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好莱坞电影建构的中国工业品形象
2018-11-14张权生
张权生
(贵州民族大学 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好莱坞电影建构与传播中国工业品形象,是一个新鲜话题。中国实现大国崛起以来,中国工业品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引起了美国的恐慌。大肆宣扬美国意识形态的好莱坞电影,持续不断地抹黑中国工业品形象,产生了恶劣影响。
一、抹黑中国工业品形象:误导观众
好莱坞电影喋喋不休地讲述关于美国民众拒绝中国工业品的故事,贬低了中国工业品形象,对观众形成了误导,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工业品技术含量低,质量差,假冒伪劣产品成为公害;中国工业品如同垃圾一般,不值钱。影片《127小时》中,把中国制造的多刃刀具、手电筒说成是垃圾。阿伦在被困127小时以后,决定卸掉右臂以逃生。他开始用刀子割自己的右臂。由于刀刃不锋利,阿伦对着镜头说:“听着,千万别买中国制造的便宜货。我本来想带瑞士军刀来的,这玩意是买手电时送的,那手电也是块垃圾。”影片《卢旺达饭店》不仅贬低中国砍刀的质量,而且还把中国砍刀与卢旺达的种族大屠杀联系起来。乔治拿起一把大砍刀,对前来取货的保罗说:“从中国买的便宜货——每把十分钱。知道吗,我至少能卖五十分。”影片的潜台词是:中国生产的刀具,质量低,很便宜,只能在非洲国家找到销路。这些中国刀具,最终被用于种族大屠杀,有助纣为虐之嫌。
在好莱坞电影中,中国的军火也是质量差、假冒伪劣的产品。影片《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有一个镜头抹黑中国制造的手枪。检察官丹特向恶意证人提问,不料,那位证人突然掏出手枪,对准丹特,连续两次扣动扳机,可是手枪却因发生故障而不能发射子弹。丹特用拳头击倒证人,快速夺过手枪,退出弹夹,转身对马洛尼说:“碳纤维,口径28,中国制造。想杀公务员的话,马洛尼,建议你买美国产的。”这个镜头极力贬低中国军火技术。影片《战争之王》有这样一段场景——字幕:“柏林武器展,1983年。”军火走私商尤里听到叫卖声:“先生,有没有兴趣看看S7地对空飞弹,中国造,过时的型号。用在现代军事战机上或许不行,不过打打商业客机还是挺不错的。850美元而已,等于是送给你了。”中国生产的武器被说成用途不大的便宜货。
好莱坞电影认为中国工业品是粗制滥造的东西,指责中国制造缺乏“工匠精神”。影片《2012》中,西藏的卓明谷刚刚经历了一场地震。一位解放军军官对着群众喊话:“谁能够写?谁能够读?谁能烧焊?”影片意在强调中国工人素质很低,导致中国工业品质量低劣。影片还指出中国仅仅用了三个月就建造了七艘方舟,如此神速以至于方舟载人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故障。
好莱坞电影尖锐地批评中国工业以不正当手段参与国际竞争,这对其他国家十分不公平。中国劳工薪水低廉,又缺乏劳动安全保障与人权保障,企业非法使用童工、无酬加班加点,致使中国工业品成本低、价格便宜。影片《政坛混战》展示了中国“美丽镇”的画面:浓烟滚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烟囱上赫然写着:“年轻人的地方”,表示这家企业依靠榨取年轻人的血汗而发财。工厂内部,一名男童拿着剪刀认真地工作。显然,这家玩具厂非法雇用童工。墙壁上、柱子上都赫然印着红色大字:“工作!工作!努力工作!”另一名男童戴着眼镜和长手套在搅拌绿色的液体染料。戴眼镜的老板向客人介绍成功经验:“薪水低,约50美分每小时;另外,没有关于安全或环境的规矩,所以利润大。”旁边有人怪腔怪调地唱道:“我们挣钱有诀窍。”这个镜头揭露了这家“血汗工厂”依靠降低工资、延长工时、雇用童工、污染环境、缺乏安全保障等卑劣手段来参与国际竞争以挣取昧心钱。
好莱坞电影认为中国工业品“入侵”美国,引起了美国经济衰退。影片《蝙蝠侠:侠影之谜》把哥谭市经济衰退归咎于中国工业品挤占了美国市场。布鲁斯环游世界来到中国,翻越围墙跳进一家仓库,被中国警察抓获。警察命令布鲁斯蹲在墙边,这时影片有一个特写镜头。镜头对准一个包装箱,其上印着“韦恩企业,中国制造”等字样。这是一家“代工制”企业,中国企业为美国企业加工产品。韦恩企业是哥谭市的骨干企业。影片通过这个特写镜头把美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制造的“入侵”。
好莱坞电影片面地夸大美国民众对中国工业品的不信任。影片《摔角王》中的兰迪,依靠大量服用药品以求在擂台上取胜。药品供应商拿出一大堆药品供他挑选。兰迪说:“我可不要那中国货。”兰迪不假思索地拒绝了中国生产的药品。影片意在表现拒绝中国货已经成为美国民众的行为习惯。
总之,好莱坞电影接连不断地编织故事,把中国工业品贬得一无是处,诱导观众拒绝中国货。其目的在于损毁中国工业品的良好形象,以帮助美国货物提高市场占有率,好莱坞电影成为美国政府的帮凶。好莱坞电影善于叙事,故事极具吸引力。贬低中国工业品的意图融会在生动的故事叙述之中,如同盐溶于水。观众如果不加以细心体察,很难发现其险恶用心。因此,观众在欣赏有趣的故事之外,还需要冷静分析潜藏在好莱坞电影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二、意识形态批评:挖掘“症候”
