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牧歌(外两篇)

2018-11-14李玉胜

黄河 2018年5期
关键词:南泥湾延河陕北

李玉胜

陕北的霸气就是像海浪一样的群山,陕北的雄浑就是层层环绕的沟田,陕北的大气就是鳞次栉比的窑洞,陕北的传奇就是汉子和婆姨们的爱情,陕北的古老就是上下五千年在这片土地上演绎着的真实与非真实的传说……

人类文明在高原部落里生根发芽,无数英雄和英雄事迹在这块高天厚土中再现。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幕,在信天游的悠扬旋律中回归生命的本真,生活的奥妙。

大禹在黄河边治水,花木兰替父从军,李广征战沙场,李自成的义军使一个朝代更替。李子洲、刘志丹、谢子长这群热血的高原汉子在二十世纪初期大胆地举起了革命的大旗,闹红了陕北,“清涧起义”的枪声,开启了西北革命的新纪元。从此,陕北热血沸腾,陕北汹涌澎湃。星星之火,在这块不起眼的土地上掀起了巨浪,大山里回荡着改天换地和气吞山河的壮志豪言。毛泽东在陕北的十三年,让中国从黑暗的阴霾中走出,成为东方一颗耀眼的巨星。中国这头熟睡的雄狮终于醒来,从此所向披靡。是的,它震撼着整个世界,铸就了一个世纪的辉煌,这种辉煌伴随着国力的强盛和民族的复兴,创造着新的神话。

革命的圣地和历史的烙印将陕北永远定格在谜一样的风采中,无论是曾经的辉煌,还是昔日的落后、贫穷和磨难,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时刻奋斗着,拼搏着,激情饱满地笑对人生,笑对生活。在风云变幻中,陕北人总是挺起那不屈的脊梁,怀揣倔强的梦想,书写着厚重的历史,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陕北大地的苍凉与生态失衡让陕北人心里滴着血,半年野菜、半年粮和拄着棍棍去乞讨的生活,并没有让这里的男人与女人们趴下。穷则思变,永不服输的勇气战胜着一切困难和挫折,脚下的黄土能“生金”,面前的大山是“银行”,陕北人坚信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是不会抛弃爱它的儿女。终于,这里创造了世纪的奇迹。清朝出现的陆上第一口油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突放异彩,新油田在陕北大地星罗密布,陕北又一次红遍了全国,富有的资源给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松了绑,黄土地成了金土地,大山成了“绿色银行”。山顶戴帽,果树缠腰,沟底锁坝,退耕还林的热潮在山峁洼梁上热潮翻滚,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千家万户治理着千沟万壑。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陕北的生态建设也在山变绿、水变清、人变富中扬帆启航,气势非凡。

陕北人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新的蓝图,重塑着生活的美好,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深思发展空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这方水土,这些百姓,走着一条新路,顶着高天厚土,用必胜的决心,用开拓的气势,迈过一步步艰辛,开出一条条新路。

填沟造地,大棚一片。引水上山,安居乐业。山地苹果,绿色银行。设施农业,设施畜牧业,一座座工厂,富了农民,美了家园。

望着昔日的“山顶洞”,他们在叹息中流连忘返,住着现代新民居,享受着新社区基础设施福利,陕北的男人女人们欣喜的泪花滴湿衣襟,感谢上苍的厚爱,感谢党的亲民爱民。几十年的风霜雪雨,几十年的战天斗地,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博弈中,陕北人总是一扫乌云,壮举不断。黄色的陕北变成了绿色的海洋,生态陕北,人文陕北,美丽陕北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创造了一片新天地。越来越多的人们对陕北刮目相看,用惊奇与惊叹的目光重新打量陕北和陕北人。

过去,提及陕北,人们不禁闪现出失落的泪光。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裹得陕北和陕北人喘不过气来。今日,陕北的重新崛起,陕北的大开发和大发展让世界惊叹,让国人震撼。这一片土地聚集着太多的“神奇”,一群平凡的人物让地球也发生着“裂变”。

打开思绪,回头望去,从商代到周代近千年漫长的岁月里,陕北一直处于社会大动荡之中,陕北族民在战争的一次次冲击下,不断解体,不断组合,不断减少成员,又不断增加新成员。如此反复后,终于以较为固定的形式留存。这种形式表现为:政治上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经济上以初级农业、游牧、游猎三业并举的方式出现,社会流动性强又趋于封闭,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宗教信仰及民情风俗,民间文艺具有自己的形式和风格。

因此,陕北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地域,陕北和陕北人在自我奋斗、自我完善和自省自立中创造着人类的永恒与完美,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大声说话,站在山梁上吼一声信天游,陕北汉子和俊秀勤劳、朴实灵巧的陕北女子构成了高原独特的风景,使大地生辉。黄土风情与黄土文化是陕北的主色调,开放、包容、坚毅又是陕北腾飞的希望,古老的土地和古老的人民构建着新的幸福,陕北大地放飞着新的梦想,未来与希望给北方大地插上了翅膀,铸起世纪的辉煌,路在无形中拓展,梦在悄然中实现。

