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励精图治,殚精竭虑
——谈汪应文先生对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贡献

2018-11-14■/

长江丛刊 2018年26期
关键词:汪先生南充书刊

■/

汪应文(1908-1991),湖北汉阳人,我国图书馆界“第2代”学人、“新图书馆运动”繁荣时期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人物。1933年考入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文华图专”)本科。1935年6月以优秀成绩毕业。其后留校任教,讲授图书分类法等。1938年6月,随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迁往重庆。1940年春起,任文华图专训导处主任。1942年10月至1944年1月,兼任重庆《今文月刊》主编,以“莲只”“莲支”为笔名发表文章多篇。1944年5月,与柳贻徵、何日章等18人被选举为中华图书馆协会监事。同年,晋升为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文华图专回到武汉。1947年2月,任文华图专教授兼教务主任,主持文华图专教务工作。1948年,任《华中日报》总主笔兼总编辑,同时在文华图专授课。1949年7月至1950年10月,任重庆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史地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1950年12月至1951年8月,任西南人民图书馆图书部主任。1951年9月至1954年7月,任西南师范学院图博科教授兼副主任。1954年8月调至南充,任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1956年8月,任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主任。1958年11月始,任升格后的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主任。1966~1978年,在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工作。1979年1月起,任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业务顾问至1987年9月退休。1991年1月4日因病逝世,享年83岁。在他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工作和生活在南充师范学院,对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管理,促进图书馆建设和发展

1956年8月,四川师范学院根据教育部指示一分为二。本科部分迁往成都,校名仍为四川师范学院;专修科各专业留原址,成立南充师范专科学校,时任中文系教授的图书馆学专家汪应文先生“临危受命”调到图书馆任馆长(当时称主任)。分校时,对原有师资、校具和教学设备等,本、专科基本按2∶1的比例进行分配。图书馆按这个比例,留下10名工作人员在南充,书刊资料留下86310册。当时,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人力、资料、设备等都十分缺乏,困难重重。尽管如此,汪先生还是知难而进,认真履行馆长之职,将自己的办馆理念、专业知识及全部身心投入到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及升格后的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中。汪先生上任后以图书馆管理为突破口,着重从工作人员队伍、业务工作、读者服务等方面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以推动图书馆的快速建设和发展。

(一)人力资源管理

1、健全管理机构

1956年12月,汪先生在应邀参加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拟订了《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组织纲要(草案)》,对图书馆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等提出了初步建议。根据《纲要(草案)》,汪先生将原来的组织机构调整为以业务职能设置的三个部门,即:馆办公室、流通管理组、编目组,逐步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机构,并根据职责的不同,分别制定了岗位责任。汪先生还建立了健全的会议制度,常设的有两种:一是馆务会议:“每周举行一次,由馆领导召集室组负责人汇报及布置工作,讨论全馆性或室组间相关联之问题。二是组务会议:“每月举行一次,由室组负责人召集室组内的成员(包括工人)交换有关工作之意见,并结合‘民主生活’,对同志间的工作及思想作用,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健全的组织机构及会议制度为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打造人员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唯有工作人员才能给图书馆带来生命,可以使图书馆有效地为全社会服务”。因此,汪先生十分注重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打造。

①工作人员的配置

汪先生认为图书馆科学的人员配置应该包括三个层级,即:正副馆长、中层骨干、一般工作人员。他认为:正副馆长“只要忠诚党的路线,热心图书馆事业,勇于进取,勤于钻研,能实事求是,不主观唯心,就是一个难得的领导干部”,“中层领导骨干,则以精通业务和作风正派,办事认真负责为其必要条件”。他主张图书馆新进人员在工作岗位确定之前,让其到各个部门见习一段时间,熟悉各部门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之后再根据见习情况分配工作岗位。汪先生的这一做法对培养一专多能的工作人员具有重要作用,并被后来的历届馆长沿用。

②工作人员的管理

汪先生任馆长后,制定了完善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并于1963年制定了《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工作、学习及生活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劳动纪律、思想作风、工作责任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在劳动纪律方面:《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上下班时间和请假事宜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条规定:“全馆职工,除流通阅览部门为便利读者,得另行规定外,统按全院统一规定之作息时间上班下班。凡遇事迟到者,应向室组负责人说明缘由。因事需要中途离开或提早下班者,应也征得室组负责人同意。”第二条规定:“职工病假事假及探亲假等,按全院统一规定办理。”第六条规定:“在工作时间之内,不得办理私事及阅读书刊”。