好莱坞电影成为中国工业品形象塑造的“拟态环境”。好莱坞电影建构的中国工业品形象,是鲍德里亚所谓的“拟像”,不等于中国工业品的真实状况。因为,电影是艺术品,是编导人员主观意念折射的结果,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经典的电影理论认为摄影机是一种不偏不离的工具,它能够通过‘具体的现实’来捕捉世界,或者说受孕于那个世界,这种理论显然是反动的。事实上,摄影机所摄入的世界是主导意识形态一个模糊的、无形的、没有理论化的、未经深思熟虑的世界。”编导人员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等左右着主题的形成、题材的选择、台词的撰写等。编导人员可以不遵循现实生活的必然逻辑,只须遵循情感逻辑,可以采取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段来曲折地表现现实生活。好莱坞电影贬低中国工业品形象,显然是以歪曲现实生活的手段来表达编导人员的思想观念。因此,需要深究的是编导人员的这种思想观念从何而来。这就需要运用意识形态分析方法来探究其来龙去脉。
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文化领导权就是意识形态领导权、道德与精神世界的领导权。葛兰西十分强调市民社会的重要作用。市民社会是民间的社会组织,是制定和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源头,依靠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葛兰西把意识形态场域视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文化领导权的斗争比政治权力的斗争更加重要。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强调要区分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国家机器包括政府、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强制性的社会机构,是一元化的整体。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包括宗教场地、教育机构、传播媒介、文化设施等多元化的民间组织。“强制性国家机器‘用暴力手段’发挥其功能,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以意识形态方式’发挥其作用。”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统治阶级掌握了国家机器,必定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占有主动权。控制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更有利于国家机器的运行。二者紧密配合,以便巩固统治阶级的政权。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通过隐蔽的方式发挥更为持久的效用。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把个体询唤为主体。”主体生存于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之中,受到意识形态的规训。主体又是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承载者。阿尔都塞的《阅读〈资本论〉》提出“症候阅读”法,从文字呈现的“表层结构”出发,通过阅读找出隐藏的“深层结构”。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好莱坞以商业电影征服全球,以尽情娱乐吸引大众。但是,好莱坞电影并非只是消遣。好莱坞电影是传播美国意识形态、宣扬文化帝国主义的极好工具。“如今,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时代,当我们提起好莱坞电影,唯一的评价就是:它是无可争议的最知道如何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观强加给全世界的电影。它的世界观,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不只是推广某种生活方式,‘好莱坞制造’更是首先要强加给你一种思维方式。因为美国意识形态已经被彻底地植入好莱坞电影的形式和结构之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甚至已经植根于美国电影的形式之中。”好莱坞电影素来被称为“装在铁盒子里的大使”。好莱坞电影游历全世界,成为文化外交的重要使节,代表美国政府宣扬政治主张,传播美国文化,引导观众向往美国。
三、国家利益之争:遏制中国
王秀丽研究了美国主流媒体建构的“中国制造”形象,发现美国主流媒体关于中国工业品的报道在1992年以后逐渐增多,报道内容多与国际贸易相关:“‘中国制造’的媒体形象经历了一个从物美价廉到廉价劣质的变化过程。”“‘中国制造’的产品形象和中国的国家形象建构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并受到诸如产品质量、中美关系及大众传媒等因素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大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工业生产,越来越多的中国工业品进入美国市场。2009年,中国制造业超过了美国制造业的产值。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工业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益冲突加剧,中美经贸交往的矛盾与日俱增。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亲疏冷热都由国家利益决定。为了保护美国利益,美国加紧遏制中国,宣扬中国威胁论。美国一意孤行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希望别国都成为其忠实的附庸。
