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阳敲铁骨 掷地带铜声
——张恺帆诗词刍议

2018-11-14吴化强

心潮诗词评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同志诗词

吴化强

张恺帆(1908—1991),安徽无为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新时代。张恺帆同志生前曾先后担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政协主席。离休前后,兼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诗词学会、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等,是一位著名诗人、书法家。在安徽境内,他的诗词书法流传很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喜爱。

在张恺帆逝世以后的1996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张恺帆诗选》。2008年底,由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主管的安徽省江淮诗书画研究院牵头,联系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和省文联等相关单位,举办了“纪念张恺帆同志诞辰100周年”会议,并出版《张恺帆诗词研究》专集。笔者当时参与了编委工作和会务活动,后对恺帆同志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以前在报章杂志或文化场所,经常见到他的诗书作品,那次专题会议,更显其诗词风采。

张恺帆的诗词具有个性和共性。个性是曲折的人生经历,造就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超迈的艺术思想;共性是革命道路上锻炼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无私无畏精神。研究学习张恺帆诗词,能清晰展现当年人文历史的真实画面,也能对于了解当时和他有关的安徽政治、文化、教育、民生等方面提供帮助。现在主要引用《新华文摘》1997年第10期,俞乃蕴《张恺帆铁骨铸诗魂》文章中的几首诗词为例,综合其他材料,进行如下评析。

他的诗词饱含尊师笃学的真挚情怀。张恺帆青少年时代受过良好教育,汉语言文字功底扎实。他七岁始在私塾求学,后来师从吴凤楼先生。这是一位诗书画造诣颇深的旧时穷儒,怀才不遇,贫困潦倒,常借酒浇愁,醉后泼墨挥毫。年幼的他在老师身边耳濡目染,习字吟诗。为表达对吴老师的敬爱之情,曾作七绝《赞塾师吴凤楼醉后挥毫》:

雅爱吾师好杜康,醉时走笔更锋芒。

前朝多少真名士,翰墨千秋带酒香。

此诗格律谙熟,笔墨与情志畅达,诗味同酒韵芳香。描述自己喜爱的老师好喝酒(杜康)。借名酒概指,以衬托人物雅量。开笔“雅”字突兀,而又彰显品位。第二句紧承首句,抓住所写对象酒后挥毫的醉态,使人物刻画生动形象。第三句迂回转折,发挥联想,采用比兴手法,把心中尊敬的老师和诸多前朝名士相提并论。结句时空广阔,情志高昂,让老师的精神个体融入到民族的文化集体之中,使其文化形象与诸多名士一起得到永恒。可想而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程度,和对传统文化的顶礼膜拜。由此,奠定了作者以后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不懈追求。

曹孟德有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属于名酒。而这位吴老师生计窘迫,不可能喝得起。也许,作者把非常普通的酒,偏偏说成酒的代名词“杜康”,以突出吴老师的“真名士”风采。欧阳文忠曰“醉翁之意不在酒”也。然而,诗酒结缘,千古有之。诗仙加酒仙的李白唱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似乎为饮酒正名,使圣贤留名,不在忧愁寂寞。多么沉重的话题,被谪仙人说得如此潇洒,怎不令人拍案惊奇!此刻,拿出张恺帆七绝中的三四两句,对照李白的上述两句,细加品味,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况且,其豪放程度,仿佛比李诗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不同的是,李太白为“袒护”自己饮酒大开绿灯;张恺帆则赞美老师挥毫而大动吟怀。

此作第四句“翰墨千秋”乃固定用语,“秋”字又和“酒”字虽然音调不同,但韵母完全相同,读起来音节少变化、欠丰富。如把“秋”字改为“年”字,既没有破坏愿意,又使整句朗诵起来语调更加丰满,富于变化,铿锵有力。对此,原安徽省政协专职常委方一清同志曾赞道:“此诗思想内容朴实,情真意切,文笔流畅,起承转合有序,格律规范,出自十至十一岁的学童笔下,实属难能可贵。”显而易见,诗人应该具有童心和童真,才能有童趣,才能有天合之作。苏轼云:“天真烂漫是吾师。”

他的诗作表现出坚贞不屈的共产主义信仰。张恺帆长大后参加了革命队伍,一度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3年冬,由于叛徒出卖,他不幸被捕,关在上海龙华监狱。得知革命进步人士被集体枪决后,他用铅笔在墙壁上方写下《龙华悼念死难烈士》:

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

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读罢此作,不妨做个假设。在这首诗的前两句后面,如果不求押韵的形式,接着鲁迅诗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收束,再来品读,思想逻辑畅通,毫无阻隔之嫌。或接上陈毅诗句“此去琼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收笔,也显得酣畅淋漓,大气十足。从此看来,思想家、革命家们的诗学脉络是心有灵犀的。诚然,君子和而不同。由于内容需要,恺帆同志的后两句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乃由慷慨激昂,转入无限深沉。第三句暗转,引出结句。桃花鲜艳,血肉通红,是自然放彩,又是形势因素。托物言志,天衣无缝。由于当时的龙华监狱地处上海西南郊,龙华古镇早以“桃红十里”闻名江南,彼时触动了作者突发奇想,面对残酷现实,一挥而就,写下了这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光辉篇章。格调沉雄内敛,蕴涵意味深长,读之令人一咏三叹。贾梦雷先生说:“恺帆同志一生与诗为伍,与诗为友,与诗为伴,从青年时代起,他写诗就不是一种消遣,而是一种心火的喷发,灵魂的呐喊,精神的必须。”