陕北牧歌唱响在黄土高原,往日的惆怅早已消遁,历史的篇章书写着幸福的生活,奏出世纪的音符,完美的交响乐在大山深处久久回荡。昨天、今天和明天诉说着陕北的一切,新版的信天游有了新的绝唱。

延安的早晨

深夜的黑暗被黎明的利剑悄然斩断,光亮照着大地,赶着露水,伴随着鸡鸣狗叫开启了新的一天。

像海浪一样的群山被晨风轻轻地吹拂,小草不停抖动着,仿佛在向山城招手致意。山花在露珠的洗礼下吐露芬芳,一轮红日从宝塔山上冉冉升起,从塔尖上越过、升高,把整个延安城照得通亮无比。

延河的流水声像动人的音乐飘荡在城市的上空,南河一路高歌汇入延河,延河汇聚南河后掀起了朵朵浪花,向着黄河一路歌唱。

此时,延安城的条条道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晨练声把和谐的福音带给城市。在静与动的转折中,把延安的早晨变得绝美和靓丽。

南桥广场,遛鸟的人们在桥边来回转悠,鸟儿也在窃窃私语。广场舞、太极拳、唢呐,整个广场是一个繁华的闹市,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大桥广场,南来北往的人们聚集到了这里,欣赏延河流水,仰视宝塔的巍峨,对着宝塔、对着延河、对着三山两河放声高唱。游人们借着延河边美丽和舒适的环境漫步,欣赏着山城的美丽,感受着圣地的魅力。从宝塔桥上穿过,游人和晨练的人们沿着山路从台阶而上,爬上宝塔山,俯瞰古城,一下子把人带进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怀揣着革命理想的中华儿女,满怀豪情和斗志昂扬的八路军战士,从国统区来的文人雅士和进步青年,从国外来的外国友人和进步人士,领袖、伟人、青年、学生、友人每天都会在延河边晨练,延河边的红火与热闹,留下了永恒的红色记忆。他们对着延河诉说梦想,对着宝塔喊出革命理想,用奋斗的号子传递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拼搏终身的声音……

宝塔和延河成了一代人心中的摇篮。因此,世纪老人们时时牵挂着这里,新生代也念念不忘来到这里。“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道出了中华儿女对延安的深厚感情。就是今天,每天早晨在延河岸边和宝塔山上都回荡着激情澎湃的朗诵声。

百米大道,成了世纪新延安的城市符号,平展展十公里的长街诉说着都市发展,车道两旁郁郁葱葱的园林新景,昭示着圣地今日的辉煌和昔日的历程。在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欢快的锣鼓敲起来,唢呐声声震满天,激情饱满的伞头领着男女老少。扭秧歌的,打羽毛球的、集体排练合唱的、画画的、练习书法的,为圣地增添了新文化风韵。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王家坪广场,彩虹桥横跨延河两岸,雄伟的毛主席铜像一下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心与心的交融。广场依然是风景独特,人流穿梭。来这里的人们各怀心志,当地人怀着对领袖的敬仰,对红色年代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外地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追思烽火岁月,感悟圣地文化的丰富底蕴。在广场的周边,延中的学生们正在早读,读书声、音乐声、锣鼓声,使王家坪这块宝地散发出新的活力。

胜利广场,这是一个两河和两桥对接的广场,延河与西河交汇,石佛沟大桥与蓝家坪大桥T字形对接,新兴小镇和卷烟厂小区汇成了强大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每天,当太阳冉冉升起时,这里早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广场舞、健美操、武术表演格外夺目。新生活、新气象、新风貌,把延安的早晨装点得分外迷人。

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曾经是一个荒凉的地方。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居住,五大书记都登上过此山,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了精美的诗句。但多少年来,由于山上植被稀疏,道路崎岖,自然灾害不断,很少有人登山,一度被人们遗忘。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果断做出决定——开发凤凰山。把它建成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四面修了直达山顶的石阶道,配套了健身设施。山上经过十多年的封山绿化,风景这边独好。乔灌树、草坪、柏油路、盘山车道、休闲广场,应有尽有。人们在山路上打羽毛球、做健美操、打太极拳,凤凰山成了延安人向往的消闲之地。

早晨,当太阳直射凤凰山时,从四面沟底上山锻炼的人群蜂拥而至,各种车辆停在了半山腰,踏着晨曦的阳光,远处传来歌声、笑声、呐喊声。行走在山间小道,俯看今日延安新貌,心间翻腾着历史尘埃,勾起了对新世纪的憧憬。

无论漫步在延河边,还是逍遥在三山之域,延安的早晨把欢乐、幸福带给了生活在这块英雄土地上的人们。瞧!美丽的延安,圣地延安,生态延安铸起了世纪的丰碑,延安的早晨风光无限,延安的形象流光溢彩。

