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淫羊藿苷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18-11-13王雨李萍

山东医药 2018年38期
关键词:低浓度高浓度免疫抑制

王雨,李萍

(1江汉大学医学院,武汉430056;2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是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以嗜神经性强、易远处转移为特点,长期生存率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生长素(Survivin)在SACC组织中表达异常,其与SAC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2]。目前临床治疗SACC主要采取手术结合放化疗,但由于其较强的浸润性,无法完全根除,术后复发率高,且放化疗不良反应严重,价格也比较昂贵,因此研究出一种新的廉价、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意义重大。淫羊藿为小檗科草本植物,具有强筋骨、壮阳、祛风湿等功效。淫羊藿苷(ICA)是淫羊藿的主要单体成分,具有调节内分泌、改善心血管功能、抗氧化、增加免疫活性及抗肿瘤等作用,其在抗肿瘤方面的表现备受关注[3]。2016~2017年,我们观察了ICA对SAC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中PCNA、Survivin表达的变化,探讨ICA治疗SACC的分子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试剂与仪器 SACC-M细胞系来自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ICA来自遵义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单克隆抗体PNCA、Survivin(上海基因科技公司),AnnexinⅤ-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Thermo Fisher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仪(BIO-RAD,美国),全自动酶标检测仪(Thermo,美国),蛋白电泳系统(BIO-RAD,美国),TMS-1015型倒置显微镜(OLYMPUS,日本),流式细胞仪(BD,美国)。

1.2 细胞培养与分组 向细胞中加入含10%胎牛血清和青-链霉素的改良型RPMI1640培养基、5% CO2、37 ℃培养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和ICA低、中、高浓度组,每组设6个复孔。

1.3 细胞增殖抑制率测算 采用MTT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加入胰酶消化,调整细胞密度为1×105/mL。按100 μL/孔加入96孔板中,培养24 h。弃培养液,ICA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终浓度100、200、400 μg/mL的ICA,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每组设6个复孔,另设不加细胞的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分别于培养24、48、72 h后,取出96孔板,每孔再放入20 μL MTT,培养4 h。去除孔内的培养液,加入DMSO 150 μL,震动15 min左右,使结晶完全溶解。用酶标仪在490 nm处测定各孔光密度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增殖抑制率=[1-(实验孔OD值-空白对照孔OD值)/(对照孔OD值-空白对照孔OD值)]×100%。实验重复3次。

1.4 细胞凋亡率测算 采用流式细胞术。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按2×105/孔接种于6孔板中,37 ℃、5% CO2培养箱内孵育24 h。ICA低、中、高浓度组分别加入终浓度100、200、400 μg/mL的ICA,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基。培养24 h后,常规消化细胞,冷PBS冲洗,2 000 r/min离心5 min。加入500 μL Binding Buffer重悬细胞,加入5 μL AnnexinⅤ-FITC和5 μL PI混匀,室温避光反应15 min,1 h内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各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凋亡率=AnnexinⅤ阳性的早晚期凋亡细胞数/总细胞数×100%。

1.5 细胞中PCNA、Survivin蛋白表达检测 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提取细胞总蛋白,用BCA试剂盒定量蛋白浓度。加入20 μL样品到每道中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蛋白分离出来后,转移到PVDF膜,5%脱脂奶粉室温封闭1 h。分别加入β-actin、PCNA、Survivin一抗,4 ℃过夜,TBST洗膜,再分别与相应的二抗结合,室温摇床孵育1 h,TBST洗膜3×10 min。采用Image J软件分析目的条带与β-actin的灰度值,以目的条带与β-actin灰度值的比值计算目的蛋白相对表达量。

1.6 细胞中PCNA、Survivin mRNA检测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取逆转录产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PCNA上游引物5′-GGCGCTAGTATTTGAAGCACCA-3′,下游引物5′-GGCATATACGTGCAAATTCACCA-3′;Survivin上游引物5′-CACAGCAGTGTTTGAAATGACAGG-3′,下游引物5′-AGTCTGGCGTAAGATGATGGATTTG-3′;β-action上游引物5′-TGGCACCCAGCACAATGAA-3′,下游引物5′-CTAAGTCATAGTCCGCCTAGAAGCA-3′。PCR反应条件:95 ℃ 3 min预变性;95 ℃ 10 s,60 ℃ 30 s,40个循环;55 ℃ 10 s,81个循环。以2-ΔΔCt计算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多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 ICA高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中、低浓度组升高,中浓度组较低浓度组升高(P均<0.05);ICA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72 h高于48 h和24 h,48 h高于24 h(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x±s)

