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与“心”的背离
——网络诗人青衫浪子诗词探赜

2018-11-14

心潮诗词评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青衫浪子诗词

黄 盼

青衫浪子,河北定州人,自幼酷爱吟咏诗词,长而不辍,平时公府捉刀,闲暇临屏创作,崇尚清新自然、真实可感的诗风,创作旧体诗词凡687首(初步统计)。2000年左右,青衫浪子将部分七绝、七律作品自编为《失步集》,发布在天涯论坛。随后又发表《碧水居诗词集》(2010年)、《碧水居诗词集·外编》(2013年)、《碧水居诗词集·三编》(2015年)和《碧水居诗词集·乙未卷》(2016年)等,虽含少量《失步集》旧作,新作亦层出不穷,一时读者云集。苏无名《网络诗坛点将录》评曰:“青衫浪子,诗胜词,俨然超尘。读之如寂寞花开,轻云蔽月。‘微雨一肩春色重’空灵如斯,‘春水不惊双燕远,看花人去已多时’澹泊如斯,‘明年又是春风至,一路花开送汝归’深情如斯,‘蛙声忽住菱荷动,一队白鹅过岸来’野趣如斯……俱自然流畅,空灵可赏。”颇为中肯。笔者试从生存状态的立体呈现、情感历程的多元展示和临屏世界的真切体验三方面来深入开掘青衫浪子及其诗词。

一、生存状态的立体呈现:著遍青衫未有悔,平生负尽轻狂名

“青衫”借指职位低微者,是其现实身份;“浪子”代表不受世俗约束的人,是其理想形象,隐喻其格调与气质,此二者是背离的。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暗示着青衫浪子“身”与“心”的背离,其作品虽时有牢骚与泄愤之语,却并无半点颓废与自弃情绪,始终安贫乐道、不改初心,努力地活在现世,这便是青衫浪子在诗词中所呈现出的生存状态。

(一)理想中的浪子文人

首先,志趣不俗。作为基层公务员的青衫浪子,却有着超脱于世俗的高雅志趣。如《携子春游》其二云:“生平所好是山川,搜尽阮囊空欲捐。幸有春风知我意,枝头一一数榆钱。”平生挚爱祖国的名山大川。又如《我爱夏日长》其四云:“……非为贪杯每相扰,爱君半院紫藤花。”和《水仙》其一:“素影幽芳两绝伦,未曾凌波已离尘。汲来古井一瓯水,种出窗前几瓣春。”借清新淡雅的紫藤萝与超凡脱俗的水仙花,来彰显诗人高雅的格调。再如《乙未年暮春履新有怀》其一:“岁将知命戍沙洲,心外无求境自幽。东郭清流堪濯足,南村浊酿亦扶头。立身应似山中竹,遁世还同海上鸥。莫道地偏无美景,开窗即见好田畴。”其二:“南有河兮河有洲,我行至此复何求。一窗花影市声远,千树鸟声乡路幽。农妇田间锄杂草,村翁垄上挽耕牛。如今我亦为陶令,平居不羡尔封侯。”诗人被调到某偏僻沙洲任职,诗中的“好田畴”“一窗花影”和“千树鸟声”等,表明他并未因地偏路远而心生怨怼,反而乐在其中,并欲效仿淡泊名利的陶渊明,“平居不羡尔封侯”,自己醉心山水,向往田园,过着悠闲自得的雅致生活。

