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时期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2018-11-14徐晓唯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论战梁实秋异化

■徐晓唯 陈 达/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研究概况

有关我国五四时期翻译思想高潮研究的论文数目和研究主题都极其纷繁复杂。在此,为了对这一时期的翻译思想研究有更直观的了解,在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以“五四+翻译思想”为检索入口进行主题及关键词的“模糊检索”,结果如下表。

五四时期翻译思想研究论文年度分析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数量 4 17 12 19 31 39 41 40 45 51 57 49 54 39 19比例 0.7% 3.2% 2.3% 3.6% 5.9% 7.5% 7.9% 7.7% 8.7% 9.8% 11% 9.4% 10.4% 7.5% 3.6%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近十五年有关五四翻译思想研究的论文一共517篇。从整体上看,论文数量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尤其是2005年至2012年期间,并且在2012年的论文发表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二、研究综述内容

(一)“信”的重拾

晚清时期,大多数文学翻译都背离了“信”这一原则,从而引发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学者对晚清时代的文学翻译作品的“信”提出了质疑。1918年,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有名的“双簧信”,批评林纾的翻译谬误太多,面目全非。后来,罗家伦在《新潮》杂志创刊号上撰文,对林纾的翻译也提出了批评。郑振铎在此后指出,中国大部分译者都未做到信实,他们翻译作品,不注明作者姓名,任意改换原文中的人名地名;有的人虽然知道著名作者,却又删改原文。

五四时期的翻译家在对晚清时期文学翻译的“信”提出质疑和批判的同时,也将“信”践行于这一时期的文学翻译。首先,《新青年》要求来稿者必须附寄原文。此后,任何杂志接受翻译文稿普遍要求来稿者附寄原文。第二,《新青年》中刊登了许多的英汉对照作品,这有效强化了“信”在文学翻译作品中的运用。第三,当时流行和普遍接受的译著也是传播和重拾“信”的途径,如胡适翻译的《短篇小说集》、周作人翻译的《卖火柴的女儿》等。

(二)“翻译思想”的碰撞

二十世纪末,中国翻译界出现了一场关于“翻译标准”的论战,两种相互背离的翻译思想在新文学革命期间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助推着中国翻译思想的发展。鲁迅、瞿秋白、梁实秋等介入了这场长达八年之久的论战。这场论战中的主将,“直译”派代表人物是鲁迅和瞿秋白,“意译”派代表人物是梁实秋和赵景深。论战主要包括了以下问题:一,“硬译”的论战;二,汉语于“异化”的选择;三,“重译”的取舍。

1、“硬译”的论战

1929年9月10日,梁实秋发表《论鲁迅先生的“硬译”》一文标志着这场论战的开始。文中写到,鲁迅先生写作小说及杂感时,文笔简练流利,没有人能说他的文笔不济,可是笔译却不敢恭维。赵景深于1931年3月在《读书月刊》第一卷第六期“论翻译”一文中,也提出了“宁错而务顺,毋拗而仅信”的翻译主张。后来鲁迅一连发表了“论‘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几条‘顺’的翻译”等措辞辛辣的文章进行了强有力的反驳。他从学术的角度阐述了他对“硬译”的理解:一是“硬译”与“死译”有区别;二是“硬译”的文章如翻译革命理论著作都有其特定的读者对象;三是鲁迅的译作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取悦”读者的,对于那理论知识匮乏的“批评家,”他们感觉到“不舒服”是理所当然的;四是“硬译”不但不会失掉原来的精悍的语气,而且可增加新的句法,从而丰富国语的句法。对鲁迅的反驳,梁实秋随即在《答鲁迅先生》一文中指出鲁迅避实就虚,并说鲁迅的译文之所以晦涩难解是因为“鲁迅先生自己的糊涂与懒惰”。

2、汉语于“异化”的选择

1919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出现了对于文学翻译策略的不同意见——关于“异化”的争论。而正是由于这一争论,使得五四时期的白话语言发展较以前出现了质的飞跃。在鲁迅等文人墨客的带领下,这一时期的许多翻译家和作家都开始主张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以达到改造文学、改造社会的目的。鲁迅也提出,保存“异国情调”的“异化”翻译美学观的目的是“移情”与“益智”;翻译的目的是为传统汉语向现代转化奠定基础。而另一方面,梁实秋则认为改良国文和翻译要分开,翻译者的任务是用通顺的文字表达另一种文字,给不懂原文的人看,“不以改良国文和翻译搅成一团”。这些都与鲁迅用异化策略翻译文学以改革汉语的目的是相左的。

五四期间,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传入与西学的兴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意识到文言文对于国人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阻碍作用。他们认为文言文不仅无法普及教育,无法提高民众素质,而且限制了读书人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至此,汉语急需做出改变以传播新思想、新观念。而“翻译”则在这一变化中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新文化运动中,由于对白话语言的倡导、白话语言的翻译的创作的兴起。在1918年1月15日发行的《新青年》第四卷里,几乎所有的文学翻译都采用了白话文,诗歌翻译也不例外。

3、“重译”的取舍

梁实秋曾撰《翻译》一文,指出了当时译界盛行重译之风的现象以及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他不赞同重译,尤其是重译那些有文学意味的作品:“本来译者的译笔无论如何的灵活巧妙,译出来的东西和原文相比,总是像搀了水透了气的酒一般,味道多少变了,若是重译,与原作隔了一层,当然气味就容易变得更厉害一些”。但同时,他又认为法、俄文学作品译成英文后会更容易让人理解。在这一点上,鲁迅与梁实秋的看法得到了统一,都认为重译比直译容易。但是鲁迅指出,自己重译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重译更加容易,主要原因还在于目前国内还无直接译本。虽然鲁迅知道重译会使原译本的原意大打折扣甚至走形,但是他指出总有一个人要重译,否则国人永远没有机会学习到除英汉两种文化以外的思想文化了。

三、结语

五四时期处于中国近代翻译思想的嬗变时期,其翻译活动不仅推动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转变及发展,而且改变了整个中国的文化面貌和人文精神,因此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然而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虽然关于五四时期翻译活动的文章研究数量较多,但大多都是围绕某个特定翻译理论或翻译实践展开。因此,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较为成熟的基础上,或许将这一时期与其它时期例如明清、晚清等时期的翻译活动作对比研究会更具有研究价值,又或者对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与中国同时期的革命文学与革命思想结合研究,这些都可以成为以后的研究重点。

猜你喜欢

论战梁实秋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北平的零食小贩
梁实秋与冰心的友情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半路夫妻情也深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曹刿论战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不怕得罪人的梁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