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刺参“东科1号”

2018-11-13

海洋与渔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礁体度夏刺参

我国刺参养殖规模快速发展,池塘、围堰和浅海底播增养殖已成为热点养殖模式,刺参增养殖业已成为继海带、对虾、扇贝与鲆鲽鱼类之后的又一支柱性养殖产业。

刺参“东科1号”(品种登记号:GS-01-015-2017)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选育。培育单位该品种以2005年分别从山东烟台蓬莱、青岛即墨及黄岛、日照岚山的5个刺参养殖群体中收集挑选的740头个体为基础群体,以体重和度夏成活率为目标性状,采用群体选育技术,耐高温和速生两个选育性状同步进行,经连续 4代选育得到生长速度快和度夏成活率高的刺参新品种“东科1号”。

│基本性状│

生长速度快、产量高

针对我国当前养殖刺参存在的个体生长速度慢、夏眠时间长和度夏成活率低等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刺参“东科1号”的育种目标是培育具有生长速度快和度夏成活率高的刺参新品种。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与当地未经选育的普通刺参相比,24月龄参平均体重增加39.3%;规模化生产对比结果表明,12月龄参经1年的池塘养殖,达到商品参规格的24月龄参平均亩产(53.5~60.0公斤)提高21.7%~25.0%,生长速度快、产量高。

刺参“东科1号”耐高温能力强、度夏成活率高。在山东沿海养殖池塘中,夏眠温度提高1.78~1.93℃,度夏成活率提高10.4%~13.6%。另外,由于苗种繁育和中间培育技术成熟,刺参“东科1号”制种容易,便于推广,应用前景广泛。

│养殖试验│

24月龄参亩均产提高21%

在“东科1号”的培育过程中,采取边选育边对比试养的模式。自2015年以来,共计培育“东科1号”G4代苗种10亿多头,在山东烟台、威海、东营和河北唐山等地进行养殖示范1350亩。

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山东烟台市和威海市进行规模化池塘养殖对比。2015年10月,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莱州分公司培育“东科1号”6月龄参5000万头,其中2000万头在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威海虹润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示范养殖,养殖面积分别为530亩和120亩。2017年5月的统计结果表明,“东科1号”24月龄参的成活率比对照刺参分别提高12.7%和14.9%,达到商品规格的“东科1号”24月龄参平均亩产比对照刺参分别提高23.7%和21.7%。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山东东营市和河北唐山市进行规模化池塘养殖对比。2016年5月,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乳山分公司培育“东科1号”12月龄参6000万头,其中700万头在山东白玉参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和唐山海洋牧场实业有限公司分别养殖500亩和200亩。2017年5月的统计结果表明,“东科1号”24月龄参的成活率比对照刺参分别提高13.5%和16.5%,达到商品规格的“东科1号”24月龄参平均亩产比对照刺参分别提高25.0%和23.3%。

│养殖方法│

适宜浅海底播养殖与池塘养殖

自然界野生刺参多栖息于水深为3~15米的浅海海域,生活在水流静稳、无淡水流入、海藻生长繁茂的岩礁底和泥砂底。生长的最佳水温为10~18℃,温度超过20℃时,摄食下降,并逐渐进入夏眠状态,适宜的盐度为28~33,pH为7.8~8.4。在我国主要刺参产区辽宁、河北、山东沿海均适宜于“东科1号”推广应用。

1.刺参“东科1号”浅海底播养殖模式

刺参的浅海底播对海域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养殖模式选择在潮下带1.5~10米浅水区养殖,水质清澈、潮流畅通缓慢、无淡水注入的岩礁、乱石底质或大型藻类繁生的沙泥底质,浅海水温水温变化在-2~30℃,盐度稳定在30左右。

刺参的投放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春季(3~4月)或秋季(10~11月),此时的海水温度在10℃左右,苗种可以快速适应周围环境,提高苗种成活率。选择单体鲜重为10~50克/头的健康苗种,投放密度3000~5000头/亩。苗种投放应选择无风或微风晴好的天气,选择隐蔽性好且饵料生物丰富的礁群处投放,以利于刺参尽快附着在礁群或藻体底部,免受海流冲击,有效避免敌害生物的侵扰。

据悉,在刺参自然分布的浅海海域投放人工参礁,可以改造和修复浅海生态环境,改善刺参的生活条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由于增养殖期间不使用任何饵料和药物,因此产品质量可以与野生刺参相媲美。人工参礁应按照潮汐水流方向布放,避免影响水流。在礁体上移植大型藻类,可改善增殖环境,增加刺参饵料来源。

2.刺参“东科1号”池塘养殖模式

选用池塘养殖刺参时,池塘面积以15~50亩为宜,池塘蓄水深度可达1.5~2米。以岩礁、乱石底质或大型藻类繁生的硬泥沙底质为宜,池底不漏水或月漏水量低于池塘蓄水量的20%。另外,每口池塘分别设置独立的进排水设施,进水闸门和排水闸门处于池塘对立位置,并分别设置拦截网。

根据刺参的生物习性,池塘需要根据池塘岩礁和卵石布置情况投放人工附着基,包括石块、瓦片、空心砖、扇贝笼等人工礁体,附着基间距2~3米。礁体的选择也要十分注意,首先为方便刺参弃审,礁体最好由硬质材料构成;以利于刺参栖身;为利于刺参在池塘地质恶化时顺利上行,礁体应该紧密接触池塘底部,以为保证有足够的面积供刺参附着,礁体遮阴面积要充足;为保证刺参上行高度避开恶化环境,礁体高度不宜过低。

刺参的投放时间分为春季和秋季,投苗时选择伸展自然、体态粗壮、肉刺坚挺的健康参苗作为投放对象,规格1~5克 /头均可,一般情况下,投放密度为 8000~10000头 /亩。

刺参投放下去后,养成时要定期测定养殖水体盐度、温度、溶解氧、pH等环境因子,及时通过进、排水闸门改善水质,使水环境符合养殖用水要求。有几种方法可以做到:通过培养单细胞藻类生物或泼洒有益菌控制水体透明度为30~40厘米;根据池塘底质可食用有机物质的多少,可适量补充大型藻类(如马尾藻、鼠尾藻、海带、石莼等)粉状饵料;定期检查池塘并及时清除敌害生物(如大型甲壳类和鱼类);在池塘设置增氧设施,特别是在高温、阴雨和凌晨时应及时启动设施,预防底部缺氧。

│推荐苗种场│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乳山分公司

地址和邮编:威海乳山市海阳所镇水头村南,264512

联系人:姜云宁

电话:13953578369

猜你喜欢

礁体度夏刺参
生态礁体布置形式对水流特征的影响
夏眠的刺参
夏眠的刺参
南麂列岛海域两种框型人工鱼礁水动力性能试验
度夏
听名画里的人讲述度夏宝典
光照对白刺参、青刺参和紫刺参生长、消化及免疫的影响
珠海万山人工鱼礁结构设计
海底新生代礁体下伏构造的校正浅析
让玩具陪宝宝清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