其次,颇有气节。虽然身处官场,青衫浪子并不趋炎附势。如《偶感》:“独向幽寒发浩歌,抚箫拭剑苦消磨。立身应似窗前竹,不附高楼结绿萝。”青衫浪子希冀自己做窗前傲然挺立的寒竹,而不是楼前攀附的绿萝。又如《无题》其五:“柴扉半掩日余晖,山寺流连暂忘归。瓜圃层层承露叶,漆园点点待烹薇。斜阳野鹤斑斓羽,藜杖孤僧破衲衣。一己悲欢何足道,鸡虫争逐与心违。”《无题》其廿一:“醉眼朝天意自狂,惟凭此物涤愁肠。大江浪激危岩裂,古渡烟分暮雨苍。惯向樽前轻富贵,何曾目下有侯王。胸中块垒消难尽,一举千觞兴未央。”理想中的青衫浪子,无疑是铮铮傲骨,宁愿“举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绝不会“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再次,极为自负。尽管职位低微,但青衫浪子对自我期许颇高。如《感遇》:“萧索平生意,疏狂总不羁。苍龙空自许,青眼向谁垂?欲遂男儿志,要为天下奇。将行忽失路,莫效阮郎悲。”诗人欲效仿古人修身治国平天下,成为对国家与社会真正有贡献的男子汉。即使前路茫茫,也绝不会像阮籍一样痛哭流涕、悲伤不已。又如《大鹏》:“大鹏高展翼,来自北溟游。水击三千里,云抟四百州。青天驰野马,沧海溢洪流。下视蓬蒿上,跃腾多学鸠。”理想中的青衫浪子,就像展翅高飞的大鹏,豪情万丈。极为自负的大鹏始终俯视着“水”“云”“野马”“洪流”等自然万象,当看到斑鸠竟在蓬蒿上不停地跳跃扑腾,试图模仿自己飞翔的样子时,恐怕心中自负感更甚。

(二)现实中无奈却很努力的“文吏”

其一,官阶低微却恪尽职守。作为基层公务员,撰写公文可谓日常工作之一。尽管这个过程枯燥乏味,但青衫浪子依旧坚持写到深夜,遂有《深夜加班写公文烦乱不已,偶成》十首。正如苏无名《网络诗坛点将录》所评:“《加班偶成》十首,兴到之笔,纯泄烦恼耳。亦能收束,优然而道之。”笔者深以为然。诗中如“今夜案头还捉笔,为谁高调为谁夸”(其三)、“诘曲聱牙君莫笑,官腔从不似人言”(其四)和“天下文章一大抄,问君何事苦推敲”(其七)等确含抱怨与自嘲之意,但纵观整体,诗人能缓缓收敛自己的牢骚之语并最终回到写公文的过程,体现了其无奈却又非常努力的一面。又如《历险记·序》所言:“某重点工程用地,为当地村民所阻,余受命前往协助疏导,不想险遭百余人围攻,几成群殴之势,无奈狂奔返回。”惊魂未定的诗人并未在乎自己的荣辱,更无对民众的愤恨之言,而是心系民生,急匆匆地向领导谏言:“群情何汹汹,必定有缘故。经年野外居,岂不畏寒暑?宜先体民心,于事或可补。”认为应该先查明当地民众始终反对拆迁用地的缘由,不料“领导忽大笑:汝心一何固!险境始脱离,尚为彼回护?……汝之千万言,皆为书生语!”心中虽很努力地为民众争取切身利益,无奈官阶低微,换来的是无情训斥和奚落。

其二,久未升迁仍洁身自好。对自我期许颇高的青衫浪子,曾经梦想“欲遂男儿志,要为天下奇”,但现实是他在基层公务员任上十余年却不得升迁。已到中年的诗人始终洁身自好,工作之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读书、习字与诗词创作上。如《岁晚题梅》其七:“蜗居斗室足容身,四壁书香未觉贫。借得邻家梅几树,相看又是一年春。”有人评曰:“其胸识别是一家春,真乃有读书人安贫乐道的境界。”可谓一语中的。又如《2014年岁末述怀八首》其五:“书癖生成未易除,人情世态两萧疏。光阴虚耗八千日,不过寒斋一蠹鱼。”再如《自寿》:“岁华空掷卅年余,才子声名浪得虚。击柱堪夸胸有志,弹铗每愧食无鱼。日埋文牍如笼雀,夜伴孤灯似磨驴。两袖清风一担月,长安虽大不容居。”时光匆匆而逝,但步入中年的诗人并没有沉浸在颓废与自弃情绪中,而是选择过着安静清贫的书斋生活,“裘马扬扬堪白眼,朱门虽阔不曾趋”(《有感》)。