在思想作风方面:要求全馆同志“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觉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爱护书刊和一切公共财物,关心读者利益,发挥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

在工作态度方面:要求工作人员主动、细致、一丝不苟。工作中应力求多快好省。要不断提高质量,耐心细致和有条有理。”

汪先生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虽然严格,但也具有一定的柔性,是一种人性化的弹性管理。在《制度》中明确规定了职工应享有的权利,提出“工作中应有适当休息。可于课间操及文体活动时间内为之”。

③工作人员的培训

汪先生非常重视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养。为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汪先生花费了很多心血,制订了工作人员业务学习计划,亲自编写教材并主讲了“图书馆学概论”、“图书分类编目”、“检索工具”及“古汉语”;另外,还派出部分工作人员到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进修,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文献资源建设

1、争取经费,保障资源建设

充足的经费是图书馆开展工作的先决条件和文献资源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南充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之初,学校经济十分困难;图书馆的文献购置费更加短缺,并且每年的经费不定,上下浮动大,影响着文献购置计划的完成。为此,汪先生多次向学校领导反映情况,努力争取更多的文献购置经费,以保障文献资源建设的顺利进行。经过努力,1959年,图书馆的文献购置费增加了一些,为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2、多途径完善馆藏资源体系

首先,确立了“为学校科研与教学两个中心服务”、“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文献资源建设方针,主张“向校外的有关单位征集与交流资料,供应学生使用的大量指定参考书与补充教材,收集和保存学校所出的书刊、师生所做的科研报告、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等”。在这一方针指导下,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藏书不但增长很快,而且有不少精品。

其次,确立“合理经济”的采购原则。在图书订购方面,“先由图书委员会向本校各系教授征集应购之书单,再向图书馆检查本馆是否已有是书,如系本馆未备之书籍,即由室组负责人交由购书人员购买。”汪先生的这种层层遴选、审核的采购传统一直沿袭到现在。

第三,多渠道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刚成立时,文献资源十分缺乏,为尽快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汪先生提出要广开书源,实行多渠道采集书刊,除向各地新华书店、全国各古旧书店订购和派工作人员外出采购外,凡有教师出差外地的,即请他们代购。此外,汪先生还采取征集、接受捐赠、交换等多种方式,向国内外各文化机关、学校及文化界知名人士等发送征求捐赠、交换书籍的信件,大量收集所需书刊,以弥补购买的不足。

3、规范图书的登记与分编

汪先生十分重视图书的登记造册。他任馆长后,制定了规范的文献登记制度,要求“各种统计及报表,应依式按时填报”。因此,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及升格后的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都建立有各类书刊财产登记册和总括登记表,详细记载每次收入新书的各项信息。如《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征集/交流资料登记簿》记载了资料“入馆日期”、“来源”、“名称”、“种、册”、“验收人”等。

为方便工作和读者检索书籍,汪先生亲自拟订了《图书类分准则(草案)》、《本馆所用分类法重要纲目表》;在编目方面,原则上规定:“择要进行”、“重点编目”,将“教学上急需”的“中文新版书”作为重点优先分编,及时提供给读者。在图书著录和取号方面,汪先生也作了详细规定,如规定:“书名概据书名页、版权页上所题者著录。凡内容相同而题名不同、加工人不同及版别不同者,均作为另条处理。著者不论其所用者为本名,抑为别名、笔名,概照原题著录”,“凡分类号码相同的书,按四角号码法取其著者号码,然后依其次序排列”,“团体著者依其名称的关键字取码,外国著者的汉译名称歧异,依其最早编的一本取码”;“线装书书名概以卷端所题者为准”,“同类各书概依书名主体之四角号码排列”。以上这些分编原则一直在我馆沿用至今。

(三)读者工作管理

1、订立借阅制度,规范服务管理

建立规范的书刊借阅制度,是保障读者权益、充分发挥书刊效益的重要手段。因此,汪先生担任馆长后,制定了各种完备而严格的借阅管理制度和办法,以确保借阅工作的顺利开展。仅1964年,就先后制订了《教工阅览室规约》(以下简称《规约》)、《外文库借书办法补充规定》、《借书券的使用及借书手续的几点说明》、《期刊借阅暂行办法》、《内部及特藏书库书刊借阅暂行办法》、《图书损毁遗失处理办法》等。这些《规约》和《管理办法》除放置在各书库和阅览室外,还以学校文件的形式送一份到各系(处)传阅。在当时,这些“规约”和“办法”对书刊借阅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2、以读者为本,提供个性化服务

