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诵读于美育的渗透
2018-11-14李志梅深圳技师学院人文学院
■李志梅/深圳技师学院人文学院
近两年,以诵读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综艺类节目频频登上收视排行榜,“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声临其境”等节目依次亮相,每个节目都会掀起电视机前观众的广泛热议。其中《朗读者》中翻译家许渊冲老人讲述他与林徽因之间的美好故事时的真情实感,以及当他的学生汇集到舞台依次朗读时的那种桃李满天下、安安静静做学问的美令多少观众被深深触动。这恰恰说明了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愿意亲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诗和远方”。
诵读,是语言的艺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是这句话,老师每每说到朗诵,强调的是其功能: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但诵读更是一种能力,它使你能细致入微的体味语言的美丽,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性情,增强自信。诵读,我更想从美育的的角度来说说它赋予的人内心丰富的意义。
美育即审美教育学,一般而言是指与艺术有关的一切教育活动。陈木金认为美感教育有两个取向:一是情绪与情感的教育,二是艺术教育或透过艺术的教育。换言之,审美教育不只是培养美感的教育,还是关联着人整体发展的教育,对于培养完整人格具有潜在且深刻的影响。诵读正是将艺术作品鉴赏与人格培养相连接的通道,诵读对于完整人格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诵读,走入文字的深处,抵达文学审美
诵读通过眼观、口诵、耳听、心惟,把语言文字内化为动态的个人言语。诵读者通过声音、气息的变化来表达对诵读材料的理解,是诵读者与作者精神沟通、直接对话的过程。张志公先生说:“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来,读出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要更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更强得多”。当我们朗读诗歌时,例如《致橡树》,可能开始读的时候并不能完全看懂这首诗的内涵,但是在反复诵读中,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中,你会深深地被诗人深沉的、独立的对爱的表达所感动。诗中的两棵树——木棉树与橡树,既具有审美角度的独特享受,又是本诗所表达的爱情观。两棵树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骄傲的树的形象,紧握的根,相触的叶,比肩而立,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分担寒潮、霹雳、风雷,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是多么美好的人格理想,这些词语对于诵读是一次再创造,让作品里的每一个事物都鲜活起来,是诵读者自身的一场身心灵的洗礼。
二、诵读,身临其境的代入感,赋予人格审美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天地造化之神奇,自生、自长、自为、自在,使其各任其情,各得其所。远离了人为,万事万物自焕发出勃勃生机;远离多余说教,人心自有其判断衡量。诵读是个性化的体验,它与诵读者的经历、情感、理解力等密切相连。处在任何一个阶段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诵读作品,都能在诵读中成就自己。
曾看过一篇文章,介绍一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讲述了一位老师——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借助他的戏剧课堂,让一群10岁大的孩子(他们大多贫困),交给学生一生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这位老师对戏剧导演一无所知,他告诉学生“我们的目的是学习语言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乐趣”。老师花时间和学生一起念过每一个字,在聆听戏剧CD的过程中不时暂停,为他们解析其中的用语。老师为每位演员转录各场戏的CD,让他们带回家去听,记忆这些美丽的语言。他们就在自己的教室演出这场剧目,没有布景也没有戏服,只是根据角色穿不同颜色的T恤,为的是确保整出戏的主角是莎士比亚隽永的文字。观众说他们看戏看了一辈子,从来没有这么专注地聆听过。孩子们说我们演出不是为了得到掌声或经久不息的站立喝彩,而是关乎语言、音乐、团队合作、冒险。纪律,以及自我发现。
看完文章后,在为这位老师的付出、奉献精神感动的同时,更看到语言文字带来的魅力。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地、不用心地、不投入地诵读这些伟大的作品。
三、诵读,有腔有韵,立成美好姿态
诵读是一种有腔调的读书背书,讲究读时的节奏、神气、韵律等。曾国藩在《家训·字谕纪泽》中说“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在诵读吟咏之时,人的身体姿态会随着诵读的节奏、诵读的内容自然呈现美好的姿态。长期浸染其中,身体姿态自然、挺拔,说话吐字清晰、圆润,个人的形象气质、审美也会渐入佳境。
当然,很多人都知道诵读是很值得做的事情,在诵读作品的选择、诵读的要领等方面我们可以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推广,让诵读走进寻常人中,让诵读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