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视域下新媒体影像作品的艺术化价值表达探析
2018-11-13李慧
李慧
【摘 要】 本文基于高校思政教育视角,选取微纪录片为例,对新媒体环境下影像作品如何实现国家话语、价值塑造的藝术化表达进行探究。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更倾向于碎片化、快餐式信息获取,与面向高校学生调查所呈现的短时间、点播式偏好一致。微纪录片作为新媒体风格的影视艺术文化样态,在传播上具有其独特优势。近年来,诸多优秀的微纪录片作品问世,这些作品从结构安排、制作技术、意义讲述各方面,都展示出微纪录片在书写国家话语和塑造社会价值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新媒体影像;微纪录片;价值表达;高校思政教育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升,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便携式电脑等移动终端广泛普及,“新媒体”的概念已然从对一种媒介形态的表述,演化为一个时代环境的命题。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新媒体的高时效与碎片化,使微博、微信、微电影、微纪录片等各类“微”文化普及于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催生出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形态与价值表达路径。
结合多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网民长期较稳定的以青年群体为主,青年时期是价值观最终建立的关键时期,无疑,新媒体文化环境对青年生活方式、思想认知都在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的影视文化作品接受习惯
优化影视艺术作品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书写方式,最终目的在于优化其思想、文化、价值观的表达力和影响力。受众的接受习惯与偏好是决定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艺术作品接受习惯的实证调查,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对高校学生接受心理的认识,进一步将影视艺术价值表达与学生的接受认同进行整合,提高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效果。我们以所在学校为样本采集基础,采取线上、线下发放问卷及个别对象深度访谈的形式,围绕学生的互联网使用习惯、新媒体观影习惯进行了解。
在问卷调查环节,针对学生个人平均每周自由上网时长,33.33%的受访者选择10-20小时,占比最高,选择0-10小时和20-30小时的受访者分别占29.63%和25.93%,选择30小时以上受访者占11.11%。在调查的问题设置中,我们向受访者说明了这一时长并不包括使用互联网完成必要的工作、学业需求,由此可见,学生实际使用互联网的时长还将远高于目前所选。
针对多选题“除应用型需求外,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进行浏览时,您倾向选择的浏览类型”,受访学生给出的选择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不超过10分钟的短视频和阅读时间3分钟以内的简短文字咨询,分别占比70.37%和66.67%,二者的单项占比均高于其他四项的占比总和。
从高校学生作为媒介及其文化产品受众的角度上,受访者的偏好也体现地较为明显。在调查中,70.37%的受访者表示“新媒体环境改变了我的信息获取媒介,我更喜欢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48.15%的受访者表示“新媒体环境改变了我的信息接受习惯,我更喜欢短时间、碎片化获取信息”。而针对问题“如果使用新媒体平台观看各类文学、影视作品的频率最高为5分,最低为0分,您对自己的评分是”,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为自己评4分的受访者占55.56%,评3分的受访者占25.93%。可以看出,受访学生在新媒体平台观看文学、影视作品的频率较高。这也说明了通过文学、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可行性。
事实上在传统研究中,影视艺术生动、多样,作品话题度高、传播性强等特点带来的优势,为高校学生的思想引领提供了有效的载体,这一点已得到学界研究者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从形态上更加匹配短时长、点播式的输出方式,也产生了崭新的美学风格与艺术形式,微纪录片即是其中一种。对于其接受度,在问题“您喜欢微电影、微纪录片这样的形式吗”中有所展示,调研结果如图3,选择了“喜欢,会看”的学生占比77.78%。
基于此,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影视艺术,尤其是微电影、微纪录片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书写方式的研究,既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新媒体风格的影视作品在形式美学、技术美学和价值美学等方面的认识,也可以为依托此类媒介文化产品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思想引领工作提供参考。
二、微纪录片:新媒体风格的影视艺术文化样态
