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探析

2018-11-12李春艳

科教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教师

李春艳

摘 要 “互联网+教育”对高等教育教学提出挑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日渐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深入阐释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实践性知识的增长、反思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路径为: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师生共同发展;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培训模式灵活多样,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教师 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35

Study on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Ability under the Theory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LI Chunyan

(Xinjia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49)

Abstract "Internet + education" challenges the teaching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ability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but also plays a decisive role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in the study of Teac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further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and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ability, and the 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ability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the growth of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eflective ability, so as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 training path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ability is: changing educational ideas, developing common developmen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creating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environment, training mode flexible and diverse, and building 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

Keyword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university teachers; 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ability

“師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对教师职业的诠释。作为教师专业化概念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费朗斯·福乐(Fuller)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1]随着时代发展,我国教师的地位不断提升。1985年六届全国人大通过议案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教师节的设立反映了中国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对教师专业化的认同。1995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资格条列》以及2000年颁布的《教师资格条列实行办法》启动了教师资格制度的全面实施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具体实践。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可见,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水平上的不断提高,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方面。具体说,是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规划,通过专业发展的活动和途径,提高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从一个成长阶段不断进入更高成长阶段的过程。[3]“互联网+教育”的发展,MOOC、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逐渐走入课堂,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挑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对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日渐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1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阐释

1.1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步入信息化社会,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学科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教师还必须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将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中,实现技术与课程的融合。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成为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能力。

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体现了教师能力结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第二,信息化教学能力需要教师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信息化教学能力离不开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等活动都要在一定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开展。

第三,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信息化教学进入课堂有利于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需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1.2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

1.2.1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的,教师与学生借助教学资源开展的教学活动。即教师运用系统方法,以教与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和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与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的过程与方法。[4]宏观上包括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整个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微观上包括信息化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等。

1.2.2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将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付诸于教学行动中的具体操作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环境,帮助学习者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学交互,指导学习者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深度学习与知识的创生。

1.2.3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开展的,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检测与调整的过程,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大数据分析诊断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做好调整与反馈;教学结果的评价,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测验、终结性考试、勋章奖励、在线投票等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1.2.4 信息化教学管理能力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对教学过程、教师自我以及学生的管理。教学过程的管理包括利用技术进行课堂管理,利用技术归纳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管理課程资源,协调学习活动。对自我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管理能力、实施过程中的教学反思的能力。对学生的管理包括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监控的能力,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管理能力。

1.2.5 信息化教学交流与协作能力

教师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学习者和同行开展教学交流与协作活动,形成虚拟学习社区,从而促进教学与交互。一方面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交流与协作能力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教学互动,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与协作,促进教师之间实践经验的交流、教师协作教学以及科研团队的形成,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2.6 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创新教学,将新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借助新的教学方式改善教学环境,改进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这也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中的高阶能力,是一个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标志。

2 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机理

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自身教学实践选择适合学生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手段,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2.1 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中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伴随着信息化教学走入课堂,教学的范式发生变化,信息技术拓展了教学的场域。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只限于课堂教学,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微课与慕课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学习者的青睐。教师不仅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学生实时交流,在教学科研方面与同事合作与交流,还能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管理与创新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拓展其专业知识,在应用中提升其专业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信息素养还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逐渐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不断丰富教师专业能力内涵,促进专业发展。

2.2 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与信息化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知识的丰富和实践智慧的提升。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利用技术支持学生个别化学习,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信息化教学也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应用翻转课堂将学习资源拓展到网络空间中,学生可以依托互联网开展自主学习,可以自定步调的开展自适应学习活动。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和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学支持服务。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的大数据以及学习分析技术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实时管理评价学生学习进度与改进教学。教师只有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不断的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与提高,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2.3 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教学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专业精神不断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成为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工具,教师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拓展其视野,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反思教学过程的优势和不足,进而达到教学创新与创生。教师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微课、慕课以及信息化教学案例不断总结经验,获取教师教学智慧的灵感,并将这些实践智慧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通过反思对比,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艺术。教师将教学反思转化为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过程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增强教师专业精神,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3.1 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的任何节点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每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分享者和创造者。“互联网+教育”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教师要以建构主义、联通主义教学观指导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求教师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优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而我国高校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没有紧跟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上要有突破,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将“互联网+教育”真正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师逐渐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需要教师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技术,帮助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在学习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应用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在理解中领悟新方法和新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革和对自身专业发展的作用。只有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理解了教学的内涵,才能将知识内化,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将实践性知识转化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不断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

3.2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

教学资源建设是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和灵魂。伴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如火如荼,教育系统、各高校鼓励教师建设优质教学资源。2018年1月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内涵式发展有积极作用。网上的优秀教师课件组成的教学资源库,以及MOOC资源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教师能观摩更多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有利于教师吸取新鲜的教法,更好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新媒体技术所创设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终身学习提供了条件。

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构建学习环境的先决要素,同时也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首先,教师作为课程设计者要与技术人员相互协作,以教学團队为核心发挥团队成员中的各方优势,制作出优质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习者学习需求。其次,各级政府、高校在经济上的投入是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的保障。要努力使不同学习风格、不同起点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上享有均等的机会,为学习者终身学习创造条件,教育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经费为教师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保障。最后,资源的有效应用是关键,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学习资源。教师要掌握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有援助的支持服务,创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便于因材施教和因需施教。

3.3 培训模式灵活多样,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

首先,培训要讲求实效、切实联系教师的教学工作实际,在行动中学习。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是有其内在规律性的,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理论构建培训模式,行动学习是以经验学习循环为基本理论依据的专业发展方法,与教学实践相联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5]在培训中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培训者帮助教师体会和熟悉新型的教学模式,亲身体验信息化教学给课堂带来的效果,促使教师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其次,培训模式要丰富灵活。可采取面对面培训、个别辅导、e-learning、混合式培训、学习者互相建立伙伴关系等方式,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其中要重视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立足于学校的工作实践,充分利用本校师资力量与资源,通过校内教育技术培训、专家专题讲座、成果交流展示会、公开课观摩示范、校外学习交流等形式,有利于高校教师之间知识共享与交流协作。

最后,培训中重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6]面对面的交流容易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网络环境中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必须经过有意识的设计。在网络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成员以交互活动作为其活动基础,以知识共享与批判做为其学习方式。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学交互带来便利,成为教师继续学习的一种方式,同时拓展了培训的广度。教师通过共同体间的信息传递、合作交流与竞争等方式,形成教师自然合作的文化氛围,建构教师群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7]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基金资助“‘互联网+时代新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XJJG201725)

参考文献

[1] 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2(5):57-6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moe_1946/fj_2018/ 201801/t20180131_326148.html,2018-1-31.

[3] 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2.

[4] 张豪锋,等著.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6.

[5]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一个行动学习框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99.

[6] 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67-71.

[7] 靳玉乐,殷世东.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策略[J].教师教学学报,2014(1):23-30.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专业发展高校教师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小学语文运用微课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探讨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