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家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2018-11-14石青青刘旭方河北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家训诚信培育

■石青青 刘旭方/河北师范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足以见得党和国家对于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优秀家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探讨优秀家训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结合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遇到的问题,指出优秀家训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以期提升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优秀家训文化内涵解析

(一)修身之本

优秀家训文化中首先提到的就是修身。古人提出了立志、读书、诚信、清廉等各个方面修身的要求。尤其是强调勤劳节俭,反对好逸恶劳。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告诫儿子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学业有成、清正廉洁、为世所用的人。唐代柳玭在《序训》中告诫儿孙做人应该孝悌、恭默、畏怯、勤俭,为官应该洁身自好、爱护民众、遵守法律。后汉时期的马援在《戒兄子严、敦书》中以龙伯高和杜季良的典型,告诫侄子要效法伯高的忠厚谨慎、谦约节俭,谨慎交友。中国传统家训强调“道德是立身之本”,教导子孙要以德立身。这就要求子孙后代要懂得并且切实的具备父慈子孝、谦卑礼让、诚实守信、重义轻利、廉洁公正等优秀品质。

(二)治家之道

所谓治家,就是为了使家庭生活正常、健康运转而对家庭中的人、事、财等项目实施的管理。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认为“齐家之难,难于治国平天下”,因此他制定了关于治家的十八则训辞,内容涉及到敬重祖先、和睦兄弟、安贫乐道、克勤克俭等方面。朱伯庐在《朱子家训》中认为治家应该勤俭节约,教导子孙后代要饮水思源,勿忘本心。颜之推认为治家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提倡节俭,二是反对奢侈,做到肯施舍而不奢侈,能节俭而不吝啬。清代唐彪提出富贵人家理财的三点原则,即知足、明理、懂得子孙富贵有命,要以礼义来节制利欲。

(三)处世之要

为人处世,就是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与外界共处。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英在《聪训斋语》中认为慈爱、节俭、平和、清静是延年益寿的根本,这些也是为人处世的方法,个人提升道德修养的表现。他提到“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南宋叶梦得在《石林家训》中告诫侄子,对于不碍世事、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听人说话,不能轻易相信,随意传播。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时代传播更加便捷,各种信息层出不穷,这种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去谨记。

(四)为学之宗

为学,即读书之道,古人都将读书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教育子孙后代要好好读书。孔子教育儿子孔鲤要学《诗》,认为只有学《诗》才能善于言谈,心态平和。朱伯庐在《朱子家训》中主张读书“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重视早期教育,并且主张人人都应该学习。他认为,尽管生逢乱世,百业荒废,但读书万万不可荒废,如能通晓六经之义,涉猎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强道德修养,也不失为一种才艺,因此,他把读书看作是求得学问、开发心智的重要手段,认为这是修身利世的根本。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中以自己的经验告诫弟弟“为学中最要虚心,切不可恃才傲物”,只有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才能有所成就。这些都能体现古人对于为学的重视。古人教子,常常将读书和做人相联系。他们认为,读书固然是为了求知,但更要的学会如何做人,这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优秀家训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国优秀家训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教育方法借鉴。个人对于优秀的家训文化的传承,有利于美满和睦家庭的构建,多个和睦的家庭组成和谐文明的社会,进而发展成为强盛的国家。在富强民主的国家里,人民也会进一步提升认同感、获得感、满足感。

(一)“忠君爱国”思想与“爱国”

《颜氏家训》开篇写道:“吾家风教,其基本内容无外乎要家人清白做人,自立自重,忠君爱国,宽柔慈厚。”颜之推所谓的“忠君爱国”虽然是对封建专制的拥护,但对于传统家训文化,我们要一分为二地辩证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封建专制的土崩瓦解,“忠君爱国”的思想在现当代就是爱国主义,爱国精神的彰显。田鮪教子,“欲富而家,先富而国”,这种想富小家,先富国家的思想对当今社会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富强,小家才会幸福。因此,在处理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时,应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

(二)“恪尽职守”思想与“敬业”

“敬业”在古代的重要体现就是忠于职守,为官者要尽职尽责。南宋胡安国在《与子书》中劝诫儿子:“汝在郡,当一日勤如一日,深求所以牧民共理之意,勉思其未至,不可忽也。”即为官者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在当代“敬业”有四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层即敬重自己的职业,认同自己的职业,珍爱自己的职业;第二层即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做好;第三层即锐意进取 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拘泥于现状,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第四层即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信仰,将工作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内在要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第四层境界即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人生价值的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是四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的统一,层层递进。

(三)“以诚立身”思想与“诚信”

诚信即诚实守信。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王汝梅在《王氏家训》中提道,诚实是立身处世之本。做人要诚实不欺诈,待人要诚实不嫉妒。韩非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通过曾子杀彘的故事说明“明主”、“表信”,要国君遵守诚信。从古至今,诚信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准则。在当代,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石,也是国家和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小到个人,大到国家,诚信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诚信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和保证;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立足之道;诚信是建设诚信社会、和谐社会,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基础。

(四)“宽以待人”思想与“友善”

“宽以待人”在古代的体现就是不斤斤计较,有宽宏大量的气量。孙奇逢主张为人应有容让之心,要像颜渊那样善于克制自己,容忍谦让,严于修身处己。吴汝纶指出:“忍让是美德,相争是大愚”。这些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友善”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友善”是人与人交往时一种态度,只有态度亲和有礼,彼此才愿意敞开心扉,成为信任友好的伙伴。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免不了出现分歧、矛盾,一定要注意克制自己,尊重、理解、体谅他人,与人为善。

三、以优秀家训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一)加强用优秀家训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指导

优秀家训文化提出了立志、读书、诚信、清廉等各个方面修身的要求。而且包含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教育,品德教育的核心是希望子孙后代能遵从儒家的君子人格规范,做到明礼宽人、孝亲敬长、以和为贵、勤政谦敬。这些内容都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够拥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勤勉治学、团结友善、尊崇自然等等的可贵的品德与精神。拥有这些品质的人必定是志存高远、心系天下之人,也必定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人,也一定能够成为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贡献力量之人,人人如此,则国家必定能够成为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国家。优秀家训文化中关于修身的内容,都应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研究对象,这些思想所蕴含的哲理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仍有借鉴意义。

(二)营造用优秀家训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弘扬社会正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展先进文化。党和政府应出台相应的制度与规范净化社会风气,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于一些恶意玷污传统家训文化的言论进行打击。加大网络环境的执法力度,网络因为其虚拟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特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执法的盲点。党和政府应净化现实和网络环境,运用舆论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惩戒道德缺失的行为,从而减少人们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应向人们群众传播正确的舆论。公民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舆论导向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广大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并且加大对于先进典型、道德模范人物的关注和报道,营造好人好报、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三)改进用优秀家训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网络平台获得知识和信息已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家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公民学习优秀家训文化提供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有关部门在建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家训文化的网站时,应注意充分突出社会主义的特色。同时要加强优秀家训文化教育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对优秀家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与时俱进地掌握现代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PPT、电子邮件等方式开展蕴含优秀家训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优秀家训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实践,因此在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要将优秀家训文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蕴含传统家训文化的实践活动。通过举行演讲比赛、知识竞答等活动,加深公民对于优秀家训文化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部分的理解。国家应深入开展优秀家训文化的传承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乐于助人,增强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伸张正义,敢于同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作斗争。

猜你喜欢

家训诚信培育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家训伴我成长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