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电影中的怪兽形象研究

2018-11-14王瑞敏

电影文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暮光大白鲨吸血鬼

王瑞敏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一、引 言

自20世纪初以来,怪兽就出现在科幻电影中,影片《征服北极》中的雪怪是被公认的银幕上的第一只怪兽,雪怪拥有硕大的身体和超强的力量,人们只能用火炮才能制服雪怪。与此同时,吸血鬼德拉库拉的故事也风靡西方影坛,嗜血而生的吸血鬼脱胎于西方古老的传说,吸血鬼在拥有人类外形的同时,也具有十分鲜明的兽性。20世纪20年代,脱胎于神话传说中的怪兽形象——火龙出现在银幕之上,在影片《尼伯龙根:西格弗里德之死》中,男主人公西格弗里德与火龙展开了激烈的对抗,这部影片也开启了西方影坛英雄对战怪兽的叙事模式。在随后的20年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电影市场上涌现出许多由动物变异而成的怪兽形象,如影片《失去的世界》中的巨大蜥蜴、影片《金刚》中的大猩猩等,这些怪兽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形象为原型,依托夸张的方式将其放大、丑化,呈现出令人惊骇的怪兽形象,而这类怪兽形象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着电影特效技术的发展。40年代初,一部名为《狼人》的影片上映,这部影片成为狼人在银幕上的“首秀”,脱胎于民间传说故事的狼人形象与吸血鬼形象一样,因其“人”“兽”兼具的特性成为西方电影怪兽形象中较为特殊的存在。六七十年代,在政治氛围和社会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一类全新的怪兽形象横空出世,其代表影片即为《异形》,在《异形》中观众看到了存在于想象世界中的怪兽,更加巨大的体型、更加丑陋的外表以及更强大的战斗力开启了升级版的英雄战怪兽的叙事模式。

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影坛上的怪兽形象类型已十分丰富,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和典型的形象,如《大白鲨》中的巨型鲨鱼、“侏罗纪公园”系列影片中的恐龙、《狼人生死恋》中的狼人、“暮光之城”系列影片中的吸血鬼家族等。纵观西方电影中怪兽形象的流变,不难总结出“怪兽”的外延,总的来说,怪兽是以自然界中的动物为原型,借助想象力塑造而成的具有怪异、恐怖元素的存在,能够对人类乃至人类社会造成威胁。在早期的西方电影中,怪兽是作为与人类对抗的客体存在的,如果说英雄代表着正义,那么怪兽就代表着邪恶,而影片的主线就是英雄战怪兽、正义胜邪恶。随着电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怪兽已不再是完全失语的客体,在影片中获得了更高的出镜率,同时也承载着更加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本文将聚焦西方影坛上讲述怪兽故事的影片,以“暮光之城”“侏罗纪公园”“异形”系列以及《大白鲨》等影片为重点探讨对象,对西方电影中不同类型的怪兽形象进行研究,解读其蕴含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西方电影中的人物类怪兽形象