其三,独立思考,敢于言说。青衫浪子诗词集中涉及时事的作品,如《感时》四首中的《有感美侦察机撞毁我战机事件》《生挽贪官张某》和《下乡》,分别对当时国家与社会的重大事件如撞毁战机、官员腐败与下乡作秀等做了如实反映。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的诗人,对这些现象进行了一针见血的讽刺与揭露,真实可感,读完令人瞠目结舌、怒火中烧,诗中议论亦包含了诗人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和敢于言说的勇气!又如《惊闻汶川地震,并遥祈平安》:“万心争向汶川驰,蜀北孰摇天柱危。百姓何辜遭此劫?九州无处不低眉。吞声倍感父兄恸,垂泪深知总理悲。遥祈军民同勉力,此时只恨未相随。”“吞声”一词暗示了当时身处灾区的父兄和总理的悲痛,因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能无声哽咽。而《观网上某照片有感》:“道旁行者亦鼻酸,以袖掩面不忍观。宝马牌照六相联,车轮碾过血迹斑,农妇横尸路中间。衣衫褴褛攥紧拳,乱发遮面怒目翻,一靴远飞人群边。……”记录了贫苦的老妪被宝马车撞致死的情景。诗人以极其愤怒的口吻将年老困顿的农妇与撞人后仍妖娆安闲的贵妇进行对比,在强烈谴责肇事者的同时,对老妪怀以深深同情与叹息,二者形成的巨大反差,无疑震撼着读者心灵,显示了青衫浪子浓郁的悲悯情怀。

综上,青衫浪子梦想着做一名志趣高雅的浪子文人,过着潇洒雅致的生活,但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可贵的是,诗人并未因这种差距而自怨自艾,反而更加努力地活在现世。即使官阶低微,仍恪尽职守为民众的切身利益四处奔走;尽管久未升迁,却始终不愿趋炎附势,公务之余便享受清静安贫的书斋生活。虽然明白一人之力十分微弱,但对国家与社会的重大事件时刻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言说的勇气,具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二、情感历程的多元展示:细把心愁,绾做相思扣

纵观青衫浪子诗词,相思怀人类题材的作品大约百余首,除了部分作品对象不明,多数则是追忆其貌美清纯的初恋女友梅,而身边贤惠朴实的结发之妻和活泼可爱的幼子亦出现在诗人的笔下。从作品中可以看出,青衫浪子十分珍爱老妻和幼子,却又对“爱情”难以释怀,故而会生发“身”与“心”的背离之感。

(一)追忆貌美清纯的初恋女友

青衫浪子在追忆初恋女友的作品中大致使用直接述说和次韵古人两种写作手法。前者如《感旧》曰:“……回首忆初逢,丰姿何楚楚。最爱浅笑时,贝齿洁如瓠。天然画不成,眉似新月妩。秀发欲齐腰,明眸秋水贮。喜着素裙裾,回身轻欲舞。……感我殷勤意,相誓不相负。……旧事俱渺茫,而今各嫁娶。岂无倾慕者,怜君似我否?性情久刁蛮,何人堪呵护。最喜着时装,薪资可宽裕?与我俱嗜辣,夫君可同趣?女儿今几岁,容颜可肖母?纵有千万言,叮咛向谁嘱。痴念从无悔,狂心不可驭。一从君去后,云水随孤旅。世途多崄巇,岁序有寒暑。岂无意中人,谁似君相慕。……镇日人酩酊,思君无旦暮。……”这首五言诗共65句,述说了诗人与初恋女友相逢、相知、相恋、相伤、相别以及相思的全过程,结尾“各自守平安,相知毋相聚”的祝福和承诺,说明了青衫浪子把初恋女友作为一段最美好的回忆存放在心底。后者如《次韵苏曼殊〈本事诗〉》十章,近代苏曼殊的《本事诗》写于他剃度出家后第二次去日本时的一些往事,讲述了已是僧人的苏曼殊割舍情缘、放下心中所爱的痛苦经历。青衫浪子选择次韵苏曼殊的《本事诗》,或缘于其相似的情感历程。如《七夕》:“河汉迢迢一水盈,朱栏久倚不闻笙。我今亦有牵牛恨,了却相思未了情。”《初识》:“低吟锦瑟忆平生,还似当年初识卿。淡淡春风吹绿袖,纤纤素手弄银筝。”皆为追忆往日初恋。

