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敦煌曲子词中女性形象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思妇少妇妓女

■ /

从敦煌曲子词被发现至今,学术界对其的称呼是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四种,即以周泳先为代表的称“词”者;以王重民为代表的称“曲子词”者;以赵尊岳为代表的称“曲”或“曲子”者;以吴肃森为代表的称“歌辞”者。本文采用王重民先生所使用的称呼“敦煌曲子词”,并以他编著的《敦煌曲子词集》为蓝本,研究其中的女性形象。

一、愁绪满怀的征妇

唐朝疆域辽阔,威震世界,开创了大唐盛世。当然这功劳首先应归于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这些将士常年征战在外,独留妻子一人在家,由此便涌现出了大量描写征妇的诗词。如《凤云归》(征夫数载):

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息,累换星霜。月下愁听砧杵起,拟塞雁行。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想君薄行,更不思量。谁为传书与?表妾衷肠。倚牖无言垂血泪,闇祝三光。万般无奈处,一炉香尽,又更添香。

此词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深切思念丈夫的闺中少妇的形象。上片反复表达了少妇对征夫的思念,下片则由思转入怨。少妇埋怨丈夫太过薄情,一点儿也不思念家里。自己想要传递书信诉说满腹的衷肠,却无人传递,只能独自流泪。即便如此,少妇还是向上天祈祷丈夫早日平安归来。结尾句“一炉香尽,又更添香”,袅袅的香烟,来象征对丈夫的思念绵绵不绝。这种极妙的结局,更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少妇都在思念中苦苦煎熬,在泪水中怨恨憔悴。其中也有一些乐观积极的妻子鼓励丈夫保卫边陲。如《凤云归》(儿家本是);还有一类女性形象,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欲效木兰替父从军之举,与丈夫一同奔向战场。如《失调名》。

敦煌曲子词中的征妇词虽然都带一丝丝愁绪,但他们并不是一味的自怨自艾,愁绪满怀,在这些词的结尾总是表现了征妇的美好祝愿。

二、离恨难平的思妇

唐代的文人要想建功立业,参加科举是必不可少的一条道路,由于唐代进士登第艰难,很难中选,这就意味着丈夫常年在外追求功名,而妻子却在家整夜伴着孤灯入睡,其寂寞幽怨是不言而喻的。如《破阵子》(莲脸柳眉羞晕):

莲脸柳眉羞晕,青丝罢拢云。暖日和风花带媚,画阁雕梁燕语新。卷帘恨去人。

寂寞长垂珠泪,焚香祷尽灵神。应是潇湘红粉恋,不念当初罗帐恩。抛儿虚度春。

这首词对于思妇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位美丽的闺中少妇的闺怨,外界美好的景色,自己又正当年少,多想与丈夫携手同游,可是丈夫又在哪儿呢?词的下片将思妇的怨恨发辉得淋漓尽致。尽管极度悲伤,但也没忘向上天祷告,祈求丈夫早日平安归来,也希冀丈夫不要忘记自己。再如体现思妇贤惠忠贞的《拜新月》(荡子他州),词中思妇怀念的对象“荡子”,到处狂迷,不思进取,已离家多年,至今未归,尽管如此还是为他祈祷、祝福、坚守爱情的忠贞。

三、误入风尘的歌妓

在唐代,妓业达到了一个相当鼎盛的时期。作为地位最卑微的妓女,在她们的身上有着太多的被抛弃、被玩弄的不幸。如《抛球乐》(珠泪纷纷):

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子细思量着,淡薄知闻解好磨。

这首词描写了妓女心中无限悔恨之情。词中既刻画了妓女的外部形象:痛哭流泪,又刻画了妓女的内心状态,以及经过深思到悔悟,并最终痛定思痛,引以为教训的全过程,使读者深思。再如体现唐代歌妓自立自强精神的《柳青娘》(青丝髻绾脸边芳),描写了一位痴情的妓女,为她的情郎年复一年的等待未果后,靠着她高超的歌舞艺术才能活出自我。

四、春心萌动的少女

在敦煌曲子词中,除了描写征妇思妇的离愁别绪,舞女歌妓的情爱哀婉之外,还刻画了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如《菩萨蛮》:

霏霏点点回塘雨,双双只只鸳鸯语。灼灼野花香,依依金缕黄。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舞。皎皎绮罗光,轻轻云粉妆。

这首词是写江边女子两两对舞的情形。这首词最大的特点在于句句用叠字,这也是敦煌曲子词区别于唐宋文人词之所在。词的上片为我们展现了一副美丽的春日郊外游玩图。下片则写了一群美丽的少女在江边两两对舞的浪漫活泼。还有描写少女对爱情充满了期盼的词。如《菩萨蛮》(发愿),全首写少女的誓辞,连说六件决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自然现象充分的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这不禁让人想起《上邪》,同样语言直白轻快,抒情方式直率、热烈、大胆,充分表现出民间歌辞的拙朴、自然的本色。

五、结语

总之,敦煌曲子词上承隋唐燕乐之清韵,下启宋初词学之开端,在词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它所刻画的女性形象风格多样,既有其普遍性又有其独特性。它以质朴清新、刚健有力的语言,独特的艺术特色,多样的修辞手法,以及灵活多变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真实的女性群像图,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并对后世词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思妇少妇妓女
撞狗
寻短见的少妇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寻短见的少妇
苏轼和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对比
同一叙事模式下的不同意蕴
COME IN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
最著名妓女去世让德国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