汪先生始终把读者放在第一位,处处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规约》的第一条中虽然规定“由于可陈列之书每种均只有一本,原则上概不借出”,但在第六条中又采取折中办法,“教师因晚间及星期天备课需要使用图书,而在我馆大库和各系组自己的资料室又无法借到者,得与本室管理员协商。在下午下班前将该书借出,供晚间或星期天使用”;并在第七条中规定:“凡教工需要阅览之书,而为本室尚未备有者,如该书不便改变收藏位置,除内部及特藏库的书外,其他各库之书,只要确实藏有而且尚未借出者,均可临时提到本室来,供需要阅览该书的读者使用”。

3、加强宣传,主动服务

汪先生历来重视宣传馆藏、提高文献利用率和服务质量。为便于读者了解和检索馆藏文献,他主持编制出了多种书本式馆藏资源目录。如,1958年6月主持编写了《南充师范专科学校新书简目》,将1956年10月至1957年底编目组分编整理完善的新版书(指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精平装中文书)一一揭示出来,便于读者了解和查找所需之书;同时,还编制有《南充师范专科学校旧版书草目》、《南充师范学院外文书目》、《南充师范学院线装书草目》、《南充师范学院线装书草目续编》等书目,这些书目前均有“说明”,将书目所收图书范围、外部信息(如:书名、著者、出版年、价格等)、排列方式、检索方法等详细加以介绍,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除编有各种书本式目录外,还编制《新书通报》分发到各系(处),向读者宣传、介绍新书刊。此外,图书馆还举办书刊专题展阅或陈列。

二、精心指导,助力图书馆发展

(一)业务工作指导

汪先生和大多数专家学者一样,热爱自己的事业,不改初心,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1979年,由中文系资料室回到图书馆,担任业务工作指导,助力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同年2月,代表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参加四川省图书馆学会善本书编目工作会议。会后,主持图书馆的古籍善本书的普查工作,并对馆藏善本书进行登记造册、编辑书目。在汪先生的指导下,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很快就于1980年6月完成了古籍线装书的普查、审定、编目、制卡和统计工作,为四川省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提供了材料。除指导线装书的普查、统计工作外,汪先生还对图书馆书刊资料的订购等进行审查和指导。1982年9月,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委员会成立,汪先生任副主任委员,继续指导图书馆的业务工作。直至1987年退休。

(二)业务学习指导和思想教育

汪先生十分重视员工的业务学习。早在他担任馆长期间,就花费了很多心血,制订了工作人员业务学习计划,并先后为图书馆职工主讲过许多课程。1979年重新回到图书馆工作后,“不顾年老体弱为全院图书情报资料人员讲授业务课”。

汪先生还十分重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在他身体很不好的情况下,还在职工中宣传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青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汪先生也十分关心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和接班人的培养,“在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图书馆事业接班人的培养,他拿出节衣省食的经费作为奖掖后生学子的基金”。

三、潜心研究,引领图书馆科研工作

作为一名图书馆学专家,汪先生在科研方面一直潜心研究、笔耕不辍。在到南充工作之前,就先后发表了《子部分类管窥》《中文书登录应以书名为主》《书架目录论》等数十篇相关论文。1954年8月,汪先生调到南充后,仍然笔耕不止。特别是从1979年开始到1989年止,汪先生连续发表了多篇极具学术价值的论文,如《版本研究和目录学的关系》、《图书馆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图书馆学简论》、《图书馆将如何迎接信息时代》、《图书馆起源于档案库考》、《索引的来龙去脉》等,其中《图书馆将如何迎接信息时代》、《图书馆起源于档案库考》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和摘录,《图书馆起源于档案库考》并获四川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图书馆学会庆祝建国40周年特别奖;他编著的《图书馆学概论》对图书馆的起源、类型、方针任务、建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填补了他在理论图书馆学研究方面的缺失。

汪应文先生在南充师范学院工作和生活30余年,他对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他的辛勤建设下,南充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藏书大增、馆舍扩大、设备更新、管理规范、读者增加。汪先生虽已离世20多年了,他的图书馆职业信念、苦干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为图书馆事业奋斗终身。

猜你喜欢

汪先生南充书刊
儿歌作品:姊妹节里等你来
寻踪汪曾祺
汪曾祺:老头很“抠”
TheDifferencebetweenOrientalandOccidentalThinking PatternsinTranslation
坚持法德并举 助力治蜀兴川
书刊封面设计的重要性浅析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温暖而无边无际的包围
书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