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院校早操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2018-11-14杜康华成都体育学院
■杜康华/成都体育学院
早操也叫晨练,它是清晨起床后所进行的体育锻炼,长期坚持,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和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良好的的思想品德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还有助于锻炼学生顽强、刻苦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思想品质。据调查,在我国体育院校早操一直都是学校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对于无故不出操的同学将按照相应学时给予旷课处分及相应的惩罚措施。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早操制度纳为学校的必修课程,给予相应学分,给予辅导员或对应教师相应课酬,使早操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达到健身、作息以及良好意志品质形成的效果。
一、当前我国体育院校早操现状
(一)学生被动出操现象明显,主动性差
当前大部分体育院校的早操,趋于日常管理,大部分学生出操只是为了完成出勤率被动甚至被迫出操,并不是为了实现早操锻炼的实质性效果,使得早操的存在趋于形式化。
(二)早操管理归口单一,管理效果欠佳
据调查,早操管理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主要负责制,按照传统的早操方式安排跑步、班长带领进行早功训练等等,由于大部分辅导员、班主任存在专业与学生不对口的问题,无法科学的给予学生专业技术指导,学生对管理者在早操指导和管理上不服气产生一系列抵抗情绪,时间久了就会恶性循环,尤其是高年级抵抗情绪逐年增强,一定程度上影响学风建设。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武汉体育学院已经正在尝试专业教师早操负责制,实施效果较好。
(三)大数据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学生惰性增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迅猛发展,诸如抖音、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各类娱乐APP迅猛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离不开手机,睡前习惯性玩一下手机,一玩变控制不住时间,晚睡现象常有导致早上起不来,旷操现象变随之而来,这也是影响早操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我国体育院校早操学分制改革的思考
(一)早操制度学分制
将早操设置为必修实训课程的一部分,给予一定学分,以学期为单位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给予相应的学分,考核不合格者不给予学分。一方面,使学生对早操引起重视,同时提升学生出操质量;另一方面,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早操内容课时制
有学分对应的就是课程,早操出操效果差除了学生主动性差等个人原因外,更多的取决于早操组织者的要求、组织和管理。据调查,当前我国体育院校早操的组织者大多是由辅导员负责,而辅导员的角色更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数辅导员与所管辖学生专业是对口的。这样就会导致辅导员很难从专业上给予学生引导,就会造成早操组织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导致早操质量欠缺。若将早操设置为必修实训课程,每天出操时间为40分钟设为一个课时,以课程形式要求学生学习参与,既促进早操训练的专业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专业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针对性的早操训练,提升学生基本功水平从而促进专业课学习质量;另一方面给予教师课酬也可以提升教师对早操管理的积极性。
(三)早操课程设置及考核标准
早操作为体育院校的必修实训课程,建议以学期为单位、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及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对课程进行设置。
(四)早操改革的其他措施
1、早操方案竞标制
以学年为单位在各大体育院校内实施早操方案竞标大赛,设立丰厚的奖励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为早操实施提供更多有利、可行的方案,提升早操实施质量与效果,一定程度上促进术科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文科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时,以学年为单位进行早操方案竞标大赛,既可以发挥学生献计献策的创造性,又可以不断更新早操内容,促使早操内容多样化,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2、早操形式变化制
打破传统的本专业早操组织与管理的形式,可以跨专业进行早操制度实施,如文科系与术科系结对子,第一学期文科系带领术科系上早读,可学习英语也可学习其他相关理论知识;第二学期术科系带领文科系进行早操体质训练等。(也可以以周为单位,一三五术科带领文科进行体质训练、二四文科带领术科进行早读训练等)
三、结语
改革传统的早操出操模式,将早操确定为高校必修课程,给予相应学分,对于早操管理及实施人员给予对应课酬。一方面作为必修课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生的早操要求、改善早操只注重点名的形式化效果;另一方面给予教师计算课酬,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教师的早操安排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早操的科学化、高效化发展。早操学分制改革有助于体育院校从根源上改善学生拒绝出操的问题,从实质上改善早操形式化问题,从绩效上提高管理及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从形式上提升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