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英文字幕翻译策略的研究
2018-11-14■/
■ /
1.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3.华东理工大学中德工学院
一、前言
(一)背景
随着文化产业不断繁荣发展,外国影视越来越多的走进国门。国内的四大视频网站:搜狐、爱奇艺、腾讯和优酷,都引入了大量的国外影视作品,以美国影视作品为例:腾讯2017年美剧有920部,美国纪录片283部,搜狐2017年美剧192部,爱奇艺2017年美剧589部,优酷2017年美剧750部,美国纪录片707部。另外,单独的美剧在A站有7400集,B站有4000集。网易公开课的英语课堂数量为162,TED课堂数为152。新浪公开课的英语课堂数量是170,TED课堂数为446。伴随着如此多的国外影视产品进入,不可避免的,对于字幕翻译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当前国内许多人开始研究字幕,针对字幕的理论也越来越多。2017年关字幕研究的论文有4576篇。
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更乐意通过以观看一些美剧的形式,在半娱乐化的状态下学习英语,他们观看这些影视作品时,本身就带着一些学习的成分,所以会主观上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去接受这些影视作品的内容。应当看到,普遍上这些人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对字幕的确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不能够完全脱离字幕独立获得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字幕翻译的策略就凸显出来,尤其在内容表达甚至文化传播的层面,不同题材字幕特色不尽相同。
对此,本文照生态翻译理论的标准,研究一下当前英文影视产品的字幕翻译现状。
(二)研究思路
考虑到当前有多种形式的英文影视作品,本文按照题材不同,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作品分别重点讨论,分别是美剧、网易公开课和纪录片。同时,每种题材的作品也不在少数,所以本文研究者分别选取了一个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在生态翻译理论这一视角下,对每一部作品的字幕进行一个深入分析,最后再横向比较,探究其差异性。
二、理论综述
(一)生态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由清华大学著名教授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它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这一理论具体阐述了“翻译适应选择论”对翻译文本的解释功能,一是翻译过程——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二是翻译原则——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三是翻译方法——“三维”(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转换;四是评价标准——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
(二)生态翻译理论的核心
(1)生态翻译学本质上是一个双向选择双向适应的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原文对翻译者的选择。需要翻译的原文具有其本身的文化,同时对翻译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只有专业技能跨过这道门槛的翻译者,才能够进行翻译。而译者必须先做到对原文的生态环境的适应,使得自己本身融入其中,然后才能做到透彻的理解原文,翻译原文。第二个过程,是翻译者对原文的选择。译者的目的是把原文翻译成译文,原文所在的语言文化环境必然与译文的语言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一个优秀的译者,一定会在保留原文主题内容的前提下,将其部分文化进行选择并且加以修饰润色,使之适应译文的文化环境。
(2)生态翻译学在翻译的方法上,主要是通过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这三个维度进行转化:语言维度的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表达形式进行的转换。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很大程度上是体现在不同的表达形式中。译者翻译的重点,就是表达准确,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文化维度的转化,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各自的内涵并将其准确表达与阐释。读者一般不具有相关的文化背景,所以在阅读一些涉及不同文化方面的译品,会感到生涩难懂,这时就需要译者进行文化维度的转化。交际维度的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双语潜在的交际意图进行适应性选择的转换,并在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时所进行的转换。有了文化方面的转化,还要回归最原始的目的,也就是翻译本身所涉及的交流的目的。
三、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介绍