微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种,首先具备传统纪录片的基本特征,然而,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微纪录片又逐渐发展为极大区别于传统纪录片的影像艺术文化样态。
依托移动互联终端,微纪录片可以实现多平台、矩阵式传播,以不同层次的传播渠道呈现纪录片产品,实现快速地、体量化传播。即时发布评论、受众间无壁垒的分享推荐等交互式传授、反馈系统为微纪录片的观影者提供了制作方、传播方、受众方全面互动的关系体验,催生群体影响,优化传播效果。
从传统的50分钟到不多于25分钟,微纪录片相较于传统纪录片时长有了显著改变。范光陵在其论著《第四波管理》中提出,很少有人能维持注意力之集中长达12分钟。区别于传统纪录片,微纪录片单集时长一般控制在5-15分钟,从生理学与心理学角度保证了微纪录片对信息的有效传递。与此同时,适应于短时间、点播式观看的微纪录片,也与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碎片化信息获取习惯实现了良好匹配。
三、小而有物:国家话语、价值塑造的艺术化表达
美国电影史学家埃里克·巴尔诺认为,“任何社会中的大众传媒都未曾停止过制造她的国家话语”。关于如何在影像创作里讲好中国故事,著名微纪录片导演李柯勇曾表示,在目前的新媒体创新中,如何使“高大上”的东西变得走心,将“重大主题可视化”,通过互联网传播形式变得可见可感,直抵人心,是他在创作中把握的核心内容。
区别于传统宏大叙事的艺术风格,纪录片制作人胡革纪(阿戈)认为,“微纪录片可以继承、发扬所有传统纪录片的‘电影元素和优势”,适合各类媒介终端播放,且“不因短而丧失纪录片的思想性、真实性、新闻性、故事性”,这使得微纪录片在帮助“微众”传播生活中的“微故事”外,也可以实现国家话语的书写和社会价值的塑造。在高校思政视域下,本文将重点从形式、技术、意义讲述三个方面探讨微纪录片如何围绕后者实现“小而有物”的艺术化表达。
从结构形式来看,微纪录片单集时长短,单集内容呈现出单义性,单集之间可独立存在,也可依据内在线索进行串联,最大程度兼顾到点播式观看和系列式输出的双重需要,为多层次、多渠道、分平台传播奠定基础,促进传播效果最大化。例如,纪录片《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共六集,每集15分钟,单集完全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创作者完成,呈现出独立各异的艺术风格,既可单独观看,也可串联起来。而纪录片单集故事虽聚焦在不同年龄、行业、社会背景的人物身上,但均以呈现中国人追求梦想、拼搏奋斗的故事为主题,又实现了“小单集”与“大系列”的统一。
从技术层面来看,微纪录片充分运用各类影像处理技术、数字制作技术和舞台呈现技术,实现了“小剧集”与“大张力”的统一。以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为例,播出至今累计浏览量已超过五亿,纪录片依靠数字技术将二维平面的老照片转换为动态影像,以瞬间讲述过往的故事。这样的转换实现了媒介的真正融合,大量使用的照片为纪录片带来独特的定格感与历史感,纪录片帮助历史尘封的老照片唤醒起重生的记忆。
从意义讲述层面,微纪录片区别于传统纪录片,更多着眼于小故事讲大历史,小人物讲大时代,实现了“小写历史”与“大写精神”的统一。在《国家相册》中,相册凸显家与国、个人与历史、过去与现在的连接,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里融入了个人情感,引发历史与当下的共鸣。一顿年夜饭、一张全家福,都寄托着古往今来共同情感的文化记忆,在《情满全家福》播出后,吸引了众多网友將自己的全家福晒在网上,不同时期、不同样式的全家福里,亲情、对家人的爱是永恒的主题。《中国人的梦想与希望》讲述的对象有运动员、创业企业家、青年舞者、跨界艺术家和服装厂工人,他们都不是声名显赫的社会明星,却拥有着相同的为梦想的奋斗过程,他们以第一人称讲述着自己的奋斗历程与内心独白,具体生动诠释着“中国梦”的内涵。当精神的传递与受众的内心产生碰撞时,意义的讲述才是落地生根。
此外,微纪录片由于单集时长较短,单集的拍摄、制作周期也将明显短于传统纪录片,持续更新可能性大,这为微纪录片及时反映社会热点话题提供了可能。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在重要节日诸如元旦、春节、元宵,重要事件诸如抗战胜利、两会、高考等时间节点上,均会推出相关主题的内容。可以说,在议程设置角度,微纪录片将有条件对社会话题具有更加及时、更加灵活的反映。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 [2017-8-3].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htm.
[2] 范光陵.第四波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胡革纪,胡革纪(阿弋).微纪录片将于微电影争天下[EB/OL]. [2014-1-8]. http://blog.cntv.cn/8774573-3909613.html.
[4] 张立红,李柯勇.“高大上”的政治宣传也能走心[EB/OL]. [2016-6-27].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6/27/c_129093545.htm.
[5] 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6] 谭俐莎.当新媒介遇见纪录片:试论微纪录片的创作语境与特征[J].中国报业,2013.22.16-18.
[7] 王春枝.微纪录片: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新样态[J].电视研究,2013.10.49-51.
【作者简介】
李 慧(199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