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跃童心珠玉响,诗飞博爱一天情
——读胡跃飞先生诗词

2018-11-14刘礼君

心潮诗词评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诗人

刘礼君

胡跃飞先生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他从小学习优秀,在校属文,多得老师奖励。他十分喜爱读书,其挂角之志,刺股之为,令人钦佩。他在柳营练枪之余,在机械修理的闲暇之时,手不释卷。可谓一位“读书破万卷”的自学者。我不敢夸他“下笔如有神”,但胸罗锦绣,而“辞程才以效伎”,(陆机)每有佳作。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杜甫),天地化育万物,墙头始露红杏。由于胡先生“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其诗词歌赋成就卓著。近年来,在全国诗词大赛中,多有夺袍之誉;在联苑逐鹿中,每突隽拔之秀。诗论亦有建树,中华诗词学会曾多次邀请他参加全国中华诗词研讨会,广州《诗词》报曾多次发表他的诗词论文。

蒙胡先生垂青,抄来50首近作诗词,付我读赏。50首就数量而言,微不足道,从艺术魅力而言,大有叹为观止之感。是所谓“豹睹一斑,犹多蔚色,凤觇片羽,总是吉光。”

人尝云:诗,是人的喜悦;诗,是人的悲哀;诗,是人的愤怒;诗,是人的梦想;诗,是人的追求。我读胡先生的诗作犹见如是。这是诗人的情感,在胸中激起的波澜,是诗人心声的流露,正能量的标示。

从诗是人的喜悦看,如《水调歌头·朱日和阅兵》二首,尤见诗人的随喜之心。其一云:

基地大旗卷,红柳正毵毵。建军佳节前夕,统帅喜登坛。检校三军英概,细察五年成果,势盖众山岩。换羽添风采,全赖治军严。 剑何锐,瞰东北,指西南。山河大好,宁让纸虎视眈眈?边境不容侵扰,宝岛不容分割,万壑响雄谈。卫国功争立,洒血也心甘!

其二云:

不待秋风起,列阵伏天来。六师塞上云集,迷彩好雄哉。不畏晴沙发烫,不畏强风增热,汗水挂双腮。捧日丹心烈,铁血壮形骸。 挟紫电,护红帜,踏黄埃。阴山也欲跟进,英气卷蒿莱。地上战车潮涌,天上战鹰雷迅,人尽道王牌。神箭未弦脱,群鼠已先哀。

这两首词道出了诗人的四种喜悦心情。

诗题名“朱日和阅兵”,词取“朱日和”地名为题,我以为具有一种特殊的含义。黄生曰:“诗中用地名,必取其佳者,方能助色。读来便觉风秀。”(仇兆鳌《杜诗详注》)“朱日”,红日也,“和”,人和也。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乃“得道者多助”也。中国共产党在“人和”中,建立一支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军队,几十年来日趋强大,国家经济发展已跻入强林。“统帅喜登坛”,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基地”阅兵,同官兵在沙场头顶烈日,身被飞沙,这在我国和平年代的军事史上,实属罕见。充分展示党的领导的英明伟大,纵有夷狄觊觎染指我国的大好河山者,也只能望而生畏,不敢妄动。是为一喜也。

在两首词中尤其突出了一个“雄”字。“三军英概”“势盖众山岩”,雄也。“六师塞上云集”“列阵伏天来”,雄也。“挟紫电”(宝剑),“护红帜”,“阴山也欲跟进,英气卷蒿莱”,雄也。“山河大好,宁让纸虎视眈眈,边境不容侵扰,宝岛不容分割”“万壑响雄谈”,雄也。“地上战车潮涌,天上战鹰雷迅”,雄也。其正义之师的雄风,威武之师的雄风,跃然纸上,无不见诗人的喜悦之情。二喜也。

有“不畏晴沙发烫,不畏强风增热”,“捧日丹心烈,铁血壮形骸”,“卫国功争立,洒血也心甘”的将士。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使全国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能安稳地追圆复兴华夏的中国梦,能不有随喜之心吗?三喜也。

“剑何锐”,“人道尽王牌”,“神箭未弦脱,群鼠已先哀”。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已步入军事强国之列,其王牌利剑之亮,不逊色于世界警察。可谓“箭未发而人已坠马”,其龙城飞将“不教胡马度阴山”,勇于拒敌于国门之外的英风烈概,跃然纸上。四喜也。

