,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在教育品牌、教学模块的打造、构建并形成周期性更新前提下,组合教学模块推出一天至一周左右的培训班次,依托党校系统的联动培训优势,外联市内、外培训班次,在餐饮、住宿、实践等方面联合村民共营共管,以期为助力乡村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专业化的升级建议
第一,突出党性教育特色。在基地的升级建设规划中,充分挖掘党性教育资源,切实发挥党性教育作用。第二,教育内容与时俱进。紧跟党中央方针、政策,紧抓地方代表性实事,在专题化内容基础上,及时更新“时事教育”内容。第三,做好基地史整理工作。基地建造史是地方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现在就做好搜集整理的工作。第四,升级硬件设施改善参观模式。目前陈列室内空间狭小,影响参观、培训效果,对于分流部分学员、改善参观模式方面的建议有三个,一是之前由基地方面提出的筹建的户外长廊,如果增设长廊,其内容建议以地方史志、基地管志为主要内容;二是建议建设部分拓展训练专用的设施设备;三是建议增加互动参观、培训环节,即当参观人数较多时,对学员进行分流,将入馆参观和室外互动培训交替进行,室外互动培训可以增设共唱红歌、乡间艺术、劳动实践、村民座谈等环节。第五,基地工作人员培训。对基地工作人员的党性、岗位技能等进行周期性的培训。第六,机构设置。为保障基地教育的规模化、长期化、专业化,建议实行基地共建方案,基地设置领导一正三副,下设办公室、教务部、后勤部、基地维护中心四个机构。
二、构建党性教育基地特色教学模块的建议
重点围绕“精神、事迹、家园、感悟”四个篇章组织教学,构建“品牌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两个特色教学模块,进而通过“专题讲授+场馆参观+拓展训练+实践锻炼+互动交流+延伸教学”设置一至五天班次的组合模式。
(一)“品牌精神教育”特色教学模块的课程
品牌人物事迹报告、品牌人物精神解读、地方史志报告、如何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相关政策解析、主题拓展训练、参观主题场馆、 重走英雄奋斗之路、乡村体验劳动、村民座谈、观看专题影片等。
(二)“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教学模块的课程
通辽市人民公园纪念碑、通辽市博物馆、通辽市吕明仁纪念馆、红色之旅、任明德工作室、开鲁麦新纪念馆、文化遗产传承参观等。
三、党性教育基地机构设置
建议基地设置领导一正三副,下设办公室、教务部、后勤部、基地维护中心四个部门。
(一)领导配备
基地主任:由通辽市党校副校兼任,负责全面工作。基地副主任:由通辽市党校教师兼任,负责办公室、教务部工作;由基地原有负责人担任,负责后勤部、基地维护中心工作;由清河镇党委书记兼任,负责地方协调工作。
(二)各部门职责
(1)办公室。设置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主任由通辽市党校教师兼任,一名副主任为基地原有常驻人员,另一名副主任为党校教师。办公室主任抓部门全面工作。党校教师副主任负责与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培训机构、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的协调联络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驻基地副主任负责处理基地日常事务,承担学校工作人员管理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教务部。设置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主任由通辽市党校教师兼任,一名副主任为基地原有常驻人员,另一名副主任为通辽市党校教师。办公室主任抓部门全面工作。党校教师副主任负责制定培训、教学规划,承担学员档案管理、教学活动监督检查等工作,承办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驻基地副主任承担教学工作的综合管理。
(3)后勤部。设置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均由基地原有人员担任。负责学校的后勤组织和保障。
(4)基地维护中心。设置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负责基地陈列室相关物品及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