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创儿童剧和校园戏剧的若干实践与思考

2018-11-13吴丹妮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心理剧儿童剧排练

吴丹妮

儿童剧的观众主体为少年儿童,这就要求儿童剧作品应当立足当下,有着更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更崇高的美学追求。因此,创作者应当遵循戏剧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尊重戏剧观众的审美需求,给予不同年龄层次儿童剧观众以审美的愉悦体验。

儿童剧演出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话剧、音乐剧等其他舞台艺术门类不同,儿童剧受众主要是儿童、少年。因此,在作为一种亲子活动、课外娱乐的同时,儿童剧更肩负着一定的美育、德育责任。因此,在目前这一“业界和市场双热”的现况下,研讨上海儿童剧的发展重点,并着重探讨上海儿童剧演出市场的现况与存在的问题,是必要且迫切的。本文仅对原创儿童剧和适宜7-15岁少年儿童观看的儿童剧/校园戏剧做初步探讨。

快速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少年儿童,有着不同的儿童剧观演需求。0~3岁的婴幼儿正处于体能、智力、性格飞速发育的时期,容易在剧场这种充满自由和想象力的空间里,充分地感受、玩耍、想象和表达,因此,突出体验、感知的在小微剧场中演出的儿童肢体剧比较适合这一阶段的小观众们。4-6岁的学龄前儿童在形象思维、语言表达和兴趣爱好方面,各有不同的发展程度,因此可以根据小朋友的自身性格特点和艺术特长等选择观看童话剧、绘本剧、儿童舞剧、结合了魔术或是马戏元素等的儿童剧作品。7-15岁的少年儿童,则较为适合观看校园、成长类相关题材的戏剧作品。

然而,目前的上海儿童剧演出市场低幼化倾向明显,主要表现在题材多选择经典童话、流行动画片改编,表现形式多采用“大头娃娃”式,演出过程强调直接互动,等等。

童话剧等适宜低幼龄儿童的戏剧样式可以促进小观众们的语言发展、肢体拓展,并且可以帮助他们学习童话剧中涉及的故事,甚至学习剧中人物的对话等等,具有一定的教学、美育意义。但是,对于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青少年观众,童话剧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他们的观剧需求。

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重视7-12岁、13-15岁的儿童、少年的戏剧观摩需求,积极创排适宜该年龄段内各年龄层次少儿观众观摩的戏剧作品。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按年龄对儿童剧分级”这一行业举措。该项举措是业界自2015年开始实践的,意在对儿童剧按适龄观众的年龄段进行细分,有助于家长准确地为小观众们选择适宜他们观看的儿童剧。可以说,这是引导上海儿童剧演出市场走向成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16年,在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发展报告”项目的支持下,笔者对当年上海儿童剧演出市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中,笔者发现几乎全部儿童剧都遵从这一举措,在剧目介绍部分标明了“该剧适宜观看的小观众年龄为3岁以上,5岁以上”等分级年龄下限。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大部分的儿童剧,也仅标注了分级年龄下限,对上限未进行标注。值得讨论的是,这样的标注办法会不会让“按年龄对儿童剧分级”这一行业举措流于形式?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部儿童剧在演出宣传材料上标明该剧适合3岁以上的小朋友观看,那么这意味着该剧适合3岁和13岁的孩子共同观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既然如此,面对满屏幕的儿童剧,家长们真的可以凭借“适合3岁以上”“适合5岁以上”作为剧目的选择参考吗?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严格执行“按年龄对儿童剧分级”这一行业举措,标清儿童剧的观众年龄上下限。

第三,原创儿童剧主打3-7岁儿童市场,并且同质化倾向明显。“同质化倾向明显”对于儿童剧创作来说,意味着儿童剧作品在表达方式、内容、营销等方面重合率高、替代性强。这不论是对于上海儿童剧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于儿童剧演剧机构,抑或是众多的儿童剧观众来说,都不是一个好局面。对于儿童剧演剧机构来说,同质化倾向明显就意味着自身的竞争优势差,被替代可能性高,随时可能会被同业竞争者取代。对于儿童剧观众来说(其实手握主导权的是小观众们的家长),他们面对纷繁芜杂的儿童剧演出市场,该如何选择?如果各儿童剧演剧机构能够清晰自身优势,差异化运营,剧目的创排、制作、营销都能够突出自身品牌特色,那么这对于帮助家长选择剧目,陪伴和辅导小观众们观看儿童剧都有着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而如果上海的儿童剧演出市场持续甚至是愈演愈烈地沉醉在“同质化”的狂欢中,只问数量不管质量,那么小观众们的离场,只是时间问题。