秋到南泥湾

和圣地延安一样,南泥湾的名字已成为文化的符号,精神的象征。历史在这里铸起了世纪的丰碑,大自然的奇特也赋予了南泥湾更多的神美和传奇。时光流逝,岁月如歌。载着年轮,载着乡情,载着沉淀,把南泥湾的凄美与神往镌刻在我们永恒的记忆中。

一场大生产运动让南泥湾走向了世界,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陕北的好江南”,神奇的热土,神往与心往,总是在我们的内心翻腾。

其实在好多年前,南泥湾就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沿盘龙山而上,茂密的原始森林,数不清的树种,一眼望不到边的天然次生林,给黄土高原增添了多样的色彩,绝美的神韵……

南泥湾最美的时候就是醉人的秋天。秋之韵,金之贵,美在心,情自酿。走上南泥湾的山梁,漫山遍野的金黄,千树万枝挂满了山杏野果,令人垂涎欲滴。不只是枫叶独有色彩,各种树叶争相斗艳,金黄、橘黄、橙黄、绿黄,山峦层林尽染。信天游穿过五颜六色的林海,让凄美的歌声更悠扬。无形中有形,无声中有声。

在汾川河边,方圆数百里,黄土高原特有的平川地貌,在鳞次栉比中大放异彩。所有的庄稼都裸露着自己的躯体,迎风昂头把金黄色呈现在行人面前。那田野间黄灿灿的玉米,金灿灿的水稻,深红色的高粱,迟开的山花,在秋风的吹拂下,收获的果实在我们心中泛起了层层心浪。漫步在林海中的牛羊,更给秋景中的南泥湾增色不少,各种鸟叫和向南飞的大雁也在这时趣闻不断,万鸟群雁把人们的思绪带入无边的想象空间和空灵的境地。

让历史记住南泥湾的是大生产运动,载入史册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里,眼前闪现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面孔,简陋或先进的劳动工具,粗淡又可口的菜肴,让我们对中国军人和中国的老百姓肃然起敬。在烽火连天中,在那悲情的岁月中,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南泥湾拯救了国家,拯救了军队,拯救了人民。原始的工具,原始的劳动,原始的创业,一山又一山,一川又一川,一年又一年,“烂泥湾”成了“好江南”,南泥湾在发展中的神奇变化,养育了中华儿女优秀的子孙们,前赴后继,英勇善战。南泥湾给了中国军队以力量,给了中华民族以力量,任人宰割已成为历史,民族解放的号角声,让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阳湾的稻香,金盆湾的谷香,九龙泉的酒香和水甜,盘龙山的野果。一个个场景,一幅幅山水。不管走到什么时候,南泥湾的风光永远美丽无比,南泥湾的神奇永远激励着我们。

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和人民为南泥湾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退耕还林,以林养林,天保工程,绿化美化,人工种草,保护生态,野生动物的繁育与保护,使南泥湾这个地方更加迷人,南泥湾的秋天更醉人。

我在南泥湾区域里工作和生活了八个春夏秋冬,深知南泥湾景美,南泥湾的人更美。特别是到了秋天,家家户户都把美食捧出来,美酒捧出来,虽然是自产和自酿,但那种真情和真心让人永生难忘,永远怀念。香喷喷的南泥湾大米饭,南泥湾香菇面,洋芋馍馍,野猪肉,野鸡肉,野兔肉,野味加美味,让无数的食客流连忘返。

在劳动的季节里,劳动的号子响彻山川,劳动的场景处处闪现在你的眼前,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南泥湾的老百姓始终拧成一股绳。互助组一直延续至今,帮收队已养成习惯,永不更改。户帮户,人帮人,心贴心,情相连,南泥湾风景,南泥湾品格,南泥湾模范,南泥湾人性大美,震撼着所有人的心灵。你的院子里晾晒着我家的玉米,我的稻场中晾着你家的稻谷,南泥湾农场中的连队,既有村子的感觉,又有军人的气节。在这里没有居心叵测,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鸡鸣狗盗之事,只有朴实无华,只有真情烈烈,只有互助,互帮,互爱,互疼。

南泥湾无须雕饰的天然之美,南泥湾百姓的人性光芒,折射了南泥湾的人文精神。掠过山野的风,溢出大地的情。

有人说南泥湾一点也不比江南差,山水相连,情景相连,情爱相连,美食相连,秋风中飘来的谷香,稻香,水香,土香,让人们在南泥湾中痴醉。美丽的南泥湾,陕北的好江南,喝不够的玉米酒,吃不够的香菇面,听不够的信天游,赤胆忠心,赤子情怀,在大地飞歌中,我们扎在了南泥湾。一座永恒的雕像,一个难忘的地方。

大美南泥湾,秋韵沁心脾。

猜你喜欢

南泥湾延河陕北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南泥湾途中》
《延河之畔》
延河在我心上流
南泥湾开荒志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南泥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