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法对话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18-11-12曹彬
摘 要: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高考考试大纲都同时提到,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但现在的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课堂的有效性遭到质疑。本文从学生学情分析,依据对话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中学生认知心理,参考课程标准,利用实际的例子,设计合理的问题或问题组,让所有学生发展数学能力。
关键词:问题探究法;对话教学;问题组
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在日益成熟的教育理论研究的指导下,高中的数学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社会的发展,手机电脑的普及导致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样化,包括家长也热衷于为学生购置多样的学习途径,于是学生对课堂的有效性要求相对较高。
所有学生都有过网络刷题和查找答案的经历,甚至于有的是直接用手机APP帮助完成作业。导致学生对课堂的期望值更低。
目前,社会的评价、教师行业的收入、激烈的竞争等原因让有的老师对专业成长失去信心,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想要纠正回来但苦于没有奋斗的方法,陷入教师专业成长的恶性循环中,直接导致教师对课堂有效性研究失去兴趣。
于是老师如何深挖教材,发现问题背后的新问题。如何精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合理的探究,提出更多的问题,充分课堂的作用,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是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亟待解决的课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强调: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一、相关概念介绍
问题探究法:是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话教学:就是搭建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一种平台,这里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师、教材及其他网络资源、家庭与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可能影响学生学习效能的一切因素。
对话教学强调师生在民主、平等、尊重、宽容和爱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互动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以及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教学形态。这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方式。
对话教学理念:①面向生活世界,让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②舒展学生个性,让想象与创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二、基于对话教学的问题设计要求
1.问题设计的科学性
提出的问题紧紧围绕教學目标,把教学目标问题化。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提出问题。问题新颖,具有趣味性、艺术性,能极大的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使学生跃跃欲试。
2.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问题要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适当。问题太容易,学生没有兴趣;问题太难,脱离学生实际只能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所以按照教材知识的结构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分解成几个互相联系的小问题,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纵深。
3.问题设计的开放性
问题设计有开放与封闭之分。一般而言,封闭的问题只要求根据现有的认知基础作答,警察审讯嫌疑犯就是要设计这样的问题,让罪犯在短时间没有考虑的余地作答,在一问一答中突破罪犯的心理防线。开放的问题需要根据现有的认知基础进一步整合、分析、归纳、批判,最终得出较好答案作答,开放的问题一般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开放性问题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新知识探索的欲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一节化学磨课课堂上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实验室为什么不用玻璃瓶装氢氟酸?这个问题是封闭的,提问者的气势咄咄逼人,学生的回答是单向的,缺乏活力的。
第一层次改变:实验室能不能用玻璃瓶装氢氟酸?为什么?这是由两个问题构成的问题组,单看第一个问题还是封闭的,但第二个问题就有充分尊重被询问者的立场,尊重其看法和观点,让被询问者主动提出看法的意图,所以这类问题组一般不分开,是为第一层次的改变。
第二层次改变:你认为实验室能用玻璃瓶装氢氟酸吗?这个问题用商量的口吻、平和的口气、尊重的态度,让被询问者主动表达的同时还乐于表达,甚至于还乐于与其他同学交流。再次听到这节课展示时,该老师把问题改成第二层次问法,学生的反应瞬间很积极,思维陡然变得很活跃,说明该问题达到了探究的目的。
第三层次的改变:你觉得实验室用什么容器装氢氟酸?这个问题含有方法性设计,即瓶子和瓶塞怎样设计,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完整,甚至可能有错误,但这种错误也是一笔财富,通过纠正有效避免再次出错。
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这是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提问方式来达到的对话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淑敏.数学课堂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11):232-232.
[2]邹春强.巧妙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学苑教育,2013(11):52-53.
[3]刘瑞芝.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分析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5.
[4]丁峰.应重视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0(8):33-35.
[5]梁菊花.基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6]殷堰工.试论问题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数学月刊,2008(10):1-4.
[7]张增田.对话教学的课堂设计:理念与原则[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8(5):18-22.
作者简介
曹彬,男,贵州省黔西第一中学数学教师。