影视作品由于题材不同,其字幕翻译的侧重点必然不同。本质上讲,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商品,其直接目的还是吸引观众,考虑到各自的特色不同,不同题材作品必然会根据其目标受众的特色,详细细化自己的字幕特点,争取提高收视率。接下来,就分别介绍一下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的特点:
(一)美剧
美剧泛指美国的电视剧,主要包括喜剧类、剧情类和连续短剧类等。在我国,收看美剧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CCTV-8代表的电视频道收看,网络在线收看,下载观看以及影碟观看等。其中,电视频道播放大多为国语配音,不在虑范围。自2009年我国广电总局下令禁播网络盗版视频后,网络美剧主要集中在搜狐视频等专门的视频网站。下载观看主要包括BT下载等,特点是资源数量多但质量相对而言较差。影碟观看随着光盘的落寞,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当今年轻人观看美剧,主要以视频网站和BT下载为主。
对于以大学生为主的当代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群体的美剧,其字幕翻译当然以服务这一群体为主。翻译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是娱乐性为主。观看美剧的学习性终究排在第二位,娱乐性在第一位,因此翻译一定是生活化的语言为主。第二是可读性。字幕毕竟是用来阅读的,尽管美剧的字幕大多为人物对话,原文更偏重口语表达,但是字幕大多融入了书面化的特点,便于观众迅速理解其含义。
(二)公开课
本文选取网易公开课作为代表,研究了这一类型视频的字幕翻译。网易公开课主要荟聚了一些国外名校的名师的课堂教学原视频,直接目的是使得观众以此平台来学习专业知识。其受众主要包括的还是学生群体。
网易公开课的主要是讲师现场讲课,进行一个直接的翻译。由于讲师是国外的专业教师,观众主要学习的是他们讲课的内容,而不是语言本身。也正是基于此,网易公开课的字幕可以选择只显示中文而屏蔽英文原文。没有人愿意在一节枯燥的课堂上学习,所以公开课的翻译特色是趣味性十足,为了吸引人的兴趣,甚至会借用一些当下的流行网络用语。
(三)纪录片
纪录片的受众相对而言更广泛一些,主要平台是正规的视频网站和电视台,除了一些专业人士外,很少有人通过其他途径寻找纪录片。观看纪录片的主要目的是开拓视野,所以其字幕的书面化更加普遍。
纪录片的字幕翻译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旁白,以书面化的语言,简洁明了的表达内容,其字幕翻译当然书面化。另一部分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包括被采访的人物等,由于各式各样的人物接受采访,其语言可能存在当地方言特色或者包括许多俚语等,国人没有对应的文化接触很难理解其具体含义。这部分的字幕简洁明了,同样的书面化特色。
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一是观众的主要目的并非学习英语,二是其原文存在方言的现象,就像汉字很难写出一些方言中的特殊词汇,英文字幕也很难写出一些人物的语言,所以精心制作的纪录片一般只有中文字幕,没有英文原文。
四、具体的字幕分析
本文的对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选择代表进行详细探究,分别是美剧《绝命毒师》、公开课《麻省理工公开课:透过摄影感受世界》、纪录片《纽约动漫嘉年华》。
(一)美剧《绝命毒师》
It spills all over my pants. I mean,just… a nightmare.
全洒在我裤子上,简直是痛不欲生。
字幕翻译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即克服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得国人理解原剧的内容,又尽可能反应原汁原味的西方人的文化。这样就需要想方设法把美国的文化转化成我们的文化。我们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或多或少沾一些“文学味”,总习惯说一些成语或者俗语、歇后语、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且中文的博大精深之处在于其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表达说话者的意思。尽管原文是一句口语话的表达,但是翻译采用了一个成语“痛不欲生”,使得观众快速明白此句话的含义,无需多言。该翻译这样一个转化的过程,是由于观众在观看时,字幕把原生语言从听觉转换成了视觉上的符号,所以翻译才变得相对而言书面化。同时要注意到,成语恰到好处的运用又使得翻译具有趣味性,符合其娱乐性的本质。
We’re just gonna stay positive,right?
我们不要这么悲观。
这句话应当放入故事的背景中去考虑。当时是这样的: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之后,我们的主人公Walter White对Jesse Pinkman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出自Walter White之口,我们还得了解,他是一个大毒枭,经营者一个大的毒品组织,统治者许多人,同时也杀过人干过许多犯罪的事。这种人不怒自威,时刻给人一种严肃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从他口中说出的话,都是稳重的。所以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语言的维度,贴合人物性格,使得观众对剧中人有一个稳定的印象。
You’re gonna flood it,man.