《阅兵》的第二首,起句“不待秋风起”。其字面上是指阅兵的时间,是在秋风到来之前。从另一面看,却有一种忧患意识。“秋风”一般指萧瑟之气。“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飞”(汉武帝《秋风辞》),着“不待”二字,点明了曲突徙薪防患于未然。“秋风”,在这里是一种隐患的代言词。也是一种借义的双关语。又“列阵伏天来”,“伏天”在这里有双关之义。一、“伏天”犹暑天,三伏天。二、伏,有向下之意,且音谐“覆”引申为遮盖之意,即“覆天盖地而来”,形容气势磅礴。“列阵”,喻军容严整。“伏天”是谐音双关。双关,是一种语言技巧。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语义的联系,构成一语多义,以增加语言的容量,犹显语言的含蓄美。袁枚说:“诗含两层意,不求其佳而自佳。”(《随园诗话》第75条)

“朱日和阅兵”词,可谓是一种隐喻的笔调。其“阅兵”是在特殊时间赋予特殊的意义。台湾的蔡英文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搞隐形台独,台独分子日益猖獗。因此,三军统帅习近平“不待秋风起”,深入柳营阅兵,且检阅台的背面隐现出台湾总统府的画面,清晰地警告台独分子,切莫妄想分裂祖国。

读这两首词,当读到“不待秋风起”时,竟联想到杜甫的一首诗:“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已收滴博云间戍,欲夺蓬婆雪外城。”(《奉和严郑公军城早秋》)诗意是赞赏严郑公用兵神武。开元年间,他收复了吐蕃占领的滴博城,势欲进取吐蕃割据的蓬婆城(蓬婆,即蓬婆山,亦名大雪山,故有“蓬婆雪外城”之云)。

杜诗、胡词均以“秋风”起兴入诗,且都是维护祖国的统一。杜诗作“欲夺”,胡词作“不容”,即“边境不容侵扰,宝岛不容分割”。其决心与气势较“欲夺”更进一层。由此可见古今诗人的心灵是相通的。更说明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几千年来,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国家不受侵犯的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伟大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反分裂,反侵略,全民族休戚与共。应该说,正是这盘根错节,才“盘固”了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美丽家园。

诗人的喜悦还有。如《江城梅花引·赞中国女排里约夺冠》词云:“技惊里约赞声扬。响当当,硬梆梆。中国加油,一扣喜如狂。又见国歌欢奏处,旗升起,羡姑娘,够亮堂。”

这一段听来洋洋自喜,读来琅琅爽口。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声画妍蚩,寄在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这些只是词的艺术魅力。但我感到,诗人不是在按谱填词,摆弄文字,编排合拍。更应该说是诗人内心喜悦的流淌,欢心跳动的声响。

又如《水调歌头·访监利柘木乡育秧工厂》词:“不再育秧叹,秧育已非难。眼前座座工厂,运作尽婵娟。良种安排上架,肥料配方入里,喷水注清泉。温度都调好,新翠到时看。 呈秀色,挂珠露,好新妍。秧机相竞驮走,插绿万村田。省了几多钱币,闲了几多人力,台上斗歌欢。梦里农皇道,真是活神仙。”

这首词,是诗人用喜悦的心情,春光的金钱,像针神一样,在细腻地绣织现代农业科学种田的美丽画面。

“不再育秧叹,秧育已非难。”现代农民掌握了科学育秧的方法,当然“秧育已非难”了。过去,农民吃过团年饭后,就要考虑明年的秧脚田(秧苗田)如何整理。把年一过,就要“荷锄觇泉脉”(王维《春日田园作》)了。寻找水源把泥土泡软,把最好的农家肥积攒起来,去施到秧田里。农谚:“好酒好菜留女婿,好肥施到秧田里。”这是因为秧苗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秧苗的好坏,也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好坏。农谚说:“妻好一半福,秧好一半谷。”农民当为“育秧叹”。

“眼前座座工厂,运作尽婵娟。”现代农业育秧已经是在工厂里进行,不再为天气的阴明,风雨的冷暖不定犯愁了。且劳动强度减轻,可由年轻的小姑娘们轻松自如地操作。婵娟,美好貌,也用以指美女。《桃花扇·传歌》:“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

“良种安排好,肥料配入,喷水注清泉。温度都调好,新翠到时看。”此段描述得非常细腻。且育秧人操作从容,有条不紊。精选的良种放入育苗的架上,根据秧苗的长势,按配方合理施肥,秧苗所需的雨露,用喷雾器实行人工降雨,调配好适合秧苗生长的温度,且定时察看其长势。

再看下片。其秧苗壮实嫩绿,十分喜人,且用插秧机插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快了插秧的速度,几天内千村原野一片翠绿。现代化农业生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农民也有了休闲的时光,他们走上台来,欢歌漫舞,歌颂党的惠农政策。这种景象是陶渊明所理想的“桃花源”。在这里,作者还借“农皇”之口,夸他们“真是活神仙”呢!

