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材资源的有效使用
2018-11-13柯如意
柯如意
摘 要: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日益成熟,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教材进行了各种改编、拓展,对教学资源更是多方搜罗。英语课堂看似丰富了,别出心裁了,但有些课堂与教材越走越远了,甚至是与教材完全脱节了。以新版小学英语教材为蓝本,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对新版PEP教材资源的使用体会。
关键词:教材资源;图片资源;chant;文本再构
自2001年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以来,小学英语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随着教学方法的日渐成熟,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开始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各式图片让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儿歌让我们的课堂热闹起来,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课堂。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充斥着课外资源的英语课堂似乎离我们人人在手的教材资源越来越远了。蓦然回首,好不容易创设的教学情境,其实教材上的插图就给我们准备好了;千辛万苦觅得的韵律诗竟然没有比配套磁带提供的更地道;想要渗透的文化内容原来就渗透体现在话题交流中……舍近求远不仅大大分散了我们的精力,同时也浪费了手头的现成好资源。现在以新版PEP三、四年级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资源的使用体会。
一、充分利用教材图片资源
美国图学论者哈拉里曾强调说:“千言万语不及一幅图。” 翻开新版小学英语PEP教材,我们发现人物设计、图案描绘等方面进行了很大调整。人物形象更立体,更具有时代特征,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教材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这些图片有的展示具体事物,有的创设语言交际情景,有的寓文化信息于图片中,与文本相辅相成,不仅直观有趣,更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內容的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二级语言技能目标中指出,学生能够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能够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活用教材插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成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挖掘图片中的文化信息,体验英语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外语学习过程是语言内化、文化外化的过程。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一种文化,即跨文化学习。而学习文化最终是为了运用文化。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英语文化教学,可以使其拥有更为明确的学习目的。
新版PEP教材较之老版教材在文化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很大差异,不同于老版教材每单元有一个独立的culture部分,新版PEP教材的文化教学内容已经和教材的图片、词汇、对话、语段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了。如:PEP 2 Unit 1A Lets learn部分的教学内容为UK,USA,China,Canada四个国家名,教材图片提供了除国旗外的各国象征性建筑:英语的大本钟,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加拿大的国家电视塔和中国的长城。直观的图片,让学生对各个国家有了更多的初步了解,也为他们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打开了一扇小小的窗。
二、合理利用,适当改编教材chant资源
英语chant语言结构简单易懂,节奏轻快,旋律优美且中间有大量的重复和押韵,非常利于记忆。新版PEP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chant资源,尤其是语音教学部分,教材提供的语音歌谣,弥补了老教材语音教学与歌谣分离的弊端。因此,用好chant,使之与英语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细化教材chant资源的使用:
新版PEP教材提供的语音歌谣语言规范,发音纯正准确,可以作为有效的听力材料使用,达到训练学生听力的目的。还是以新版PEP 2 Unit 5A Lets spell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认真听第一首是PEP 1 Unit 6A Lets learn 的chant,听完后提问学生,听到最多的是什么单词,并从这些单词中自己发现“u”在单词中的发音。在使用第二首chant“Run duck run”时,我让学生做听音填词的练习。给出文本Run ____ run. ____ duck ____ . ____ the ____ . ____ the ____ . . 首先播放chant音像材料,让学生倾听,对材料进行初步感知。然后对照所给的挖空文本,再次细听,听出chant中所缺的单词。接着根据已学发音规则,一起书写单词。在完成听音填词练习之后,学生带着“Where is the duck?”这个问题,再读chant,找出相对应图片。与chant做听跟唱chant,并适时表演。
总之,新版PEP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课文插图所蕴含的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chant资源,帮助学生在明快、欢乐的氛围中提高语音素养;依托教材,科学再构文本,巩固学生的语言习得。
参考文献:
[1]谭丽.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
[2]钱希洁.有效的英语教学始于对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J].江苏教育,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