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声乐教学新模式研究
2018-11-14■/
■ /
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扩大,让网络远程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因此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满足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需要。那么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声乐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一、互联网对声乐教学的有效补充
声乐教学在音乐学科中是比较难教的一个科目,因为声乐教学缺乏直观性,因此在教学方面以及学生学习方面都存在不小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展示歌唱发现问题,从而改正问题,但是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声乐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艺术感知力,这种抽象的能力并不是通过知识传授可以完成的。因此传统的声乐教学普遍效率不高。
另外,传统声乐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较大限制,传统教学是面对面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而正是这种要求限制了学生的人数,普遍情况下,没有条件和教师面对面的学生就会失去更多学习机会。
最后,传统的声乐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指导,如,如何把握作品风格等。因此教师的讲解就是学生了解一个作品的主要途径,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和新传媒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声乐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创造在线声乐教学,给学生和教师营造面对面的教学环境。
另外,声乐教学中需要学生培养艺术细胞,通知了解大量学术型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引导学生去找相关资料。而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智慧分享和资料共享,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找作品背景和音像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声乐教学的空间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探索声乐教学的新模式
(一)建立以声乐教学为主的教学网站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目前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相当数量的音乐论坛以及音乐教学网站。而这些网站中包含多种学科,音乐理论、器乐和声乐。声乐教学是一项复杂课程,需要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艺术细胞。因此通过互联网音乐网站进行教学,可以实现多学科交叉教学,获得更多的影像、音像资源,另外还有更加丰富的教学示范案例,学生通过网站可以看到国内外多种唱法和技巧,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开阔眼界,形成个人风格。
(二)建立教学平台,引进新的课程形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声乐教学提供在线教学平台、在线资源共享平台以及在线学习经验交流平台。另外,学校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开设慕课、微课等多媒体教学平台。
慕课指的是远程课堂,它可以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学到国内外先进唱法,和名师进行远程交流。
而微课指的是针对课堂教学录制段视频讲解重要知识点。针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录制微课视频,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和课后进行重点学习,从而把大量课堂时间用在练习上,可以获得更多和教师沟通的机会,提高授课效率。
(三)在声乐课程中通过互联网软件进行针对性练习
声乐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声音特点和发声方式,因此如果教师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那么声乐训练就会更加灵活,对学生声乐技巧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等多媒体技术进行集中和针对性训练。
如,现今互联网站上有多种声乐训练软件,可以对学生进行基础声乐训练提供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如,控制气息、发声、音准等方面,学生通过软件学习到基础知识,那么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重复性练习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技巧的提升。
除此之外,学生的练习效果也可以通过多种录制软件呈现出来。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利用网络先进的记录功能,把学生演唱的效果通过网络技术呈现出来,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薄弱地方,并且据此训练学生更高级的演唱技巧,以及演唱中情感投入等深层次内容,促使学生全方位提高演唱效果。
(四)互联网技术提供后会诊式教学模式
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实现即时沟通,也可以打破空间限制。如,教师可以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上设置互动空间,或者开设微信教学平台,QQ教学平台。当学生遇到问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技术询问教师,教师也可以直接快速地进行指正。另外,会诊式教学不仅可以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可以通过网站把自己的练习视频发布在相关音乐网站上,通过互联网和国外名家进行沟通和交流,和其他声乐学生进行学习经验的分享,在这种开放性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极大提升。
总之,声乐教学作为艺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索,搭建网络平台,创建音乐网站,开设远程课堂等多种形式,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等,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声乐教学更加快捷、生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