这种把农业生产描述得如此细致的诗作,坐在斗室里是无法想象的。这与诗人的经历和深入细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诗人出身农村,又从事农村工作多年,对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有着特殊的感情,看到现代化的农业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了生产率,其喜悦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古人云:“人禀七情,应物斯感。”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其人际关系是生活的基调。如有亲人,同事,或为了人民,或为了国家或因病等而逝去,人们就会感到悲痛,并以不同的方式,寄托着哀思。钟嵘《诗品·序》云:“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凡此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我读胡跃飞先生的几首哀挽词,犹感人泪下。

如《水龙吟·缅怀“女飞”——金孔雀余旭》:

空中数载翱翔,风霜未损娇模样,金盔生彩,红星增色,笑从脸漾。立志精飞,一声呼啸,云霄冲向。忆马来西亚,芭蕾巧秀,桂曾摘,英姿亮。 载誉不须嘉奖,却连称、要争强项。排云驭气,加钢淬火,再光凤榜。舞者还当,高扬秀发,刀尖愿往。问如今,孔雀屏开何处?在蓝天上!

读这首词,如果我们撇开“缅怀”二字,从文字上品味,完全是在叙述余旭这位空军飞行表演队的女飞行员,翱翔蓝天的娇模样。她头戴金盔,红星映日辉彩,月华般的脸蛋,不时地漾起甜蜜的笑容。在飞机的呼啸声中,英姿飒爽地冲上云霄。回想起她在马来西亚的比赛表演,就像跳芭蕾舞那样灵巧秀美,从而一举摘桂。她虚心进取,志争强项,勇于挑战高难度,力争为祖国再增光。这简直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小姑娘,活脱脱地站在我们的面前,又有谁还愿意去看那悲哀的“缅怀”二字呢?

这首词在诗人的精心构思中,以乐写哀。正如王夫之在《薑斋诗话》中所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是因为,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把情绪推向方向相反的两极,从而形成了最大的感情“落差”,情绪间的波澜幅度也就越大。这对于诗歌作品的欣赏来说,就更容易收到惊心动魄的效应。

词的歇拍,结得更为巧妙。“问如今,孔雀屏开何处?在蓝天上。”这一问一答,从字面上看,谁说英雄余旭已逝?“在蓝天上”,一语双关。作为飞行员,她的生涯就是“在蓝天上”翱翔。作为逝者的魂魄,在人们美好的祝愿中,已“在蓝天上”为神为仙去了。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中说:“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是“情之所至,可以死,可以生。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又如《苏幕遮·写在“东船”遇难的日子里》,三首其三的结尾部分云:“相送归魂,泪水车难载,小玥如花三岁届,切莫惊她,一副娇眠态。”

这一段结尾与上一首词笔调同出机杼,也是以乐写哀。“相送归魂”仅四字,说出了生离死别的万般无奈和万分沉痛心情。这一罹难事件震惊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苍天在哭泣,寒风在嚎啕,长江在流泪。这种悲天悯人的惨痛,其泪水何以车载船装呢?李清照仅一个人的愁绪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玥如花三岁届,切莫惊她,一副娇眠态。”我们诧一听,分明是慈母倚在小玥的摇篮边,唱着催眠的摇篮曲,岂是诗人的如泣如诉?小玥这“一坛原封的酒,一个未完成的理想,一颗正待燃烧的心”(《蕾》,邹荻帆),却被那冰冷的水吞没了。诗人这一笔触,非触诗人一人之心,而是万人之心。

马克思说:“义愤造就诗人。”诗,是人的愤怒。在社会上,由于一些不合理或非正义的行为,激起了诗人愤怒,其本然之情有着鲜明的爱憎和强烈的正义感。在这种感情的冲动下,秉笔直书,犹见其义形于色,挥斥风雨,荡涤人心。

如《夜闻安倍政府强行通过“改禁”愤而有作》:

一霎萧萧白发多,因闻解禁获通过。苍龙广造凶锋露,黑社频参鬼魅讹。南海抱团谋染指,东溟夺岛暗操戈。月光今夜清如水,泼向钢刀带恨磨。

这首诗,其义愤之情直抒胸襟。把亡我之心不死的军国主义的阴谋嘴脸披露无遗。从诗题看“夜闻、强行、解禁”等语,说明自安倍上台以来企图复活军国主义的言行,令人寝食难安。着一“夜”字,犹显诗人关心事态的警惕性极高。

“一霎萧萧白发多,因闻解禁获通过。”解禁,犹放虎归山,为害极大,使诗人一时间急得白发都增多了。尤见其愤慨之情。“苍龙广造凶锋露,黑社频参鬼魅讹。”苍龙,即祸害人民的凶神。1935年毛泽东在《清平乐·六盘山》词中说:“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苍龙,指日本帝国主义(据公木注)。此诗用义亦同。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才把这条苍龙缚住。如今安倍企图放它出来,重新“广造凶锋”,进行战争讹诈,爱好和平的人民岂能答应吗?黑社,即日本的靖国神社。鬼魅,即东条英机等战犯。

“广造凶锋”之事,要从历史上日本的“浪人”(后又称倭寇)说起。公元1333年日本内乱时,因“承久之乱”,镰仓幕府被瓦解,一些地头(武士)失去了封禄,离开家主四处流浪,是为“浪人”,一时多至十万之众。他们除少部分人从商外,大多数到处杀人抢劫。并南下流球群岛、台湾、彭湖及我国沿海的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福建、浙江等地大肆抢劫财物,杀害我国军民达数十万人。自宋末到清朝魔影未灭。日本明治时期(1857-1912)大部分浪人被召为军队所用,充当侵略我国的急先锋。他们在侵华战争中的种种罪行罄竹难书。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将这条“苍龙”缚住。今安倍妄想“解禁”苍龙,岂不让人惊心。

“南海抱团谋染指,东溟夺岛暗操戈。”我国的海疆辽阔,资源丰富,日本等外域国家无不垂涎三尺觊觎“染指”。他们怂恿我国海洋的邻国,制造事端,好从中渔利。安倍明火执仗地搞夺岛演练,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安倍的心中,未必只想夺取钓鱼岛?我国与日本的交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特别是自清代以来,每每上当,屡屡吃亏。对安倍的言行岂能坐视不理,等闲视之?

“月光今夜清如水,泼向钢刀带恨磨。”“今夜”是诗人提醒人们早作准备,趁着月光把迎战来犯之敌的钢刀磨快,若等到明天就迟了,就会重蹈北洋水师的覆辙,祸及万民,遗恨千古。因此结语故有“带恨磨”云云。

再如《念奴娇·潜江浩口镇护学英雄秦开美赞》,这首词写女教师秦开美,面对歹徒劫持学生,她勇敢地去当人质,解救学生免遭伤害的英勇事迹。热情地歌颂了秦开美英勇护雏的大爱美德,并号召发扬光大。

词的开头“我当人质”四字,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一个没有爱“生”如“子”的教师,哪来如此义勇之举;一个没有义愤的诗人,怎能写出如此惊人之句。我以为这是诗人义愤的怒涛,是慈母爱心的本能。

词的下片转入抒情,云:“通报学习真该,潜江可借,常把乾坤洗。洗出劲松千万树,都带中华英气。枝扫阴云,叶排雾障,干举凌霄志。浩然之口,唱红荆地燕市。”

这段抒情文字,借“潜江”市名,尺水兴波,放飞大爱之理想。其想象丰富。借潜在的江水去洗亮乾坤,浇翠劲松。其枝,可扫除阴云,使长天一片蔚蓝;其叶,可排除雾障,使人间空气清新;其干,可托起学子的凌云之志。这一段与其说是在赞美松树的风格,倒不如与其说是在赞一位人民教师,甘当人梯的美德。他们为祖国培养人才,用尽了全身之术(枝、叶、干),唯独其根属于自己,仍扎在神州大地。“浩口”亦为地名。诗人驰骋想象,比喻为“浩然之口”亦暗喻为新闻媒体,宣传歌颂教师秦开美“我当人质”的大无畏精神。更使我们看到人生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这首词的艺术可以说是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