作为最早的怪兽形象之一,吸血鬼脱胎于欧洲古老的民间传说之中,本文之所以将吸血鬼纳入怪兽行列,其原因在于吸血鬼并不是鬼,而是兽性被强化和放大的人类,吸血鬼拥有长生不老的身体、超越人类的力量和速度以及对于血和性的旺盛需求。从20世纪初的影片《诺斯费杜拉》到《德库拉的噩梦》《黑夜传说》《刀锋战士》再到“暮光之城”系列影片,吸血鬼的形象经历了明显的转变,早期的西方电影中的吸血鬼大多青面獠牙、冷血无情,成为人类难以抵抗的邪恶力量;近年来活跃在银幕之上的吸血鬼形象开始从丑化走向美化,白亮的肤色、俊美的外表和不俗的修养使吸血鬼电影再次掀起观影高潮,“暮光之城”系列影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暮光之城”系列影片的开篇之作《暮光之城》上映于2008年,在随后的四年间,该系列影片又推出了“新月”“月食”“破晓”等续集。在“暮光之城”系列影片中,人与吸血鬼之间的爱恋成为故事的主线,影片中的男主人公爱德华表面上是一个年轻俊朗、风度翩翩的少年,但事实上爱德华及其家人都是吸血鬼,为了掩盖身世的秘密,爱德华一家过着低调的生活,很少与家族之外的人类密切交往。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独行生活后,爱德华遇到了其命中注定的爱人——贝拉,一场历经波折的人鬼恋拉开了帷幕。在“暮光之城”系列影片中,吸血鬼形象不仅改变了叙事客体的地位,成为影片中的主要角色,而且从爱德华的身世经历及爱德华与贝拉之间的情感历程赋予吸血鬼形象更加深刻的内涵。影片中的男主人公爱德华是一位出生于20世纪初的青年,在垂死之际被吸血鬼所救,遂转化为吸血鬼;影片中的女主人公贝拉也在危急之际被转化成为吸血鬼,延续了生命。无论是一个世纪前被转化的爱德华,还是一个世纪后被转化的贝拉,不仅拥有着人类的记忆与情感,还拥有着超人的力量、速度、智商等,不再畏惧流年的侵蚀和疾病的威胁,这一圆满的结局体现了人们对永生和超能的渴望。

在西方电影中,狼人与吸血鬼仿佛具有天然的不解之缘,作为吸血鬼的对立面存在的狼人也兼具人的属性和兽的特征,正常生活在人类社会中的狼人每逢月圆之夜便会化身为狼。与吸血鬼的银幕形象相似的是狼人的形象也经历了逐渐美化的过程,在《范海辛》《黑夜传说》等影片中,狼人外形强健、头脑相对简单,在化身为狼的时候凶狠而失控;但在近年来的西方影坛上,狼人对自己的控制能力逐渐增强。在“暮光之城”系列影片中,以雅各布为代表的狼人平静地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只有在受到外族威胁的时候才会化身为具有攻击性的狼。在西方传说中,狼人是被狼咬伤的人变异产生的,代表着人的机体的变异和情绪的失控,从西方影坛上狼人形象的变迁代表着人类对自控能力提升、对社会文明发展的期望与愿景。

三、西方电影中的动物类怪兽形象

相比于吸血鬼、狼人等较为特殊的怪兽形象而言,动物类的怪兽形象更多地活跃在西方影坛上,这类怪兽形象虽然始终作为与人类敌对的客体存在,却也隐喻着深刻的现实批判价值。上映于20世纪70年代的影片《大白鲨》,围绕变异的白鲨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海边度假小岛上的惊悚故事:在风和日丽的一天,海岛上发生了失踪案件,在搜救过程中,警察发现了一具支离破碎的女性尸体,并在尸检后得出更为惊悚的事实——凶手是一只人类从未遇见过的变异后的巨大白鲨。在得知大白鲨的存在后,一个自认为经验丰富、胆识过人的捕鱼者自告奋勇出海捕鱼,很快这位捕鱼高手就成为大白鲨的腹中餐,大白鲨的出现使海滩一度陷入混乱和恐慌之中,最终警察与科学家合力用氧气瓶炸死了大白鲨。影片中的大白鲨处于自然之中,其变异代表着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及挑战,而大白鲨对于人类的袭击则指向大自然的惩罚,虽然影片《大白鲨》中大白鲨最终被炸死,但由大白鲨所致的系列海岛血腥事件却成为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警示。

