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科学的发声方法
2018-11-14林碧云
林碧云
(吉首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一、歌唱的姿势
“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源泉”。歌唱者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站姿,正确的站姿是歌唱最基本的条件。歌唱者始终要保持全身心自然放松的状态,但不能松垮或者僵硬。人体自然站立,上身放松,下半身稳而不僵硬,使整个身心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两脚站同肩宽,或成丁字型分开站立,支撑点可放在前脚或后脚上,便于歌唱时保持重心。腰部直立,胸部挺起,同时微收小腹,两肩平放向后舒展,手臂自然下垂。双眼平视前方,颈部放松,下巴自然微向后收,不要向前突出。脸部肌肉放松,表情自然。演唱时可以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加入一些动作,但动作要自然,避免矫揉捏造,以免影响舞台形象。
姿势决定了歌唱者的呼吸状态,呼吸状态决定歌唱者的共鸣状态,发声器官以及身体各部位放松与积极的对立关系要把握好。
二、歌唱的呼吸方法
“谁懂得很好的呼吸和吐字,谁就懂得了很好的歌唱。”呼吸是歌唱的动力与支持力。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歌唱的呼吸比生活中的呼吸要吸的深,用的长,是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
胸腹式呼吸是一种科学的用气方法。吸气时,口、鼻同时垂直向下吸气,勿双肩上抬,否则气息过浅会造成胸式呼吸;吸气时还要避免单纯的腹部膨胀,否则气息过深又会形成腹式呼吸,要将注意力要放在腰腹上。呼气与吸气是一个相反的生理运动过程,形成一种互相对抗的力量。呼气时,气息要均匀,要有控制的将气息顺畅的输出,直至乐句的停顿或结束。
胸腹式呼吸的活动范围比较大,伸缩性比较强,为均衡气息、平稳呼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歌唱的发声
声带是发音体,是给基本音的地方,是音源。在歌唱中,经常有人为了追求音量扯着喉咙大声喊叫,这种喊叫出来的声音位置低、喉位高、没有共鸣、声区不统一,缺乏美感,到了高音区也很难再唱上去,即使喊上去了也不好听。
轻声练习训练可以加强声带发声机能的耐力,轻声是测验和练习母音的一种技法。轻声练习可以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撑、稳定的喉头状态、有头腔共鸣的位置。首先是哼唱练习,它是用鼻腔发出“嗯”来练习发音的方法。开口闭口哼唱交替练习,促使声音转换灵活,真假声能很好的混合在一起。声音也会变得圆润、集中,获得头腔共鸣的效果。练习时,声音位置要在鼻咽处,抬起笑肌,打开喉咙,气息要自然深沉且有控制,找到哼着唱的感觉。当哼唱练习能找到真假声混合状态的基础上,使声音慢慢地放出来,集中声音小声唱,合理的运用气息,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在此阶段,切忌不要大声歌唱。小声唱,可以解决歌唱中挤着喉咙唱高音或者高音上不去的问题,对声区的统一有很大的帮助。
沈湘教授在歌唱发声的程序上提出必须按“一腔二气三声音”来进行。“在歌唱发声之前的一刹那,用用“吸着唱”或“惊讶”的感觉将全身的腔体打开等着声音的到来,然后在气息流动的前提下“往下叹”,好听的声音就会自然地产生出来了。”优美的音质是意识作用在肌体张力的协调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歌唱者要深刻理解沈湘歌唱学体系的主被动论,进一步在实践中熟练掌握“一腔二气三声音”歌唱发声的科学程序。
四、歌唱的语言
声乐教育家姚峰表示,朗读与唱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两者在气息、发声、咬字、音韵方面都是一致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朗读没有乐音。
语言是歌唱的核心,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是通过音乐化的语言来表达人们内心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字带声、字正腔圆是基本准则。一切歌唱的技巧都要围绕语言这个中心训练,说着唱是最高的境界。在歌唱时要注意语言的清晰和咬字的夸张。吐字可以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字头要准,字腹要饱满,字尾要归韵。歌唱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对歌词进行分析,并朗诵歌词,吐字、语气都要服从歌曲情绪的变化,去用心领会作者创作时的意图和心境。这是演唱好歌曲的基础和前提。
语言和发声都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把语言与声音相结合,以科学的发声语言为中心,做到以字带声。歌唱者只有对歌曲的内容进行深度的理解,才能有感而唱,唱出自己的风格,从而打动听众。
五、结语
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熟练的掌握各种歌唱的技巧的同时,能灵活地操控自己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声乐演唱能力,科学使用嗓音从而达到完美阐释声乐作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