书须“善读”方有益。读书多不等于知识多,更不等于各方面能力都很强。一个人能力的提高,一部分得益于书籍,一部分得益于实践,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方法不对头,思维没跟上,日日与书为伍又何益?以为多读了几本书就可以包打天下,成为“万能之士”,那可真是冤枉了书籍。那种以为读了几本书就必须达到某种效果,万一不如意就迁怒于书籍的人,我看还不如别去读书——书可担当不起这个罪责。

尝有云:诗,是人的理想,诗,是人的追求。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是诗人的襟怀与情操。这在胡先生的诗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如《水调歌·谒武当山》:

云外金光闪,梦里紫霄宫,杖藤千里来谒,迎我有清风。不愿缆车飞送,但愿芒鞋细量,印上最高峰,足下白云涌,耳际早钟洪。 六百载,号玄岳,有殊功。祖师问我求啥,从不为穷通。惟冀清波早送,水井家家灌满,北地郁葱葱。上善信能遂,殿宇换新容。

武当山在湖北的西部,为我国道教的圣地。谒,作谦辞为请见,进见之意。这里谓游览观光。“云外金光闪,梦里紫霄宫。”来到武当山下,遥望紫霄峰上的金顶(即金殿)高耸云外,金光闪闪;紫霄宫云雾缭绕,恍若梦中所见。我扶杖不远千里前来造访,迎接我的是一片清风。“清风”这里寓有道家的清虚之境,善风之化,也暗指“清风”“明月”二道童。

“不愿缆车飞送,但愿芒鞋细量,印上最高峰。”从字面义谓:我不愿借助缆车送我上山,我愿意徒步上山,一边走一边浏览山色奇石。将自己的脚步印于道家的清虚之境而登上高峰,更为畅心。缆车,是为游客代步上山的工具。芒鞋,草鞋,此处指普通的鞋。这一段可谓诗人个性的表白。他不愿像《红楼梦》中的薛宝钗那样“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临江仙·柳絮》),只凭自己的实力,以脚踏实地的步履,一步十寸地“印上最高峰”,才显得人生的意义。联想到诗人在诗词创作道路上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是最令我佩服的。前面叙备,他热爱读书,他没有上过名牌大学,也不是中小学教师,而是一个行政机关的干部,用流行语说是“草根诗人”。他凭着自己的实力,创作了许多佳作,且在当今诗坛上连连获奖。这岂不是“不愿缆车飞送,但愿芒鞋细量,印上最高峰”的真实写照吗?苏轼《晁错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足下白云涌,耳际早钟洪。”当登上紫霄峰的金顶,回头下看,白云却在足下涌流,耳边传来了紫霄宫洪亮的晨钟。我想诗人此时听到的,决不是吕蒙正的“饭后钟”吧!

词的下片,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词云:

祖师问我求啥,从不为穷通。惟冀清波早送,水井家家灌满,北地郁葱葱。上善信能遂,殿宇换新容。

来到金顶拜谒,祖师问,君此来何求?答,我从不为个人因穷而求神灵保佑显达。我唯一的愿望,是求神灵将此五龙捧圣之磨针井中的清水,早点送向下界,把我国缺水的北方浇得稼禾秀美,树木葱茏。我深信神灵能遂我愿。百姓一定会给神灵重修宝殿,再塑金身。也可理解为作者乞求祖师将武当山下的“丹江水”按时送向北方,这才是“上善之水”,才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湖北人民的“大爱之水”。

由此可见,诗人的理想和追求是何等的高尚。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从以上喜怒哀乐的篇什中,我们看出,诗人胡跃飞始终不是一个“胜事空自知”(王维《终南别业》)的现实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一个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血肉相连的代言人。他立足于社会和生活的土壤,“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把自己的理想和褒贬憎爱,融合在诗歌的艺术形象里,跳动着时代的脉博,洋溢着人间的大爱。无论是浪漫主义奇特奔放的《水调歌头·谒武当山》,写意传神的“女飞”和“小玥”;还是现实主义刻画入微的《青玉案·小俩口插秧》,优美细腻的《水调歌头·育秧工厂》等,都能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胡跃飞先生几十年来含英咀华、折红拾翠,在当今诗苑中写亮了绚丽的一叶,也写亮了人生绚丽的一页!

门外谈诗,愿方家不为献芹而哂。

猜你喜欢

诗人
诗人的书画
访谈:和诗人一起进入诗歌的梦
诗人的书画
诗人的书画
鼓励他活得像诗人和孩子
诗人的书画
最帅的诗人
“诗人”老爸
愤怒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