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区“邻里自理”模式探究
2018-11-14■/
■ /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社会急剧转型,社会问题多发,政府职能剧增,传统化管理无法适应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社会生活。南通市崇川人口密集且结构复杂,同时其老城区基础设施、环境配套正处在改造提升期,利益调整引发各类矛盾集聚交织,加强社会治理责任重大。
在探寻社会治理新模式的过程中,崇川区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要破除基层社会治理难题,关键不在于“管”而在于“理”;在于变单向管理为双向互动的协同治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因而,崇川区政府结合当地优势、特色,启动实施“社区邻里建设”,积极探索“邻里自理”模式,力求从社会治理的格局、方法、模式、途径和主体上实现综合转变,以实践顺应变革的步伐,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深化。
二、构建“邻里自理”治理模式
2013年7月,南通崇川区开始启动实施“社区邻里建设”,以求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深化。2015年2月召开的崇川区深化社区邻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动员大会上更是明确了今后工作重点,继续推进邻里街坊建设,建设标准化邻里基层治理体系。
(一)“邻里”的空间创设
邻里作为基础治理单元,在空间设置上,按照“地域相近、楼栋相连、资源相通”原则,在社区居委会以下进行组建。同时“邻里自理”模式充分考虑城乡社区差异:涉农社区村组结构基本完整的,按原村民小组建制、150户左右设置邻里;城市社区以3-10个楼幢、300户左右设置邻里。
(二)组织架构——“一心一会三组九大员”体系
崇川区以“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服务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构建出邻里“一心一会三组九大员”体系。“一心”为邻里党支部,负责邻里统筹工作。“一会”为邻里和谐促进会,每个邻里成立由理事长和理事组成的邻里和谐促进会。“三组九大员”是以居民、社会组织、辖区单位为主体的共同参与的服务力量,包括共管服务组、专业服务组、志愿服务组等,配齐信息、保洁、保安、调解、巡防、宣传、评议、秩序、帮扶等九类服务人员。这体现了“邻里自理”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内涵,让群众行动起来,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真正的主人。
三、“邻里自理”模式在基层的落实
社区邻里涵盖三大职能。一是邻里服务,主要包括邻里代理服务和志愿服务。二是邻里自治,以邻里评议会、议事会和居民代表会为主,推动“邻里自理”向“邻里自觉”提升。三是邻里信息,涉及邻里民情、公共安全等方面的信息收集与提供。下面将以南通崇川区虹桥社区为例,对“邻里”职能进行阐述。
(一)服务职能的落实
虹桥社区属于崇川老小区,体弱多病的高龄老人的理发问题一直是难题。在理事长的牵头下,积极招募志愿者,最终成立 “壹圆美发室”,为辖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理发服务。此外,理事长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确保社区居民享受各种服务保障的权利。同时,邻里支部的党员、理事组建治安联防义务巡逻队进行日常巡逻和执勤,为居民提供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二)自治职能的落实
社区邻里不仅实现服务的精准覆盖,而且真正落实自治职能。邻里和谐促进会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评议会,征求居民意见。评议主题涵盖邻里方方面面,大到邻里项目运行实效,小到停车位垃圾改造实效,真正做到邻里之间的事情群众自己说了算。
(三)信息职能的落实
在邻里信息职能方面,虹桥街道社区开设“惠民虹桥”公众号和《邻情街韵》的电子资讯,促进社区决策的理解,实现民代、社干和居民的良好互动。民代收集邻里民情,通过社干上传邻里信息,居民可问责、督促邻里社干。
四、结语
(一)“邻里自理”模式特色
(1)治理空间缩小。一般情况下,基层社会治理是以社区或者农村为主,在城市,更是以若干个居民小区为治理范围。南通市崇川区打破常规,划分更小治理单元,在社区居委会以下组建“邻里”,缩小治理范围。
(2)治理主体多元。在以往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及其居委会或村委会是主导角色。邻里自理”模式则具有自下而上、多向互动的特点,积极鼓励、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与管理,实现治理主体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转变。
(3)党建引领作用突出。崇川区坚持把党组织建设在邻里上,通过构建“社区党委——邻里党支部——楼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以基层党建水平的提升促进“邻里自理”水平的提高。
(二)思考
在南通市崇川区“邻里自理”的实践中,社区和邻里并未与政府脱离联系,而是各司其职,工作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衔接的当,成效明显。因而,处理社区基层事务不能仅由政府进行,基层自治中需要坚持多元主体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