注:与ICA低浓度组比较,aP<0.05;与ICA中浓度组比较,bP<0.05;与同组24 h比较,cP<0.05;与同组48 h比较,dP<0.05。

2.2 各组细胞凋亡率比较 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1.08%±0.19%,ICA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25%±1.32%、18.26%±1.51%、36.08%±7.01%。ICA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升高,高浓度组较中、低浓度组升高,中浓度组较低浓度组升高(P均<0.05)。

2.3 各组细胞PCNA、Survivin蛋白表达比较 ICA中、高浓度组细胞PCNA、Survivin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均<0.05),ICA低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各组细胞PCNA、Survivin蛋白表达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各组细胞PCNA、Survivin mRNA表达比较 ICA低、中、高浓度组PCNA、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各组细胞PCNA、Survivin mRNA表达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由于SACC对放化疗均不敏感,因此目前临床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强调在尽量少影响功能的基础上对肿瘤进行彻底切除,并在术后给予局部适量的放疗以提高疗效,而化疗则常作为处理其复发症状的措施。然而放疗和化疗都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放疗可导致患者乏力、过敏、脱发、造血功能下降等,化疗可以导致局部组织坏死、静脉炎、骨髓抑制、胃肠毒性、免疫抑制、肾毒性等。有研究证实,ICA可以减少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葛林阜等[4]在小鼠接受60Co照射后给予IC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骨髓和脾脏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形成单位(CFU-GM)计数变化,发现ICA可促进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增加骨髓和脾脏粒细胞、巨噬细胞CFU-GM集落形成,说明ICA具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功能恢复的作用。赵连梅等[5]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C57BL/6j小鼠免疫抑制模型,检测灌服ICA的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淋巴细胞数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等各项免疫指标,结果显示,ICA提高了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促进了免疫抑制小鼠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成熟,提示ICA能促进小鼠免疫功能,具有逆转化疗后小鼠免疫抑制状态的作用。

细胞凋亡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免疫应答、基因调控、信号传导等多种过程[6]。细胞凋亡在多种正常生理过程中可起到调节作用,若此功能出现异常或缺失则可导致一系列病理情况发生。肿瘤细胞的特征之一就是缺乏这种程序性的死亡过程,而抗肿瘤中药可以诱导这种程序性死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7]。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浓度的ICA处理SAAC-M细胞24、48、72 h后,高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较中、低浓度组升高,中浓度组较低浓度组升高;ICA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增殖抑制率72 h高于48 h和24 h,48 h高于24 h。ICA不同浓度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升高,高浓度组较中、低浓度组升高,中浓度组较低浓度组升高。说明ICA具有抑制SACC-M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

SACC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是由多种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相关基因在调节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转移以及细胞黏附、细胞迁移、血管生成等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PCNA为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参与细胞增殖过程中DNA的复制,反映细胞增殖活性,可作为判断细胞增殖状态的一项指标。PCNA可调节G1期细胞进入S期,参与DNA复制过程所需的聚合酶的合成,其水平高低与细胞增殖速度密切相关[8,9]。研究证实,PCNA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10,11]。李伟等[12]认为,胃癌组织分化愈差,PCNA强表达率愈高,增殖活性愈高。本研究结果显示,ICA中、高浓度组细胞中PCNA mRNA及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表明ICA抑制SACC-M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与下调PCNA的表达有关。

Survivin位于人染色体17q25上,是目前所知最强的凋亡抑制蛋白。除胚胎组织外,几乎所有正常组织中均未检测到Survivin,但Survivin在胃癌、肺癌、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13~15],且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ICA不同浓度组细胞中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表明ICA促进SACC-M细胞的凋亡可能与下调Survivin的表达有关。

综上所述,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ICA能够阻止SACC-M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CNA、Survivin表达下降有关。

猜你喜欢

低浓度高浓度免疫抑制
水环境中低浓度POPs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竹制品废水
高浓度高气压在烧结用石灰气力输送中的应用
丹参总酚酸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后免疫抑制现象的改善作用
改良长效低浓度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