把车推河里去,哥们。
抛开这句话的内容不说,我们只说它的表达方式,“把车推河里去”,简单明了,直直白白。再看后面的称呼,“哥们”贴近于中国人的习惯。在华北地区,称呼要好的朋好友或者年龄相仿的男性陌生人通常使用“哥们儿”,加一个儿化音。这里就体现了生态翻译理论中的文化维度和交际的维度,即贴合中国文化,又以交流为目的。
(二)公开课《麻省理工公开课:透过摄影感受世界》
We’re going to have a permanent Camden.
我们将拥有一个永久的坎登市,呵呵。
可以直接看出,“呵呵”是刻意加入的。这句话的情景是教授在讽刺社会阶层时随口说出的,表达个人的不屑和反讽,同时配合着丰富的肢体语言,本身十分幽默。考虑到教授的语速比较快,观众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字幕上而忽略图像的一些信息,所以公开课的字幕直接加上当今流行的网络用语,增加整个内容的趣味性,激发观众的兴趣。
By 1900 all of the able-bodied men and families had left the village and the animal husbandry had ceased.
在1990年前,能干活的人带着家人都离开了,畜牧业也就不存在了。
这个翻译中有一个细节,原句如果直译应该是“体格健壮的人及其家人”,考虑到生态翻译理论中语言的维度,翻译应当靠语言的艺术使得译文作为一个整体,传达给受众一个相对固定的意思。这句话的上下文都是介绍村庄的,在这里翻译时稍稍意译一下,变成“能干活的人带着家人”,即无伤大雅又贴近全文。
This is Akiase,a kid that once had burnt. She’s a ten-year-old girl,who actually lives in the town with her family.
这是Akiase,曾被烧伤的一个小孩。她十岁,和她的家人生活在小镇上。
“她是一个十岁的女孩”直接翻译成“她十岁”,这是由于在交流的维度下,简练的表达能更快地让人理解含义。同时在公开课中,枯燥的内容如果实在无法变得生动有趣,不妨就使其变短,避免观众厌烦。
(三)纪录片《纽约动漫嘉年华》
Gotham’s biggest comic event is comic con,there comes about thousands to sock it up,and middle town means to do it’s very share of business.
纽约最大的动漫活动是动漫展,届时会有数千人来此共襄盛举,中城打算借此大捞一笔。
直观的感受,纪录片的字幕翻译有些过度的追求书面化而导致有些矫枉过正的效果。整个翻译的内容非常严谨,不存在任何的语法问题,严格讲非常的正式。但是正式基于此,导致其娱乐性稍微有所下降,过度的书面化又使得理解时存在一定的反应时间。比如,“届时”这一词非常正式,表明该影视作品的严谨性,如果是“到时候”或者“那时”,则显得生活气息太过于浓重。“共襄此举”这一成语的运用,提高了整体的文学性,但是该成语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反而有些难以理解。可见,书面化翻译的把握需要有一个尺度,以此来作为正式性和易读性的平衡点,但是该平衡点很难把握。
I can’t make any decesion right now.I mean to make it happen. There is no plan B.
我现在没办法做决定。非成功不可,我无路可退。
“Plan B”代表备用方案,在生活中看似已经很常见了,但是翻译在这里把它译为“无路可退”,似乎多此一举,其实不然。生态翻译理论评价标准包括多维转换程度和读者反馈,纪录片的受众很广,为了获得更好的读者反馈,就要考虑大多数观众的素养,稳妥为主。详细的说,就是翻译时偏向保守,毕竟大部分人还是不懂得“Plan B”的含义的,受众不单单是一个小的圈子里的人,更是广大的人民群众。
When it comes to promotion,there is no such thing is over the tone.