(二)记录妻贤子聪的温情家事

青衫浪子诗词中表现温情家事的作品数量并不算多,却都颇为动情。如赞美身边贤惠朴实的结发妻子的作品《春节下厨偶成》:“韭绿椒红喜气浓,齐堆春色到盘中。老妻知我无厨艺,唤取身前学剥葱。”春节期间,喜气洋洋,贤惠的妻子早已开始准备可口的年夜饭,而诗人却才开始学剥葱,字里行间透露出妻子的贤惠与诗人的欣慰。又《携子春游》其一云:“千顷新苗绿浪翻,一波未静一波喧。小儿不识垄间物,拍手欢呼到草原。”可知青衫浪子还有一位活泼可爱的儿子。现实中的青衫浪子,已拥有一个幸福温馨、其乐融融的美好家庭。

表面上,已到中年的青衫浪子对二十年前的初恋女友“残心已冷,情肠忽热”(《次韵黄仲则〈绮怀〉序》),但实际来看身边贤惠的妻子和乖巧的儿子早已填补了他内心的空虚。因此,青衫浪子一面“细把心愁,绾做相思扣”,把初恋女友当作最美好的回忆存放心底;一面很努力地活在现世,陪伴着自己的发妻和幼子。

三、临屏世界的真切体验:久做天涯客,未安身与心

“临屏”是网络诗词创作的特有现象,即按照规定的题目、格律,在一定时间内对着电脑或手机的屏幕直接完成。青衫浪子公务之余临屏寄情、创作诗词,这段时间应不少于10年;又《寄友》之《千僖年贺岁并寄隐秀、天涯网友》可知,至少在2000年前,他便已开始了网络诗词创作。他曾担任天涯论坛“诗词比兴”版主,于2010年元旦辞去。这种业余生活方式以及特殊的“诗词比兴”版主身份,使得他的诗词创作及传播与网络有了密切的关联。网络不仅可以传播作品,同时成为他唱和网友、触发情思的媒介。然线上的交流唱和、品词论诗并没有完全消解青衫浪子内心深处的孤寂落寞,正如他在《2010年元旦辞天涯“诗词比兴”版主感怀》所言:“久做天涯客,未安身与心”。

(一)线上作诗的热闹畅快

在青衫浪子周围,聚集了一批写诗填词的作手,形成了一个诗词活动的网络小圈子。曾经身为网络版主的他,也经常与这些有着共同雅趣的网友互动。在内容上,有寄赠,有唱和;在形式上,有步韵,有用韵,有直接借用,如《临屏》二首之一中“绮罗丛里恣狂惯,阅尽春风人易倦”,注释有“借网友凤凰句临屏作”之语;甚至还有与网友合作,如《浣溪沙》《破律生查子》《醉花阴·从杭州回到扬州》等均是与半弯合作而成。在网络世界里,青衫浪子与网友不仅诗词唱和,也探讨诗词,如《有寄》所言:“夜深人静后,花好月圆时。一曲东风破,隔屏共论诗。”天各一方的志同道合者,出于对诗词的热爱,在夜深人静之时,面对电子屏幕畅所欲言,实现“天涯咫尺一颗心”的理想。另外,青衫浪子也会为网络上的诗词创作活动所引发而产生创作欲望,如《次韵黄仲则〈绮怀〉》16首小序称:“清人黄景仁曾作《绮怀》诗十六首,网人每和之。浪子不肖,临屏技痒。况复哀其不伤,怒其不艳,忽忆及平生所亲睹亲闻几个异样女子,残心已冷,情肠忽热,次韵亦戏成十六首,自诩顽艳轻薄之处庶几无愧前贤,大笑掷笔。”又如《用四支韵应孟依依比诗招亲擂》四首同样是青衫浪子因网络而激发的创作欲望:当年孟依依比诗招亲一事,网上盛传,轰动一时,好事者多参与其中,以博美人芳心。