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变本加厉地叫嚣中国威胁论。美国对中国横加指责:在新疆、西藏等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在台湾问题上阳奉阴违,妄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在人权问题上发表丝毫不负责任的言论;在中国海空制造事端,公然挑衅,危害我国领海领空安全;在经贸领域动辄对中国进行制裁和反倾销,败坏中国声誉,损害中国利益。
好莱坞电影不断地抹黑中国工业品形象,旨在阻碍中国工业品的促销,也为美国工业品扩大销量大开方便之门。美国人早就熟知形象对于商品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各种形象使自身变成了商品。……形象在竞争之中变得极其重要,不仅是通过识别名牌商品,而且也因为各种各样的‘高尚体面’‘品质’‘威望’‘可以信赖’和‘创新’。形象建构交易中的竞争,成了公司内部竞争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投资于形象建构就变得跟投资于新工厂和机器一样重要。形象服务于在市场上确立一种身份。”马克思关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建立在使用价值的基础之上,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致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在市场上时时发生作用。鲍德里亚进一步指出,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形象、品牌成为重要的消费符号。在物质过剩年代,强力吸引人们的主要是符号消费、品牌价值,而不再是商品本身。品牌消费成为消费者身份与资本的象征,成为自身价值实现的显著标志之一。
一旦商品的形象被败坏,商品的美誉度被损毁,那么,这些商品的销量必定大大减少,甚至可能会血本无归。因此,抹黑商品的形象比毁灭商品本身更具破坏力。
好莱坞电影抹黑的不是某一种工业品形象,而是中国工业品的整体形象,其危害面是很广的。中国工业品拥有的自主品牌很少,还没有类似于丰田、宝马、可口可乐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知名品牌已经树立了独立的品牌形象,超越了“原产国效应”。即使国际知名品牌出现了产品召回事件,也不会影响其国家形象。可是,由于缺乏国际知名品牌,中国工业品常被看成一个整体,即“中国制造”,一旦出现商品的形象危机,必定影响我国的国家形象。我国生产的每一件工业品都尚未超越“原产国效应”,因而都关乎中国形象。好莱坞电影抹黑中国工业品形象,其实就是攻击中国形象。这样,好莱坞电影从经济领域入手达成了险恶的政治目的。
四、形象修复:“中国智造”
好莱坞电影一直没有放弃妖魔化中国形象的顽固立场,以前喜欢妖魔化中国人的形象。例如,以美国文化价值观为参照,塑造了傅满洲、陈查理等银幕形象,把华人塑造为“黄祸”入侵者和异教徒形象,华人形象与邪恶、愚昧、神秘紧密相连。新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偏好妖魔化中国工业品的形象。中国观众应当筑起心理防线,自觉抵制妖魔化中国的行径。
为了坚决捍卫国家利益,中国必须及时修复中国工业品的形象。只有构建中国工业品的良好形象,才有利于中国制造“走出去”,才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与效益。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运用创新驱动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中国制造业走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为了应对全球性的新工业革命,“中国制造业必须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华丽转身;其次,要在境外媒体投放关于中国制造的形象宣传片,提升中国工业品的形象价值。2009年11月,中国商务部组织制作的关于中国制造的广告在CNN等全球主流媒体上播出,虽然时长只有30秒,但是,部分地修复了中国制造的形象。事实证明,修复中国工业品形象,政府、企业要树立信心,抓住主动权,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效益;再次,在影视作品中,要结合故事情节,有意识地塑造中国工业品的良好形象。建构发展进步的中国形象,影视作品责无旁贷。需要强调的是,建构中国工业品良好形象的愿景要与故事情节水乳交融。意识形态表达与故事叙述的无缝对接,寓教于乐,是好莱坞电影的长处,非常值得学习。
中国工业品形象的修复,任重而道远。要运用新闻、广告、影视作品等多种手段,在意识形态领域毫不妥协地展开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以建构与传播“中国智造”形象。中国公民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为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