这里引发一段故事。书中记载,恺帆同志当时被关监狱中,睡在双人架子床的上铺,此诗用铅笔写在墙上的位置较高,敌人没有察觉。解放后,我军清理监狱时发现了。因为没有署名,萧三同志主编《革命烈士诗钞》,误为烈士遗作入编其内。当他得知作者健在时,特意致函向安徽省委工作的张恺帆道歉。恺帆同志复信说:“我是幸存者,能获烈士称号,当不胜荣幸,何歉之有?”可见恺帆同志的豁达风趣。据说这首监狱诗,后来震动全国文坛和诗坛。

他的诗作与革命历史事件紧密相连。恺帆同志情系家乡,于1946年秋,将要随部队北撤时,面对家乡父老,吟出《北撤巢湖舟中》:

帆影湖光夕照寒,三军挥泪别巢南。

寄声父老须珍重,共把离愁化火山。

首句描写湖光帆影,在秋阳晚照下频添了几多寒意,为第二句挥泪告别作出铺垫。一个“寒”字,表现军民鱼水情深、难舍难分的惜别场景。第三句自然转折,“声”由“泪”来,情殷殷意切切,寄语父老乡亲倍加珍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结句抒发了正义之师必然胜利的坚强信念。共把离愁别恨,被迫撤离的满腔怒气,化为人民革命的胜利,就像火山爆发一样的冲天之势。这是何等气魄!此为点睛之笔,其造境奇特,似肇始于庄子“怒而飞”的鲲鹏之势。

此为庄子美学思想和诗学精神在风云变幻年代里的天然化合。刘熙载云:“诗以出于《骚》者为正,以出于《庄》者为变。少陵纯乎《骚》,太白在《庄》、《骚》间,东坡则出于《庄》者十之八九。”有人说革命政治题材的诗难以写好,那就看你是否找到了变通化合的良方,是否找到了触动心灵的支点。而当时局变幻之际,即便有了心灵的触动,谁又敢冒政治风险,说出事件真相呢?

他的诗作与民间苦难生活息息相通。建国后到了1959年,当时的“共产风”已让广大群众苦不堪言。张恺帆通过实地了解民间疾苦后,写下五绝《访贫问苦》:

建国十年长,黎元尚菜糠。

五风吹不尽,惭愧吃公粮。

《新华文摘》刊载:“五风”指当时所刮的“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作品记述浮夸年代错误路线给人民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鲜而罕见,作者对黎民百姓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情到自己很愧疚的地步!这是一首非常难得的悯农诗。他目睹农民惨状,忠心顿作痛心,义胆化为诗胆,直面现实,忠言逆耳。因此作者丢了乌纱、挨了批斗,吃尽苦头。屈子有云:“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不怕自己遭殃,只恐国家败绩。叹息掩涕,哀民多艰。这就是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爱民情怀。张恺帆这首五言诗,也具有这样的伟大精神与骇俗诗胆。为此,安徽诗人徐味说:“古今诗人,哀民生多艰是一样的,遭逢不幸是一样的,忠贞不悔也是一样的。”笔者认为,恺帆同志敢说真话,坚持真理,心系群众,宠辱皆忘的高尚品质,对今天的党员干部很有教育意义。现在研究恺帆同志诗词,就是要学习他敢于直言的骇俗勇气,不计得失的清刚骨气,崇尚真理的浩然正气!只要一句“惭愧吃公粮”,留在当今社会,鞭辟入里,发人深省。

恺帆同志忠实代言人民疾苦,无私无畏。在那个特殊年代,他敢于针砭时弊和政弊,言为人民之所言,而又遭获刑,后作《被诬狱中随感》一首:

神差鬼使到无城,为报真情获罪人。

五十一天伤乱箭,万千张口说曾参。

无心偏惹“三还”恨,有口难吹“七字尘”。

北望都门泥首拜,不难化骨见忠贞。

曾任安徽省政协办公厅主任、现为安徽省诗词学会副会长俞乃蕴先生发表在《新华文摘》的文章中诠释:“这里说的‘五十一天伤乱箭’,是指挨斗51天。‘三还’恨,是指吃饭还原,住房还原,自留地还原。‘七字尘’是指‘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帽子。”第四句所说的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人之一,品格高尚,春秋时有与同名者杀人,诬其所为,最终澄清。张恺帆以此引喻自己是被他人诬陷的,终将还原清白。此处用典含蓄,表达自我修养,因而质朴情真,坦露性灵。性灵大致与性情相等,即诗人真情的抒发。袁枚说:“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恺帆同志此作是身处逆境的真情告白。讲真事,说真话,道真情,一切为了黎民生活,忠心耿耿而蒙冤受屈。仿佛他的心里在滴血。诗的尾联,已身陷囹圄的他,还翘首拜北,如此忠诚于国家,笃信于中央,令人叹服!尼采说过:“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回看忠诚,《离骚》用血写成,今读这首七律也是用血写成的,因此都将永不褪色。1962年,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中监委副书记钱瑛,在安徽干部大会上宣读了这首诗。

