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2018-11-13邹修明
邹修明
作文教学是一项费时费力的事情,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地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思维的花朵,托尔斯泰说:“我们的想象就像阳光,有了这个阳光,在生活的土地里,种子才能发芽、生长、结果。”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何等的重要。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指导学生写好富有想象力的作文,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通过编写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故事创作是国外作文训练中很受推崇的训练方式,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仍然怀有童心,仍然喜欢读童话、听童话、写童话。因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写童话故事,借此培养他们想象能力,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指导学生写童话故事,首先要组织学生大量阅读中外童话作品及科普书籍,让学生对童话这种体裁特点形成感性认识。其次是引导学生观察各种事物,努力感知,丰富积累,垫高想象的基点。最后帮助学生捕捉事物中所蕴含的美,把各种事物赋予人的语言、动作、情感、意识等。
让学生进入童话世界,首先可以让他们从称呼上对事物进行人格化,如“太阳公公”“月亮妈妈”“星星宝宝”“风婆婆”“雨姑娘”“青蛙小姐”“蛇外婆”“牛伯伯”“马叔叔”。再让他们编织故事,使这些故事既符合童话的特点,又合乎科学的道理。通过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了普遍的提高,不少优秀的作品也出现了。
二、挖掘实物、图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中国人特别具有想象力,而且情感特别丰富,常常把自己丰富的情感附着于具体的事物,用来表达人的品质、意志、道德精神等。如苍松翠柏、梅兰竹菊、花鸟鱼虫等,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意志品质。这些都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结果。但是,我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没有拘泥于这些已有的形象,而是充分调动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
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已有表象借助文字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可见,中学生想象作文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这些已有的表象储备,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如面对一棵松树,我让学生首先说说松树的特点,然后由此展开想象,学生的发挥可谓丰富多彩:“松树参天耸立,坚守岗位,让我想到镇守边疆的战士。”“松树的不畏严寒,任劳任怨,让我想到了奋战在艰苦岗位上的那些普通劳动者。”“松树没有漂亮的外表,但它不与百花争艳,让我想到那些信念坚定的人们。”“松树毫不吝嗇地献出它的脂液、松子和枝干,让我想到那些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们。”“松树是鸟儿们栖息的地方,让我想到家的温暖。”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对这些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具有象征意义的散文。
三、利用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诗歌语言表意与小说、散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跳跃性,语言序列存在着许多的断裂和空白,这些断裂和空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也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例如杜牧的《赤壁》一诗就给我们留下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半柄断戟是怎样留下的?通过这半柄断戟你能想象到当时怎样惨烈的拼杀场面?磨洗辨认后知道是三国时的遗物,这给诗人带来怎样的思考?东风给了周瑜怎样的方便?如果不是这样历史又将怎样发展?从“铜雀台”你知道了曹操怎样的生活作风?……通过这些问题,教师既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又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深层理解。
又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给我们留下哪些想象的空间呢?一是杜鹃鸟,相传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通过这个意象,可知诗人对好友的前途和命运有着怎样的担忧。二是王昌龄要到贬所必经的“五溪”,到底怎样的荒僻和险要。三是明月是怎么成为诗人的替身的,表达了诗人怎样和情感。这首诗本身就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还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学生自然也可以伴随着李白的这一轮明月,展开想象的翅膀。
四、通过续写和扩写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续写就是接着原来文章的思路,通过合理的想象,重新写成一篇与原文有联系,但又相对独立的文章。对开拓学生的作文思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而言,续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
想象贵在合理,这个“理”就是生活的逻辑性。进行续写练习,先要做好写前准备,最重要的准备就是熟读原文,做到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透彻理解,充分把握全文的旨意。如《孔乙己》一文的结尾写道:“孔乙己喝完酒,又在别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地‘走去了。”这里可以设计一个续写训练:孔乙己将去向何方?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学生的续写可谓千姿百态:有的写孔乙己是为了逃避掌柜那十九个钱而外出谋生,三年后又回到鲁镇,变得斯文起来;有的写孔乙己经过努力,终于考取了举人,当上了县长,并和丁举人打得火热;有的写孔乙己得到好心人的支助,一改前非,自食其力……可见,学生出于对孔乙己的同情而不想让他死去,但这和原文的主题、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以及孔乙己自身的个性特征不相合拍。经过指导,有学生这样写道:“长衫主顾对掌柜说:‘我在破庙里看到了一个大虫豸。掌柜知道说的是孔乙己,冷冷地说:‘你们说的是孔乙己吧,他这是活该。这话被一群孩子听到了,他们一窝蜂地向破庙跑去……看到孔乙己冻得瑟瑟发抖,就抱来稻草给他盖上……第二天孩子们又去了,发现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样的续写既符合原文主旨,在“残酷”之中也给读者带来一丝暖意:孩子们的行为是孔乙己当初的善良之举得到的回报。
扩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有利途径。扩写的特点在于“扩”,它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充分调动表象贮存,通过扩展情节,充实内容等,把原文扩写得更完整具体、更生动形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中故事情节,设计扩写来提高学生作文的想象力。如《故乡》中的“闰土看瓜”、《木兰诗》中的“十年征战”、《社戏》中的“偷豆”等,都是很好的扩写材料。根据这些材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围绕中心扩展情节,保留与原文中心联系密切的语句或段落,在扩写中培养想象力。
总之,想象作文的指导,功在平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和想象训练。想象作文动笔前的指导,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指引学生想象的路径和角度,引导学生相互启发,诱导想象。教师要肯定学生新颖独特、别出心裁的想象,鼓励学生大胆虚构、积极幻想,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