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楷书笔法的特点,影响和启示
2018-11-14卞本正上海师范大学
■卞本正/上海师范大学
一、颜真卿楷书笔法的特点
颜真卿楷书最突出的贡献是中锋用笔。颜楷一改魏晋以来多用偏锋书写的路子,无论是在起笔、转折和收笔处均藏锋于内,使起收有蚕头燕尾之势,用笔如“锥画沙”“印印泥”“折钗骨”“屋漏痕”,骨力雄强而坚韧,筋肉丰满而天然。颜楷的笔画横瘦竖壮,但瘦而不显其细弱而显劲健,壮而不见其粗野而见其雄伟。
(一)藏露结合 以藏为主
通过对颜真卿晚年成熟作品的分析,总结颜真卿楷书行笔中起笔多逆入,也就是多藏锋用笔,回锋收笔,笔画含蓄、厚重、筋力饱满。在《颜勤礼碑》作品中,通过对颜真卿运笔,笔锋运动的分析和探究,尤其发现点画起笔时,颜真卿对笔锋的隐藏,藏锋的用笔动作,不仅可以使颜楷变得雍容大度,含蓄待发,更能体现颜真卿人格的魅力通过他的字里行间展现出来。不锋芒毕露,谨慎含蓄。
(二)方圆并用 以方为主
颜真卿楷书点画起笔收笔均有明显顿笔动作,故笔画圆润、厚重、饱满,在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中》,以方为主的特点展现的很明显,该作品的起笔、转折多棱角,与晚期的作品相比,《颜勤礼碑》的方圆结合的特点较明显。对比强烈,有着高度的反差美。
(三)提按起伏 顿挫有力
颜真卿楷书点画起笔和收笔有明显顿挫,因而提按变化明显,尤其是横画,一般两起笔要粗,中段提细;另外,横画与竖画相比,横画多用提笔,竖画多用按笔有力,因而笔画横偏细竖偏粗;撇画与捺画相比,一般是撇提捺按,因而也是撇轻捺重。顿挫有力的特点还集中表现在颜楷的“钩”上面。
二、对唐以后书法发展的影响
唐代楷书笔法的一灯不灭,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从而为后世楷书的发展积蓄了宝贵的笔法资源,后世很多能取法颜真卿者,都能够学有所得,因此颜真卿的楷书笔法成为唐以后取之不尽的笔法源泉。由于颜真卿顺应历史潮流,在张旭的笔法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北碑、古篆的精华、厚重雄强,大气磅礴,雄秀独出,自成一家,开创了带有强烈唐代盛期审美趣味的书法艺术形式,在宋代颜书最为显赫,一代书家无不受颜真卿影响。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四家皆摒弃阁帖,师法唐碑,一代文士莫不效颦,竞仿颜氏。米芾《书史》称:当时“韩忠献公琦好颜书,士俗皆学颜书。”颜真卿书法在宋珍重,其楷书笔法也对宋有名书家产生积极作用。元出沿袭两宋余风,也多宗法颜真卿楷书,但大都刻鹄类鹜,无人能出类拔萃。至清朝嘉庆、道光之后,崇尚唐之字法,颜真卿乃偕欧阳询、褚遂良复为世俗所重,习颜之人也随之日益增多。清一代书家,学颜真卿书法能入其堂奥者,有刘墉、伊秉绶、何绍基等数人。从唐代到如今,颜真卿的楷书影响着众多书家,是中国楷书笔法继承史上一个重要的巨人。
三、对当今书法学习和创作启示
颜真卿作为注重法度的集大成者,对当今书法启蒙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当代有名书家还是普通学生书法习作,以颜真卿楷书入手者比比皆是。颜真卿楷书独特的笔法能迎合当今书法学习者的审美趣味,在《竹云提跋》中有说:“颜书多遒古,钗脚、屋漏之趣,时时流露于行墨之间。”颜真卿的楷书尤其是晚年《颜家庙碑》、《颜勤礼碑》等力作,颜真卿独特趣味展现的淋漓尽致,他极度展现了盛唐时代“法度”之严谨,这种魅力能让当今书写者即使生活在生活便利,科技发达的现代,也能通过颜真卿的楷书作品和他隔空对话,去感受感知盛唐浓厚的文化气息。颜真卿楷书能极致表现出雍容大气,气势磅礴的特征也体现出了颜真卿整个人的性情和人品。当今书法学习者应该有颜真卿这样对待书法孜孜不倦,不断进取却又不失严谨的态度。颜真卿注重修养,底蕴深厚,对待楷书书法一直力求创新,不断完善自我,这对当今书法的学习树立很好的榜样,要变革创新,不能光说空话,一定是要在不断学习临摹古人碑帖,从中找到突破点,不断完善自己的风格特征。就创作而言,注重学养,奠定根基,颜真卿便能将自己的深厚涵养应用到平时生活中,影响自己的楷书创作,注重积累深厚涵养对书家的创作有一定的帮助。除了涵养,颜真卿能明辨源流,把握时代书风,与时俱进,取法乎上,颜真卿楷书作品除取法篆、隶外,还学“二王”,师从张旭、褚遂良。集众家之长但不拘泥于其中,而是在楷书作品中循序渐进,灵活变通。这种取法态度是当今书法学习和创作的重要前提,值得我们探讨。
颜真卿作为楷书笔法继承者和开拓者,从史书记载中可以看出颜真卿的虚心求学精神,这对书法学习者有很大的启示。并且颜真卿所作楷书是为唐代楷书笔法的发掘探索,是对唐代楷书笔法的进一步开拓,他的楷书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使其楷书笔法为唐以后书家学习借鉴甚多,颜真卿对待楷书书法学习的探索求源和自我变革精神,鼓舞激励书法家们在书法创作上知古而变,突破常规,大胆尝试,因此也推动着楷书书法的进一步发展。
注释:
①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М].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70. 见:米芾《书史》。
②竹云提跋:明朝王澍撰。皆其临摹古帖题跋,裒合成编。澍本工书,故精于鉴别,而于源流同异,考证尤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