他的诗作敢于直指党风腐败。改革开放后,时代发展迈上快车道,国家建设日新月异。但也有一些不良作风显现出来。恺帆同志对腐败现象深表忧虑。其《随感》诗曰:

改革势头诚大好,党风腐败究堪哀。

劝君少把支流比,质变多从量变来。

作品体现了一位老革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反映作者对严明党纪、反腐倡廉的由衷提醒。诗中第一句赞成改革方略,第二句则对腐败表示堪哀。分设一“好”一“哀”,使两个不同性质却又紧密相联的事物形成鲜明对比。第三句由他人之意转化规劝箴言,引出饱含逻辑思辨、具有哲理意味的第四句。烘托作者直面现实社会,担心党风变质的忧虑心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人们都懂,何况“支流”的危害呢!所以恺帆同志的忠告,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原中共宣城市委党校副教授庞自雄先生说:“这种富于哲理的警句,真有字字千钧、发聋振聩之力。”

敢于针砭腐败的诗歌唐代也有。例如杜荀鹤《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胡城县在今天的安徽阜阳西北。杜荀鹤通过两次县城的亲历见闻,揭露封建吏治腐败的危害性。客观上能使读者看到,越是人民痛恨的官吏,越是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用。这也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悟。与张恺帆此类作品比较起来,其艺术风格的相同点是质朴自然,不事雕琢,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感人至深;题材内容的不同点是恺帆同志敦促党风廉政;荀鹤前贤关注群众怨声。他们站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对于腐败的忧患意识是一致的,敢于揭露社会弊端的胆量也是一致的,因而都具备了警世醒人的艺术效果。

苏东坡说:“汝要学好诗,功夫在诗外。”那种只在前人堆里寻章摘句,没有生活真意,缺乏时代信息,不愿或不敢为群众说话者,是写不出好诗的。今天有些人,不敢说真话,可能不是缺少文化底蕴,而是害怕得罪人,缺少的就是胆量。董仲舒有云:“可贵者胆。”唯有诗胆,才有诗魂。即无私无畏,披肝沥胆,爱国爱民的诗歌灵魂。

张恺帆常以书法表现诗词,诗书擅名。他的诗词灵魂孕育了书法之美。善于书写自己创作的诗词而享誉文坛的,往往是艺术大家。这样的艺术大家自古有之,传播久远,常使后人景仰和怀念。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张恺帆同志离开我们已有二十多年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许孔璋先生的诗作《纪念张恺帆革命前辈诞辰一百周年》写道:“龙华囚客倚窗吟,寂寞家园梦里春。戎马关河全国土,铁肩道义拯黎民。挥毫渤海千重浪,题句黄山第一峰。化鹤归来忻指点,滨湖商厦耸层林。”此诗把革命家、诗词家、书法家张恺帆同志的一生作为,情趣旨要,社稷胸怀,用区区五十六字总结性地概括进去,层次分明,高屋建瓴。尤其颈联大气磅礴,气象万千,读之令人亢奋。表明恺老是书法名家,也是著名诗人。曾作《渤海归舟》《到黄山经玉屏楼到光明顶》诗词书法。泼墨使渤海掀浪,吟诗成黄山主峰!诗词、书法,每每二次创作。越有难度,越显作者智慧。但以诗词为精神统领,无不产生独特魅力。

时任安徽省委秘书长李明俊同志认为:恺老之所以受到大家尊重,是因他的人格魅力使然。他在人生道路上成功与挫折并存,成功是一大亮点,挫折也熠熠生辉,互为因果,相得益彰。豪情与悲壮集于一身,构成了恺老完整的人格形象。诗词是他党性和人格魅力的艺术升华,通篇闪烁着正义二字,其中感染力最强的是他不向邪恶和淫威屈服的硬骨头精神。读了《张恺帆诗选》,使人感慨,令人鼓舞,让人增添了维护真理、伸张正义的信念和勇气。

但愿这个新时代,涌现更多像张恺帆一样的同志,既是人民好公仆,又是诗词艺术家。为官可以写诗,写诗可以为官。这样,既带头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使社会风气更加清正。就让经典诗词艺术的灵魂,插上伟大中国梦的翅膀,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散落于神州的大地中,滋养黎庶,启迪后昆。至此,评罢恺帆同志的诗词,化用唐代李贺的《马诗》句云:“向阳敲铁骨,掷地带铜声。”

《新华文摘》俞乃蕴文章。

《张恺帆诗选》,安徽文艺出版社。

《张恺帆诗词研究》,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猜你喜欢

同志诗词
纪念焦裕䘵同志诞辰100周年
诗词里的节日
沉痛悼念何鲁丽同志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FOR YOU, O DEMOCRACY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向雷锋同志学习
一句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