亲身实践下的若干感受

笔者曾作为艺术教师于2009-2011年,指导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参与合唱、朗诵、演讲和校园剧社等艺术活动。在我们探讨校园剧社的活动之前,首先需要厘清中学生校园剧社和大学生校园剧社的排演内容、活动形式上的区别。与大学生剧社不应相同。大学阶段的学生生理发展和心智发展基本成熟,对人生有较为深刻的思考,并且已经开始尝试自己去体验与判断,因此,可以尝试排练经典现实主义题材戏剧作品。而处于心智成熟过程中的少年、儿童,在生理发育和心智发展的同时,他们也经历着由于二者发展的速率不一致所带来的种种困扰。而该阶段的少年儿童并不完全明白如何去疏导这些困扰以及负面情绪。并且,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将对该阶段的少年、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对学业的要求上,往往会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该阶段少年儿童的戏剧活动,应当以心理剧为主。

笔者的心理剧实践,基本遵循如下方法操作:

寻找及确定素材阶段:该阶段,笔者通常组织学生坐排,由学生各自讲述想排演成剧的故事。要求讲述内容必须包括三部分:故事的基本内容(必须阐述清楚故事的起承转合,以及引起转折的诱导因素)、该故事能够打动“我”的点(或者是“我”从这个故事里得到什么思考)、“我”为什么想排演这个故事(“我”认为这个故事可以带给观众同学们什么)。

在同学们阐述完毕之后,组织他们自由讨论—自己最喜欢哪个故事以及原因。该阶段允许同学们自由为他喜欢的故事加戏,共同丰富这个故事。最终选出同学们最希望排演的故事。

排练阶段:确定角色,并且鼓励剧社的同学们自由尝试、通过试演争取角色。排练采取开放式的排练方法,由确立故事的戏剧情境开始,基本做到无稿排练。无稿排练,除了可以让小演员们抛开“背书”的困扰之外,还可以较大程度让小演员走入角色,帮助角色在规定情境中做出选择,并且可以充分理解和信任角色在规定情境中的自我选择,侧面获得心理教育效果。有时候,在排练过程中某些情节点会引起同学间产生分歧—他们会分成两拨甚至更多,对角色此刻的“选择”有不同意见。这是笔者非常乐于见到的,因为一方面这说明小演员们充分投入剧情,按照剧中角色的情感逻辑去感受和思考;另一方面说明小演员们可以把剧情与自己过往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也是心理剧开放式排练的意义之一。同时,因为从故事的选择到排练,笔者都给予了剧社成员们较高的自由度与参与度,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并且享受心理剧的排练过程。

通过长达两年的心理剧排练实践,笔者有如下体会:

一. 15-17岁的少年需要心理剧介入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剧社同学乐于在排演过程中突破自我,走入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表演艺术魅力的同时,他们也理解了老师、家长的教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地与同学、家长和老师沟通。

二. 在心理剧演出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到“道理”由同学之口说出,小观众们更容易理解并且接受。

三. 与合唱、朗诵、演讲等同样由笔者指导的校园艺术活动相比,心理剧/戏剧所独具的知识性、审美性和思想性,有助于帮助少儿观众的精神成长与情感发育。

虽然笔者指导的校园剧社参与群体为15-17岁(相当于高中阶段)的少年,但是笔者认为,戏剧/心理剧/儿童剧对于7 -12岁、13-15岁的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与高中阶段少年相比,7 -12岁、13-15岁的少年、儿童面临的压力和成长中的烦恼是相似的,并且他们的社会化程度更低,纾解困扰的渠道更少。

科学创排儿童剧的若干思路

儿童剧的观众主体为少年儿童,这就要求儿童剧作品应当立足当下,有着更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更崇高的美学追求。因此,创作者应当遵循戏剧创作的一般规律和尊重戏剧观众的审美需求,给予不同年龄层次儿童剧观众以审美的愉悦体验。

