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60例
2018-11-13
121000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科
异位妊娠又称为宫外孕,属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之一。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多,多达95%左右[1]。患者一般有停经史,急性下腹痛,阴道流血,病情急而凶险,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引起腹腔大出血甚至休克,极大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超声技术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β-HCG)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异位妊娠早期诊断越来越容易,从而为药物治疗创造了条件。
资料与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60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7.4±4.2)岁;经产妇13例,初产妇47例。纳入标准:全体患者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存在停经史、腹痛症状。入院经超声检查后确诊,包块大小<5 cm,尿HCG检查结果为阳性,所有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异位妊娠破裂、经超声检测存在胎心搏动、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肝、肾功能异常,存在血液系统疾病)[2]。将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比组间资料,发现在年龄、症状、包块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方法: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剂量50 mg,单次肌内注射。治疗第4、7天检查血β-HCG水平,若治疗后4~7 d血β-HCG下降<15%,则重复剂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150 mg/次,1次/d,持续治疗3 d。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关于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全无,超声未发现附件区有包块,β-HCG水平明显下降并转阴;②有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超声发现附件包块明显变小,β-HCG降幅在>15%;③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超声发现附件包块变大,存在大量积液或发现心管搏动,β-HCG水平上升[3]。
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不适、肝功能轻度损伤、白细胞轻度下降、口腔溃疡等。
统计学方法:本次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并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观察组无效仅2例,对照组无效6例。其中,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15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4例。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3%,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比治疗前后血β-HCG与包块大小:治疗前血β-HCG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β-HCG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包块大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讨 论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着床发育。国内外研究一致认为,异位妊娠日益增高的发病率主要与性传播疾病、宫内手术操作有着较大的关联[4]。过去由于检查与确诊方法少,很多患者在出现急腹症时才最终确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容易在术后引起感染、盆腔粘连等并发症。伴随着β-HCG检测技术以及超声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异位妊娠患者在初期便可得到明确诊断。这为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提供了保守治疗的条件。药物保守治疗不仅能避免手术的创伤,也能不同程度地保留输卵管功能。特别是对那些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也能增加她们对今后生育的信心,并能降低宫外孕的再次发生概率。然而,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有效、安全、快速、药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将异位妊娠胚胎组织杀死、溶解、吸收。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β-HCG与包块大小(±s)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β-HCG与包块大小(±s)
组别 血β-HCG(IU/L) 包块(c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0) 2010.3±198.2 1200.4±125.5 4.2±1.3 1.5±1.3对照组(n=30) 2124.5±200.3 1368.5±122.6 4.1±1.3 2.1±1.5 t 2.220 5.248 0.246 1.656 P>0.05 <0.05 >0.05 <0.05
作为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米非司酮还具有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药理机制是在体内竞争孕酮受体,并拮抗孕酮活性,从而阻断孕酮,达到杀死胚胎,并促进其排出的目的。此外,它还能使异位妊娠绒毛的变性坏死加快,并对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的释放产生抑制作用。这会引起滋养细胞逐渐凋亡,从而使HCG水平降低,导致黄体溶解、胚囊坏死,从而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甲氨蝶呤属于治疗异位妊娠的常用药物,又称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该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从而使四氢叶酸的合成受到抑制,继而使嘌呤与嘧啶的合成受到阻碍。这样就能阻碍滋养细胞分裂,抑制蛋白质以及RNA的合成,最终破坏绒毛结构,使得胚胎组织坏死脱落。但是此药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大,容易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口腔溃疡、骨髓抑制等。将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可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比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的成功率更高,不良反应也更小。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单纯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血β-HCG与包块大小,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