上映于1993年的《侏罗纪公园》开启了“侏罗纪公园”系列影片的序幕,在“侏罗纪公园”系列影片中,由恐龙复活所带来的灾难震颤心灵、发人深省。影片中,以哈蒙德博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从史前琥珀中采集到了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并从其中提取了恐龙的基因,依托生物科技使恐龙复活,在努布拉岛上建立了“侏罗纪公园”。在“侏罗纪公园”中,人们不仅可以透过高强度防护玻璃看到各式各样的活生生的恐龙,还可以与没有攻击性的食草恐龙亲密接触,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侏罗纪公园”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就在“侏罗纪公园”欣欣向荣之际,公园中的电脑控制系统遭到破坏,整个公园陷入失控之中,前来游园的人们成为恐龙口中的食物,恐龙与恐龙之间也开始相互厮杀,最终仅有四个幸运者逃出努布拉岛。在随后的数年间,“侏罗纪公园”系列影片的续集陆续上映,从大闹圣地亚哥到恐龙快速进化出语言功能并实现族内交流,恐龙危机进一步升级,与《大白鲨》中的鲨鱼变异一样,“侏罗纪公园”系列影片中的恐龙失控并快速进化导致的“乐园”变成“地狱”的景象无疑都指向了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与《大白鲨》中怪兽形象的隐喻意义不同的是,“侏罗纪公园”系列影片中被人所造出的史前怪兽还具有一定的宗教教育意义。在这一系列的影片中,科学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赋予灭绝已久的恐龙生命,成为所谓的“造物者”,并通过“造物”来赚取巨额的经济收益。在基督教的教义中,上帝是唯一的造物者,而当人类企图僭越上帝而改变众生命运时,必然遭遇“末日”的惩罚。

四、西方电影中的异形类怪兽形象

除人物类怪兽和动物类怪兽之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影坛上还出现了异形类的怪兽形象,它们以现实中存在的动物形象为原型,通过对不同动物的样貌、肢体、特性的拼凑嫁接,辅之以大胆的想象塑造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异形”系列影片。“异形”系列影片的开山之作《异形》上映于1979年,影片将故事背景置于未来社会,一艘名为“诺斯特罗莫”号的拖运飞船来到塞杜斯星球采矿,在搭载着七名成员和千万吨矿石返航的过程中,飞船收到了来自一颗不知名的小行星的信号。在小行星上,船长达拉斯等船员发现了一艘外星飞船的残骸,仿佛打开潘多拉魔盒一样遭遇了外星异形生物。达拉斯、雷普利等人的到来唤醒了异形,异形附着在船员身上并借助船员的身体快速生长,一只拥有着昆虫外表和爬行动物的尾巴并吐着黏液的异形从船员身上破膛而出,在船舱内开始了血腥的屠戮,最终只有雷普利一名船员得以生还。在《异形》的续集中,异形的恐怖故事逐步升级,人们企图通过培育异形的胚胎来发财致富,无尽的贪欲使人类再次陷入异形危机中。

从表面上看,“异形”系列影片是怪兽与科幻元素的结合,深挖其背后的原因则是社会怪象的折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陷入冷战状态,经济危机导致的失业率快速上升、军备竞赛带来的社会恐慌都使西方社会陷入了一种集体焦虑之中,而影片《异形》的出现正映射了重重难以解决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困境。影片中对人类社会、个体生命产生巨大破坏力的异形生物也成为集体焦虑和扭曲社会文化氛围的艺术化写照。“异形”系列的第二部影片《异形2》上映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时人们刚刚发现并确认了艾滋病毒的存在及其危害性,艾滋病毒能够攻击人类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能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至今为止,人类都无法治愈甚至无法有效治疗艾滋病。正如《异形2》中的入侵异形是来自外星球的生物一样,艾滋病最初产生于人猿性交,这种对于猿类无害的病毒却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在《异形2》中,导演多次采用特写的方式展示了异形体内的黏液与混浊的人类血液,从这一点而言,影片中外形及破坏力使人惊惧的异形正隐喻着艾滋病对人类的威胁。

无论是脱胎于西方古老传说中的吸血鬼、狼人;还是以现实世界动物为原型,辅以想象力塑造而成的各类动物类怪兽;抑或是融入科幻元素塑造而成的异形类怪兽都成为当代西方影坛上备受欢迎的类型化形象。一方面,怪兽形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带来更加新鲜的视听刺激;另一方面,怪兽形象所蕴含的丰富的隐喻意义也成为其艺术价值的主要支撑,这也是怪兽形象常塑不衰、常看不厌的根本原因所在。

猜你喜欢

暮光大白鲨吸血鬼
“吸血鬼”要开派对
真真假假大白鲨
第二章 大白鲨来袭
邪恶的吸血鬼
暮光
杀死一只吸血鬼
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