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戏观”与“类型观”文化异同比较研究
——以中国早期电影和古典好莱坞电影为例
2018-11-14程姣姣
程姣姣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20世纪30年代对于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的研究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点:一方面,步入大制片厂时代的古典好莱坞电影在制度体系及生产质量等方面已然成熟,作为古典好莱坞电影符号性标志的“类型电影”是其创作方法和创作观念,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观念与范式,以及初步成熟的影片类型,它是好莱坞制片制度的产物;另一方面,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产生了大量的具有高艺术水准的影片。“影戏观”作为当时重要的电影理论观念,对当时以及此后的中国电影数十年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发展程度除了自身在艺术与技术这些内部因素外,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都对电影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将二者放置在文化视域下进行比较,更能有所全面的认识。本文中论述的“影戏”是作为断代电影史上的一个艺术范畴来进行讨论。同样,“类型电影”也不再作为狭义的作为“好莱坞电影”的代名词,而是作为一种美国电影创作观念来谈的。
事实上,电影作为一种舶来品传入中国,早期中国电影很大程度上受好莱坞电影影响的。然而,二者在影响关系上的“同”产生了发展过程的“异”,影响元素就是文化。电影的意义之所在是文化的烙印。二者的文化差异从文化背景、观念基础、宗教影响三方面体现出来。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影戏”一词源于中国传统戏曲的影响。戏曲作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艺术形式,其观念深入中国观众心中。1896年8月11日,电影在上海徐园又一村的杂耍游乐场第一次放映,“电影刚刚在中国放映时,人们把这种新鲜玩意儿称为‘西洋影戏’、‘光电影戏’、‘美国影戏’,后来逐渐简化为‘影戏’,成了中国人早年对电影的通用名称……影片放映常常与戏曲、说唱以及文明戏演出穿插在一起。这种茶楼戏园式的放映方式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钟大丰先生认为,“这种独特的放映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欣赏心理和欣赏习惯。它对于中国初期电影创作者和观众群的形成,对于影片内容和形式上许多艺术特点的形成,都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
另外,从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紧随其后的《春香闹学》《天女散花》等,中国最初尝试拍摄的一系列影片都是以戏曲为题材。通过对电影早期称谓、放映场所、表现内容这三方面都反映出中国电影自诞生就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血缘关系。蓝凡先生认为,在去进一步理解“影戏”一词时,应将其作为偏正短语,“‘影戏’作为一个偏正短语,重点是‘戏’,‘影’只是‘戏’的修饰语。”就是说,电影这一新兴艺术形式对于当时的观众来说,只是换了一种呈现方式的戏剧样式,“戏”是核心,源于传统的戏曲,而“影”只是电影作为在技术层面上的一门有别于传统戏曲的表现特征。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兴起之后,“影戏”才被“电影”一词所取代。所以,“影戏”一词极具中国特色,在早期中国电影的拍摄于放映以及接受都受到戏曲观念的影响很深,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密切联系。作为一种文化舶来品,中国电影能够在刚刚接受时就快速扎根并融入本土化内容,从这方面来说,应该说这是早期电影发展的成功与顺利的鲜明标识。而二战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电影工业的繁荣受益于当时美国经济的强盛,好莱坞电影在20年代到40年代确定了世界电影中心的位置:以大规模垄断性企业、制片厂内部分工精细、制片人专权、明星制度为特点的大制片厂制度确立了“类型观”的电影创作方法。类型电影是美国电影工业的产物。在商业温床和电影体制的影响下诞生的。
二、观念基础的差异
“所谓‘观念’是某种类型的电影共同呈现出来的价值观念系统,即影片所承担的主题和社会意义。”“影戏”对于中国早期电影来说是最早的电影理论观念。顾肯夫最早提出关于“影戏”的理论观念。他在中国第一个专业性电影刊物《影戏杂志》上撰写的发刊词中强调电影与戏剧的共同特征,并“把影和戏的关系理解为内容和形式、目的和手段构成的主从关系,提出一种以戏剧为本体的电影观。”影戏观的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影被看做一种戏剧;二是追求思想教化的社会功能效果;三是以戏剧性为情节叙事为核心的表达手段。“‘类型电影’建立在观众与制作者普遍认同和默契认同的基础上,是制片人、观众等共同享有的一套期望系统或者说管理系统。”好莱坞类型电影作为电影工业的产物,其文化基础是资本主义商业性,通过对电影进行类型划分后的批量制作,保证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喜好与年龄的观众群,以获得最大的商业性。
三、宗教影响的差异
中国电影的“影戏观”还集中体现在创作者的个人气质与精神内涵上,从郑正秋的《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到蔡楚生的《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都呈现出一以贯之的儒家文化思想。“艺术的普遍规律一定要和艺术家及其所面对的观众具体的文化及审美传统和现实需要有机结合。”这些作品独具中国特色,将中国观众独特的审美心理与中国本土的传统儒家文化有机结合,使之具有中国民族化。作为典型大众文化的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处处体现着西方以基督教为根基的本土文化的特色。最典型的体现自《海斯法典》的颁布。这部关于限制影片表现内容的审查性法规从20世纪30年代颁布到60年代废止的30年间,严格的把控着类型电影的思想,对好莱坞电影文化的形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宗教影响的差异使得各自的电影民族化风格鲜明,那么对于中国在接受与发展电影的过程中,就使得因其文化的差异而保持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影戏观”是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观念。不同于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创作与批评的理论缺失,也不同于中国话剧发展初期时其理论很长一个时期依附于西方话剧的发展,从周剑云、汪煦昌、徐葆炎等文章当中可以强烈感受到当时的电影人试图建立自己的电影观念所做出的努力。从郑正秋到蔡楚生、费穆,“影戏观”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为一个从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影戏观”发展到今天,除了少量的研究者,似乎这个词已经很少被大众提及了,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好莱坞电影的“类型观”成了今天全球各国电影创作及理论发展的重要观念与策略。这是值得令人反思的。这里通过以上篇幅来梳理文化视域下的“影戏观”与“类型观”,是为了突出异质性,由文化探源开始的异同比较是为了彰显各自的重要地位,更好的去了解“影戏观”在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位置。
[1][2]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3]蓝凡.“影戏”哲学:中国电影史的民族性逻辑[J].民族艺术研究,2013(3).
[4][6]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李慧.历史变迁中的“影戏观”与“影戏论”[J].科教导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