宣传总是多多益善。
这里翻译用了一个成语,“多多益善”,同时应当看到,一个状语从句翻译成简单的主谓宾结构,本身是一种简化,简化的过程即保留了所有的原有含义,又直观明了。虽然视频本身没有英文字幕,仅仅几个中文翻译很难使得观众了解原文,但是无伤大雅,因为其主要目的是说明相关内容,具体的语言不重要。也正是基于此,纪录片才使用了最简单明了的翻译。
五、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三种题材字幕翻译的横向比较
(一)共性
三中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来源于纯正的英语国家,都具有浓厚的英美文化特性。因此,所有的字幕翻译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要把西方的文化翻译成中国文化。
生态翻译学的选择是原文对译者的选择,由于翻译本身对英文水平和中文水平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三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制作团队都专业技术过硬,没有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这也是国外影视作品在我国长期传入的一个筛选过程:那些量差、错误多的字幕,都被淘汰,仅仅留下少数的高质量的字幕组。
生态翻译学面临文化维度的转化,以中国观众为目标受众,所有字幕组的翻译工作都是把西方文化转换成东方文化。尽管途径、手段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是便于国人更好的理解原文。
(二)特性
毕竟题材不同,三种影视作品的翻译策略各有不同。
美剧的重点在于娱乐性,其翻译的内容大多为口语话的人物对白,包括一些口头禅,俚语等。也正是基于此,其字幕更多是基于交际的维度维度进行翻译。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使观众迅速明白人物对话,二是尽量贴近口语。矛盾点在于一些口语话的表达更适合听觉系统进行接收,而视觉系统的接收则更倾向于书面化的表达,于是美剧的字幕便在这二者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如此一来,交际的维度进行翻译就显得捉襟见肘,需要从语言的维度出发,在文字的灵活运用上多做文章,使得语言表达形式灵活多样。
网易公开课的字幕更多是从语言的维度出发进行翻译。其重点在于教学,其目的是使得观众能够找到枯燥的理论课堂中的乐趣,但是前提是不更变课堂内容是专业性。专业知识涉及到许多的专业词汇,这些东西是无论如何也要保留的,而这些有恰恰使得观众认为最枯燥的。此时,可以做减法,尽量精炼相关枯燥的语言。同时,公开课对原文做了一些加法,不时加入一些简短的网络流行语,一两句贴切的话语,简短而又有力,使得观众会心一笑,目的达到。一加一减之间,是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同时注意到,出于对专业知识的保留,在文化维度涉及的相关性较少。
纪录片的重点是严肃的传播知识,加之其原文本身就是以严肃的旁白为主,所以其翻译的措辞注重书面化。无论是原版的纪录片,还是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经过翻译的纪录片,都是严肃的,整体性很强。也正是基于此,记录片的翻译更多是基于文化的维度进行翻译:总体上把西方的文化转换成东方文化,具体的一些细节可以忽略,所运用的词语,一般观众能够分辨出含义,但是生活中很少见,给人一种阳春白雪的感觉。这也是其区分于其他字幕翻译的最大的特征。
六、结语
字幕翻译的重点区分度在于把英文原文的特色进行重新整合,使得其符合中国文化这一大的生态系统。但是由于不同题材的作品目标受众不同,其本身的定位也不同,所以翻译的策略也不尽相同。
娱乐目的为主的美剧,翻译特色就是在翻译中尽量借助中国俗语、成语等,尽量做到在以书面化的形式表达的同时不失口语话。传播知识为主的网易公开课,翻译则侧重语言的艺术性,同时做翻译的“加减法”,能增加趣味性的地方一定增加,实在不能增加的,就尽量缩减,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而对于纪录片来说,翻译时就显得高端一些,直接向书面化语言靠拢,甚至有时为了上下文意思能够更好的表达,会有一个深入的意译过程。
虽然不同题材的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策略不同,但其最终目的都一致,就是把西方文化以更易为国人接受的形式转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