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11-13
276600莒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临沂)
牙列间隙是由先天性缺牙、牙体过小或其他牙周疾病引起的一种口腔科常见病,患者牙列完整性受损,可使相邻牙齿接触面不断缩小,继而导致食物嵌顿发生,对患者发音功能及咀嚼功能造成一定程度影响[1]。临床研究显示[2],早期给予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但由于牙裂间隙致病因素复杂,直接进行口腔修复可能会降低患者牙槽骨吸收能力,导致其牙神经反应迟钝,从而影响口腔修复效果。本研究在成人牙列间隙患者口腔修复中将正畸疗法运用其中,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牙列间隙患者82例,根据不同口腔修复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治疗组(41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1~54岁,平均(32.77±4.86)岁;牙列间隙部位:上颌牙列25例,下颌牙列10例,上、下牙列均存在间隙6例。治疗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23~52岁,平均(32.13±4.17)岁;牙列间隙部位:上颌牙列24例,下颌牙列10例,上、下牙列均存在间隙7例。对比两组年龄、性别及牙列间隙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根据患者X线片、临床检查、模型测量等制定针对性口腔修复计划,并于局部安装义齿等。②治疗组采用正畸疗法进行口腔修复,正畸前对患者牙周病、牙髓病等口腔基础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应用方丝弓对牙齿进行矫正及固定,使患者牙齿排列整齐,通过牵引方式矫正错颌畸形的牙齿,纠正中线位置,集中关闭散在间隙,使间隙局限在后牙部位;针对双侧侧切牙先天性缺失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中线位置进行调整,集中间隙于双侧侧切牙部位,将牙齿排列整齐,采用固定瓷桥或种植义齿进行修复。正畸治疗完成后,根据患者遗留牙列间隙具体情况,以及牙槽骨和邻近牙齿的情况设计合理的口腔修复方案,使其能够满足患者咀嚼能力及牙齿美观要求,并视实际情况给予固定黏接。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牙齿排列整齐,对外观恢复较为满意,无不适感,牙列间隙完全闭合;②有效:牙齿排列明显改善,外观恢复良好,有轻微不适感,牙列间隙基本闭合;③无效:牙齿排列差,牙裂间隙与修复前比较无变化。临床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n(%)]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讨 论
牙列间隙可使牙齿平整度受损,同时还会导致牙齿伸长、歪斜等情况发生,不仅对患者牙齿美观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还会因食物嵌塞于牙列间隙而发生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此外,若患者出现牙列间隙的部位为前牙区,则会使其发音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及时对牙列间隙进行修复治疗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3,4],将正畸疗法用于牙列间隙患者口腔修复中,可使患者的基牙维持平衡状态,能够有效避免修复时对倾斜牙齿的损害,使健康基牙牙周组织达到较好的保留。此外,针对牙弓间位置分布不良者,直接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难度较大,且不利于临床效果的提升,而应用X线片对患者口腔疾病状况做进一步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正畸方案,合理关闭牙裂间隙,可为后期修复治疗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另有研究在患者口腔修复中应用正畸技术,结果表明正畸治疗不仅能够满足患者对牙齿美观的需求,且可促进发音功能恢复,与单纯口腔修复治疗相比,其可大大缩短患者疗程,与现代口腔医学发展趋势较为相符[5]。
综上所述,正畸治疗用于牙列间隙患者口腔修复中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能够满足患者对于牙齿美观度及发音功能的要求,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