另外,应吸纳专业人士介入儿童剧/校园戏剧的创研团队,科学创排儿童剧/校园戏剧。

创作的初期阶段,应当吸纳儿童心理学家和教师加入创作团队,明确创作作品的年龄定位,厘清该年龄段的少儿观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由若干较为集中出现在少儿观众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现实矛盾,也可以是由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

演出过程中,也应当不断听取观众的反馈意见,并且根据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同一部儿童剧/校园戏剧作品,面对不同的观众,由于观众的接受和即场反馈不同,会有不同的现场效果。因此,观察、记录和研究不同观众对同一儿童剧/校园戏剧作品的反馈,并作为后期改进、磨合的依据,也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剧创排机构的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只有通过实地采访、下生活、征询专业人士意见等各种渠道了解服务对象,才可能创作少儿观众喜闻乐见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儿童剧作品。

尝试新的戏剧手法,关注更广泛的少儿观众群体

戏剧在消遣、娱乐等商业属性之外,更有着疗愈作用。而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戏剧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翻译家罗念生先生在“恐惧”一词后加注道:“恐惧,指观众害怕自己遭受英雄人物所遭受的厄运而发生的恐惧。或解作‘为英雄人物担心害怕’”。

而近年来不断有心理学相关研究证实,戏剧治疗在帮助受助对象宣泄情绪、缓解压力和寻求情感突破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艺术实践活动,戏剧治疗能够让受助对象自觉参与其中,克服对自我表达的恐惧,舒缓自我认知模糊、不自信、紧张等负面情绪,达到疗愈的效果。

心理健康问题其实是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多发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王振宇指出,“目前我国已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1/5的孩子有抑郁倾向,自闭、自私、沟通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情况在青少年身上广泛存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的关注。

2017年,笔者在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发展报告”项目的支持下,对当前快速发展的沉浸式戏剧做了初步调查。调查发现,沉浸式戏剧以其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可能与商业的、教育的、其他门类艺术样式等多种元素发生勾连,进而产生新的盈利点。因此,结合市场观察与沉浸式戏剧的艺术特色,笔者审慎提出“沉浸式戏剧与儿童剧融合发展”的建议。

儿童的认知方式以体验、感知为主。儿童年龄越小,依赖感知获取信息的程度越高。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遵循这样的过程:动作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沉浸式儿童剧将有利于儿童的参与、体验,并藉此理解、领会剧情。这是“沉浸式戏剧与儿童剧融合发展”可行的先决条件之一。

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心理亚健康少儿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其中心理问题较轻微的部分少儿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办法辅导。而与心理治疗、心理干预等矫正手段相比,戏剧活动因其参与性与趣味性,不易引起受助群体的心理抵触与反感,进而取得效果。

这方面,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率先做出尝试。自2017年起,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与英国 Bamboozle 剧团合作,面向特殊儿童引进《可爱的农庄》和《暴风雨也不怕》等多部沉浸式儿童剧作品。

并且,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启动“海星之愿”特殊儿童艺术体验及干预研究计划项目。该三年期项目的目标对象为4-16岁阶段认知障碍儿童,项目计划藉由引进国际一流的特殊儿童戏剧;借助工作坊、大师班等办法学习吸纳他们先进的创排理念和工作办法、思路;完成剧目的本土化创作,并且向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儿童家庭以,及社区推广。

结合前期调研与上海儿童艺术剧场的实践案例,笔者认为,如果可以将沉浸式戏剧与儿童心理剧结合起来—采取沉浸式戏剧的戏剧形式,结合教育戏剧的疗愈功能—寓教于乐,创排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能够关照到某些儿童群体的、可能解决或是缓解儿童的某些成长问题的儿童剧,将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

猜你喜欢

心理剧儿童剧排练
新年晚会
浅析校园心理剧治疗对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影响
儿童剧艺术实践思考
儿童剧海报设计作品《九色鹿》和《丑小鸭》
两个大忙人
浅谈运用校园心理剧解决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
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意义探析与实施模式
乐师
鸟雀排练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