(二)线下独处的落寞孤寂

长时间临屏与诗友互动,或创作,或论诗,或唱和,俨然已成为青衫浪子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诗词创作的一种常态。“夜半临屏戏问君”(《甲申中秋之夜寄灰灰》)、“万里临屏遥相贺”(《戏笔为网友孟浪寿》)、“久坐晶屏前,茶凉浑忘饮。亮起小企鹅,夜深知未寝”(《临屏》其一)等等,就是这种生活的真实写照。有时独坐电脑前,没有网友们你来我往的酬唱,也没有热火朝天的聊天,但思绪万千,涌上心头,一如浪子所言“枯坐屏前百感生”(《春夜有寄》其一),当此之际,悲从中来,于是有作:“落拓平生倍觉哀,人间无处遣悲怀。空阶立尽月光冷,凌乱风中不见来。残心一片万丝缠,诗未成名病未痊。今世幸逢君与我,他生梦到此生圆。”这类诗歌不同于那些寄赠唱和之作,它流露出了浪子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悲凉,大有“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的落寞与感伤,如《水调歌头·感旧》其五:“向屏前,堪笑我,为谁痴。几番纠结成病,不痛是何期?”本以为网络上的“诗词比兴”版块便是旧体诗词爱好者的理想王国,不想网上的繁华热闹终究无法排解现实的苦闷忧郁,反倒徒增些许烦恼。

因网络的便利,诗人拥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好友,线上论诗唱和,线下饮酒品评,诗词创作王国仿佛繁华热闹空前。而现实中的诗人始终无法安放自己疲惫而又敏感的身心,夜深人静之时,空虚寂寞之感顿时席卷全身,致使诗人的内心更加荒凉。以上种种皆暗示了青衫浪子“身”与“心”的背离。

青衫浪子是一位有理想、有情怀,还有诗情、诗怀和诗才的网络诗人。一部青衫浪子诗词集,直面“人性”而不做作。不管是反映自己的生存状态,还是涉及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历程,多表现普通人的情感,真实可感,始终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而其“临屏诉衷情”的活动更让我们真切体验了当今网络诗词创作的热火朝天。在青衫浪子的理想中,他是一位志趣高雅、过着轻松惬意生活的文人,貌美清纯的初恋女友常伴左右,公务之余在天涯论坛中与诸网友频繁互动。然现实生活中的他,却是一名久未升迁的小吏,貌美清纯的初恋女友不过是心底的一段回忆,网络诗词的创作亦未能消释其灵魂深处的落寞孤寂。在青衫浪子的诗词中,我们明显察觉其“身”与“心”的完全背离,故而作品中杂有激愤、牢骚之语。但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是为民众四处奔走、具有家国情怀的“无名小吏”,还是用心陪伴发妻幼子的“一家之主”,又或是与诗友热烈互动的“版主”,当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时,青衫浪子没有颓废与自弃情绪,反而更加努力地履行责任,活在现世。另外,青衫浪子虽未能在网络诗词创作中安放身心,但他的网络诗词创作经历及成就颇值得探讨。例如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将传统的诗词唱和继续发扬,从而激发大众的传统诗词创作热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传统诗词作品,以及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更好地传播传统诗词等问题,都颇令人深思。当然,这已不是本文所能述及的了。

猜你喜欢

青衫浪子诗词
孔雀真丑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浪子心声
山中问客
浴火重生的浪子
诗词之页
青衫逸
谁的青衫负了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